既做文化“码头”,又做文化“源头”——
上海把14台优秀新创剧目“请进家门”
10月24日晚,随着序曲《好大的事情在身边》在上海大剧院响起,扶贫路上的故事开启新篇章。这部新创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以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还原全国扶贫攻坚战线的奋斗与担当。10月25日一早,带着前一晚观摩演出的感触,来自上海的文艺院团、音乐院校和剧场等机构的负责人就“歌剧创作如何表达当代题材”“民族歌剧的音乐和民间曲调如何结合”等问题,与主创团队展开细致讨论。
从今年9月开始,上海文艺界就处在这样热烈的切磋琢磨氛围中。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邀请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台优秀剧目集中亮相,涵盖歌舞剧、民乐、京剧、昆剧、滑稽戏、彩调剧、川剧、话剧等。其中既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精品,也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力作。
举办集中展演,既让市民观众“足不出沪”就能“进剧场,看大戏”,感受多元的地域文化特色,分享最新的文艺创作成果;又能将新创的优秀作品和主创团队请到“家门口”,促进上海与全国文艺工作者交流互鉴,共同打磨精品,推动上海文艺创作再上台阶。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剧照 王晓溪摄/光明图片
1.“请进来”虚心学,带着问题研讨
“小剧团、小剧种,大题材、大勇气。”江苏省常州市滑稽剧团创排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是“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中首部亮相的外地剧目。这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台作品,来自一个25人的小剧团,用两个小时“笑中带泪”的滑稽戏,完成了当代农民对人生命运、对时代变迁的检视,也启发了上海院团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思考。
“陈奂生”这个人物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原型出自作家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主角。《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延续原著人物的性格逻辑和特征,创作出全新的故事,以表现改革开放40余年间中国农民的命运变迁。“以往滑稽戏题材很少触及民生问题这类太‘大’的题材,就怕喜剧效果出不来。”该剧编剧之一张军坦言。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看来,《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很好地处理了这一“碰撞”,借助和丰富“陈奂生”这个当代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以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段,生动形象又不乏深刻地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出来。
“这对当下重大题材作品创作中时有所见的同质化现象,是一个可喜的反拨。”郦国义说,“这部剧的成功,再次促使我们思考:选题的确立,如何依托和开掘地域的文化人文资源;形象的塑造,如何注重思想的深刻和故事细节的血肉丰满;而艺术的呈现又怎么雅俗共赏,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
看完广西戏剧院彩调剧《新刘三姐》,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久久不能入眠,“经典旋律一直出现在脑海。主演一张口,我的眼眶就湿润了。无论老戏新演,还是老戏新排,经典留给我们的精神和价值,给创作带来强大源泉。”更让谷好好坐不住的是,《新刘三姐》为上海昆剧团正在创排的《红色娘子军》带来的启发和紧迫感。
“请进来”虚心学,带着问题真研讨,真抓实干促创作。这一次,以“艺起前行”为旗帜,上海将兄弟省市新创的优秀剧目请到家门口,演出第二天就召开创作现场交流会,各创作主体一起寻差距、找不足、促创新。引进剧目中,《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新刘三姐》《长安第二碗》《草鞋县令》等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其中《新刘三姐》还入选了2020年度剧本扶持工程。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创新性和观赏性,展演和研讨交流将持续到11月。
有着优良文艺创作传统和深厚积淀的上海,没有故步自封,既敞开胸怀,欢迎各方面的创作主体加入重大主题创作,同时秉持谦逊的态度,认真向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学习,梳理题材和体裁空缺,补足创作短板,以问题为导向,排查上海文艺创作的软肋、痛点、弱项,推进上海文艺院团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制定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执行方案和工作路线。上海希望,和全国文艺工作者们携手,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文艺舞台。
2.打磨舞台精品,砥砺从艺初心
展演过半,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处在紧张、亢奋和忙碌中。“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大家在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精心打磨作品,砥砺从艺初心。
就在一个月前,上海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召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发布首批39个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吹响上海文艺战线重大主题创作“冲锋号”。上海市各创作单位进入挂图冲刺阶段,聚焦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在上海题材尤其上海特色现实题材方面实现突破、在薄弱门类上实现突破、在创作品质上实现突破等“四个突破”,着力推出一批反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
“今年以来,上海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以及区级院团、民营院团抓创作抓得很紧,大家都铆足了劲,朝着艺术精湛、思想精神、制作精良的目标往前冲。”作为展演的主办方之一,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起自己的感受。由于疫情的影响,大家对全国的整体创作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展演的举办,为上海与兄弟省市文艺创作的交流互鉴搭建了平台。这也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举办的首个综合性舞台作品集中展演活动,展现了上海与全国文艺工作者面对疫情创作不停,创新转型、积极前行的努力实践。
上海瞄准的是:做文化“码头”,更要做文化“源头”,抓好创作是根本。去年,上海5个门类6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排名全国第二,上海市委宣传部获组织奖,创历届上海参评“五个一工程”的最好成绩。
李明介绍,这轮“艺起前行”展演,有多部“上海出品”的优秀剧目同台展示。上海歌舞团带来“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双奖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是该剧历经百余场巡演后,主创和主演对作品进一步理解、打磨后的呈现。上海杂技团的杂技剧《战上海》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创造性地运用杂技艺术传递红色文化内涵。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探寻真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
3.创作要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10月17日晚,美琪大戏院,芦笙与钢琴合鸣。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上海越剧院制作的越剧原创大戏《山海情深》,在“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和“全国脱贫攻坚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中首次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也入选了今年上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我们想要改变越剧舞台上固有的一些手段,推出一个崭新的舞台形象。”对这部新作,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有“野心”。十多天前,看了广西出品的彩调剧《新刘三姐》,梁弘钧更坚定信心:“全新的故事运用《刘三姐》原有曲调,从基础情节再生发出来,这种‘新’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有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之感。”而如何以戏曲为载体讲好当代故事,在现实题材书写中体现民生关切、时代观照与人文关怀,正是《山海情深》主创团队面对的课题。
担纲《山海情深》唱腔设计的陈均拿到剧本就被打动了。越剧本就“以情出发”,戏里有婆媳情、父女情、姐妹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调动唱腔手段表达人物的情感。在他看来,越剧不能脱离流派,但不能“套腔”,每一次创作都是对流派的考验,说到底,流派是为人物服务的。
说起《扶贫路上》历时两年的创排过程,该剧编剧、导演田沁鑫感慨,这次创作对于整个剧组和主创团队,都是一次向人民学习、被人民感动的珍贵经历。
记者注意到,这批展演作品中,有不少从当代中国的火热生活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用艺术的语言展现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逐梦旅程。有的作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介入,使之既保留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
人民文艺人民创造,人民文艺服务人民——这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展演期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还策划了“艺术教育”“艺术天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演艺人才培训班”等多项特别活动,服务大众,传递温暖向上的艺术力量。记者 颜维琦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