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罗斯青年艾丽莎在重庆拍摄桥隧之都。资料图片
短片《天路之路》里,村民们在高山险崖上放绳梯、打炮眼、埋炸药,用钢钎铁锤一寸一寸凿石头,只为抠出一条连通外界的希望路;《苦尽柑来》中,柑橘园一派丰收景象,留守老人吃着自家种的柑橘,笑在嘴边,甜在心头;《秀山迢递》里,经过农民、厂家、快递的接力,茶叶和泡菜这些偏僻山村的农产品只用一天多时间,就被送到四百多公里外的买家手中……这些作品是“2020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的成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饱含深情的中国故事居然都出自外国青年之手。
自2011年创办以来,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项目已走过十个年头。“青年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人生阶段。‘看中国’活动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促进了外国青年一代对中国的认知。通过外国青年独特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立体、充满文化底蕴并且朝气蓬勃的中国形象,看到了超越语言、国界、种族的人类之爱,看到了不同国家的青年对中国的深厚情感和积极评价。‘看中国’短片的宣传效应不断发酵,培养了一批批爱华、友华的青年火种,探索了一条依托高校、依托青年的对外联谊之路,开创了一条跨学科、跨学界协同式影视教学的新模式。”10月25日,在重庆举行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十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上,“看中国”项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总结道。
用平等、尊重、包容的心态记录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
2011年“看中国”项目的第一批小导演、9个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大学生一下飞机,就有了收获:“中国怎么会有这么现代化的机场!”“我印象里中国的马路上汽车很少,大家都穿同样布料和款式的套装,现在看到的却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穿着也时髦多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是不可思议!”三十年前来过中国的葡萄牙卢索佛纳大学教授安东尼·科斯塔接受项目邀请再次来到中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罗孔权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科技对百姓生活的改变。“无现金交易系统真厉害,所有东西都可以装在手机里!”
这些令人欣喜的“发现”,也让人陷入深思。它告诉我们,虽然伴随互联网发展,通信传播越来越便捷高效,身处地球村的人们联系往来越来越密切,但世界对中国仍存在臆想的成分,很多通过图书、新闻等媒介形成的认知与真实的中国存在偏差甚至是对中国的误读。因此,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必要又紧迫。
带着“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到底是什么样子,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又是怎样的景象”的问题,从未踏足中国的外国青年电影人在中国志愿者的协助下与中国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拍摄完成一部部10分钟左右的纪录短片。从繁华摩登的都市,到闲适恬静的乡村,从兰州拉面、重庆火锅,到羊皮筏子、秦腔,从历史人文景观到普通百姓家庭,他们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
“到中国前我希望发现中国和我们国家的差异所在,但我到这之后,看到更多的是两个国家、两国人民、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俄罗斯姑娘艾丽莎·帕什科娃选择以“贯通”为主题来拍摄。她解释:“我的家圣彼得堡有很多桥,所以来‘桥隧之都’重庆,就有一种亲切感。桥梁连通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人们出行便利了,但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印度国立设计学院的杜鲁夫·萨迪加在拍摄短片《磐石》期间,一天有20小时与蒋家人一起度过。“蒋妈妈取笑丈夫的大肚子,同时她对女儿严厉又关心。这些生活琐事和发生在我家乡的无数家庭故事一样,不需要语言讲述,我也能懂。”
“这些艺术家不仅是观察者,更是文化体验者、参与者。他们在平等、尊重与包容的心态下,以他者身份用影像记录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找出一个个关于中国的答案。”北京大学教授俞虹指出。
从拍中国到爱中国,很多外国青年的观念甚至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意大利青年导演安德里亚·瓦莱罗把“看中国”项目比作重庆火锅。“把各种食材放到大锅里煮,让你了解另外一个国度的方方面面,永远吃不腻、看不腻,其中最关键的一味料,就是与可爱的中国人相处。”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吉姆·丹迪回忆起与中国志愿者相处的点滴时说,何佳很有耐心,早晨4点起床和我拍日出,也不喊累;我不好意思问拍摄对象是否允许拍,她总帮我问;她还提前做攻略,带我去好吃的餐馆,点她认为我喜欢的菜。
翻看外国青年的创作感言,“感激”“改变人生”等关键词频繁出现。葡萄牙教师龚赛乐半开玩笑地说:“‘看中国’应该改名叫‘爱中国’,它让我们每一位参与者都爱上了中国。它或多或少都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轨迹。”很多外国青年如今已成为专业的电影人,不少人是从“看中国”起步的,巴西的佩德罗·尼西就是其中一位。2016年他参加“看中国·新疆行”,创作了《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电影节获奖。因为这部短片,尼西被业界“猎头”发现,获得了第二笔资金。于是,他又与一起参加“看中国”项目的卢卡斯合作。尼西动情地说:“我很感激‘看中国’这个项目,没有它就没有现在的我。”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将这个项目比喻成一条影像之桥。他说:“它加强了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对人类文明交流互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落地海外媒体,让观众通过中国故事影像之桥找寻到世界价值
“看中国”的接收者是各国观众。怎么传播最有效?用两句话概括,即“我把你们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和“我把我在你们国家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这些从世界各国而来的外国青年把他们在中国看到的、经历的,甚至与中国人共同创造的故事,讲给他们国家的受众听,这比“自己讲自己的故事”更容易让人接受。
2019年年末,“看中国”项目与美国鹰龙公司达成合作,落地北美本土新闻网和电视台。今年以来,“看中国”的作品登陆美国城市卫视下设的五大平台和美国主流新闻台CBS加盟台多媒体官网。其中,美国城市卫视通过卫星频道、无线频道、有线频道、IPTV和新媒体手机终端每天24小时播出,覆盖全球观众人数超过3500万。“换个视角看中国,请外国学生用视频拍摄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真实反映中国的巨变,这个视角非常新,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让更多其他国家的人看懂中国,自觉当好文化传播的使者。”美国约巴林达市议员黄瑞雅观看作品后如是说。
今年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许多跨国交流活动,却阻挡不了“看中国”前进的步伐。主办方及时对项目进行调整,在原有的“农事·农家·农人”主题外新增“后疫情时代”主题,并开展“远程看中国”和“在华外国青年看中国”两个全新单元。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虞吉分析:“今年‘看中国’最大的变化是创作人员从专业人士变成了非专业。非专业的创作者拍摄的作品镜头画面可能不甚精美,但他们真挚的情感却是难能可贵的,经过指导,反而有望创作出具备超越性的作品,更能体现‘看中国’项目的文化传播价值。”
在多方努力下,“看中国”项目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深化——巴西指导老师丽娅·米洛在圣保罗大学组建了“看中国”大家庭,定期召集参加过“看中国”项目的青年人聚会;意大利的吉安·卢卡·桑保罗2017年来中国时只会说“你好”“谢谢你”,如今已能使用流利的中文聊天;曾参加2017“看中国·深圳行”的劳拉·巴佐托在河南一家跨国企业开始了她的中国生活……
正如伊朗青年尼基塔摩尔所说,“看中国”让我们在中国文化中找寻到了世界价值,它是全球年轻人沟通的平台,而最终它会成为全世界人与人心灵联结的桥梁。期待“看中国”推动更加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
(本报记者 李蕾 张国圣)
(李蕾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