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探索艺术传播新模式

疫情打乱了2020年的演出市场,但这一年,国家大剧院始终在线上与观众相伴。吕嘉、李心草、李飚、吕思清、阎维文等名家组成的超强阵容,也是国家大剧院持续“吸粉”的利器。未来,VR等技术或许能激发剧场艺术的更多潜力……玩转线上,将成为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挑战。

国家大剧院探索艺术传播新模式

来源:千龙网    2020-11-10 06:27
来源: 千龙网
2020-11-10 06: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疫情打乱了2020年的演出市场,但这一年,国家大剧院始终在线上与观众相伴。继“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之后,“冬日之约”还在继续。11月7日,立冬当晚,中国广播民乐乐团的丝竹之音又沿着网络飘进了海内外的千家万户。

自4月11日以来,国家大剧院在各大直播平台,共推出了35场线上演出,累计点击量突破10亿次。对向来不算“大众”的剧场艺术和这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而言,“10亿次”的含义非比寻常,它是国家大剧院作为“人民的剧院”不忘初心的担当与回馈,是演艺行业在至暗时刻的坚守,也引领着艺术传播模式的崭新探索。

“10亿次”意味着什么?

7月11日晚,著名指挥家李飚站在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隔着屏幕与网络,数以万计的观众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赵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在他的带领下,小提琴名家吕思清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出了浑融而震撼的声响。

李飚至今记得那一晚的激动。在此之前,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他没能登台,也无法指挥完整编制的大乐队。“我曾经和世界上许多音乐家一样,觉得悲观。”李飚坦言,这场名为“命运之爱”的音乐会,让他在疫情的阴云中看到了希望。35场线上演出,是国家大剧院在寒夜中给予艺术家们的一束星火。

对观众来说,这场从春天开始的线上演出长跑,不仅是精神抚慰,也是很多人与“高雅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快手平台统计,目前,国家大剧院的账号已积累了近300万粉丝,其中70%来自三、四、五线城市,从未听过古典音乐会的观众为数不少。

“了解所谓的‘高雅音乐’,许多观众总是心存顾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乐评人段召旭说,比如,“乐章之间禁止鼓掌”等剧场礼仪常常让初来乍到的观众手足无措,地域阻隔、出行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但线上演出给予了观众极大的自由,只需一部手机,客厅的沙发就能变成“观众席”,走动交谈也都不必再谨小慎微。“欣赏方式灵活了,观众就会感到放松。”在段召旭看来,“放松”是普及“高门槛”殿堂艺术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层面上,线上演出拓宽了受众范围,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普及之举。

“10亿次”是怎么做到的?

做一两场直播容易,但从春天坚持到冬天却很难。10亿次点击量,离不开35场线上演出的积累与深耕。这些经验,对整个行业都将是有益的借鉴。

在策划方面,自4月11日首场线上演出推出以来,国家大剧院力求都用丰富的艺术门类保持新鲜感,每周不掉线,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推出特别策划,增强观众的“黏度”。目前,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门类都出现在了国家大剧院的直播中。此外,吕嘉、李心草、李飚、吕思清、阎维文等名家组成的超强阵容,也是国家大剧院持续“吸粉”的利器。

但线上演出并不等于简单的“演出上线”。网络平台有着不同于剧场的特点,例如在这片无限的空间里,剧场中难以铺展的“导赏”变成了可能。演前导赏已然成了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的一大亮点,在这个环节中,白岩松、周涛、朱迅等著名主持人通过介绍、采访、对谈等方式,邀请作曲家雷蕾、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音乐考古学家王子初等嘉宾畅谈艺术。

高品质的影音呈现同样重要。在设备上,国家大剧院使用了超高清4K设备和相机镜头,着重营造小景深的“电影感”。设计分镜头也是一项细致活儿。据导演过多场直播的国家大剧院影视节目制作部高级主管田晨介绍,通常直播一场音乐会,她需要提前一周拿到总谱,按照乐谱规划分镜头脚本,保证音乐和画面的统一。另外,镜头会把演出的每一个角落放大,“服化道”必须精益求精,灯光和收声要达到让线上线下的观众都满意的效果。“各环节的专业人员都有义务像台上的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否则线上直播不仅不能打动观众,还会折损现场表现,给乐团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

“10亿次”之后路在何方?

10亿次,一个对剧场艺术有着突破性意味的数字,但此后,路又在何方?尤其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和线下演出的稳步恢复,线上演出还需要坚持吗?

在国家大剧院会员李京全看来,线上演出方便实惠,能让五湖四海的人们云集畅聊,还能用特写提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有许多优点,与此同时,不少观众更是已经习惯了线上演出的陪伴。线上线下并行,已经成为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许多演艺机构的共识,但长此以往,线下演出是否会被线上所取代?

“再好的技术转播也很难替代现场特有的鲜活感,更很难替代艺术家与观众心灵交流的美妙感觉。”乐评人陈立说。李京全也表示,线上再好,终归“没有现场气氛”,作为观众,他还是愿意首选线下。此外,根据国家大剧院所做的问卷调查,对于同一场演出,64.2%的受访者会优选线下,75%的受访者在看过线上演出后更愿意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从目前来看,线上与线下并不是彼此迭代的关系,前者更多起到了引导普及的作用。

但显然,线上演出还可以做更多优化和创新。“在节目内容上,限于剧场的空间,现在的拍摄已经很到位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侯克明建议,接下来,不妨尝试让乐手和观众成为直播的“主播”,从他们的视角切入,增加互动感和代入感;短视频时代,更需贴合用户的需要推出简短精炼的内容……

突破口还有很多,比如解锁更多的室外空间,继续拓展高雅艺术的外沿;科技将持续为艺术“赋能”。今年8月,国家大剧院就采用了“8K+5G”技术直播音乐会,在户外大屏上,小提琴的花纹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未来,VR等技术或许能激发剧场艺术的更多潜力……玩转线上,将成为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挑战。

疫情打乱了2020年的演出市场,但这一年,国家大剧院始终在线上与观众相伴。继“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之后,“冬日之约”还在继续。11月7日,立冬当晚,中国广播民乐乐团的丝竹之音又沿着网络飘进了海内外的千家万户。

自4月11日以来,国家大剧院在各大直播平台,共推出了35场线上演出,累计点击量突破10亿次。对向来不算“大众”的剧场艺术和这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而言,“10亿次”的含义非比寻常,它是国家大剧院作为“人民的剧院”不忘初心的担当与回馈,是演艺行业在至暗时刻的坚守,也引领着艺术传播模式的崭新探索。

“10亿次”意味着什么?

7月11日晚,著名指挥家李飚站在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隔着屏幕与网络,数以万计的观众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赵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在他的带领下,小提琴名家吕思清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出了浑融而震撼的声响。

李飚至今记得那一晚的激动。在此之前,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他没能登台,也无法指挥完整编制的大乐队。“我曾经和世界上许多音乐家一样,觉得悲观。”李飚坦言,这场名为“命运之爱”的音乐会,让他在疫情的阴云中看到了希望。35场线上演出,是国家大剧院在寒夜中给予艺术家们的一束星火。

对观众来说,这场从春天开始的线上演出长跑,不仅是精神抚慰,也是很多人与“高雅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快手平台统计,目前,国家大剧院的账号已积累了近300万粉丝,其中70%来自三、四、五线城市,从未听过古典音乐会的观众为数不少。

“了解所谓的‘高雅音乐’,许多观众总是心存顾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乐评人段召旭说,比如,“乐章之间禁止鼓掌”等剧场礼仪常常让初来乍到的观众手足无措,地域阻隔、出行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但线上演出给予了观众极大的自由,只需一部手机,客厅的沙发就能变成“观众席”,走动交谈也都不必再谨小慎微。“欣赏方式灵活了,观众就会感到放松。”在段召旭看来,“放松”是普及“高门槛”殿堂艺术的前提条件。在这个层面上,线上演出拓宽了受众范围,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普及之举。

“10亿次”是怎么做到的?

做一两场直播容易,但从春天坚持到冬天却很难。10亿次点击量,离不开35场线上演出的积累与深耕。这些经验,对整个行业都将是有益的借鉴。

在策划方面,自4月11日首场线上演出推出以来,国家大剧院力求都用丰富的艺术门类保持新鲜感,每周不掉线,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推出特别策划,增强观众的“黏度”。目前,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等门类都出现在了国家大剧院的直播中。此外,吕嘉、李心草、李飚、吕思清、阎维文等名家组成的超强阵容,也是国家大剧院持续“吸粉”的利器。

但线上演出并不等于简单的“演出上线”。网络平台有着不同于剧场的特点,例如在这片无限的空间里,剧场中难以铺展的“导赏”变成了可能。演前导赏已然成了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的一大亮点,在这个环节中,白岩松、周涛、朱迅等著名主持人通过介绍、采访、对谈等方式,邀请作曲家雷蕾、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音乐考古学家王子初等嘉宾畅谈艺术。

高品质的影音呈现同样重要。在设备上,国家大剧院使用了超高清4K设备和相机镜头,着重营造小景深的“电影感”。设计分镜头也是一项细致活儿。据导演过多场直播的国家大剧院影视节目制作部高级主管田晨介绍,通常直播一场音乐会,她需要提前一周拿到总谱,按照乐谱规划分镜头脚本,保证音乐和画面的统一。另外,镜头会把演出的每一个角落放大,“服化道”必须精益求精,灯光和收声要达到让线上线下的观众都满意的效果。“各环节的专业人员都有义务像台上的艺术家一样,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否则线上直播不仅不能打动观众,还会折损现场表现,给乐团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

“10亿次”之后路在何方?

10亿次,一个对剧场艺术有着突破性意味的数字,但此后,路又在何方?尤其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和线下演出的稳步恢复,线上演出还需要坚持吗?

在国家大剧院会员李京全看来,线上演出方便实惠,能让五湖四海的人们云集畅聊,还能用特写提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有许多优点,与此同时,不少观众更是已经习惯了线上演出的陪伴。线上线下并行,已经成为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许多演艺机构的共识,但长此以往,线下演出是否会被线上所取代?

“再好的技术转播也很难替代现场特有的鲜活感,更很难替代艺术家与观众心灵交流的美妙感觉。”乐评人陈立说。李京全也表示,线上再好,终归“没有现场气氛”,作为观众,他还是愿意首选线下。此外,根据国家大剧院所做的问卷调查,对于同一场演出,64.2%的受访者会优选线下,75%的受访者在看过线上演出后更愿意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从目前来看,线上与线下并不是彼此迭代的关系,前者更多起到了引导普及的作用。

但显然,线上演出还可以做更多优化和创新。“在节目内容上,限于剧场的空间,现在的拍摄已经很到位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侯克明建议,接下来,不妨尝试让乐手和观众成为直播的“主播”,从他们的视角切入,增加互动感和代入感;短视频时代,更需贴合用户的需要推出简短精炼的内容……

突破口还有很多,比如解锁更多的室外空间,继续拓展高雅艺术的外沿;科技将持续为艺术“赋能”。今年8月,国家大剧院就采用了“8K+5G”技术直播音乐会,在户外大屏上,小提琴的花纹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未来,VR等技术或许能激发剧场艺术的更多潜力……玩转线上,将成为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挑战。

(高倩)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