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火爆却依然濒危 百戏盛典给这两个剧种带来一缕曙光

11月8日中午一点,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近700平米的田园乡村大讲堂里座无虚席,戏曲百戏盛典陕西折子戏专场演出正在这里进行。直到2005年,他87岁的老岳父李以森病重,他回到了安康,几个月后,李以森便过世了,在弥留之际,他交代陈仁海,希望能把八岔戏和大筒子发扬光大。

民间火爆却依然濒危 百戏盛典给这两个剧种带来一缕曙光

2020-11-16 22: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八岔戏《卖绒线》(拍摄者:毛宇龙)

11月8日中午一点,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近700平米的田园乡村大讲堂里座无虚席,戏曲百戏盛典陕西折子戏专场演出正在这里进行。当天,由安康市大河镇仁海戏曲班社带来的八岔戏《卖绒线》和大筒子《天仙配》压轴出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腻缠绵的音乐、柔和圆润的唱腔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出太精彩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唱了十多年锡剧的金华村村民朱桂荣说。

与舞台上的光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个地方剧种的发展情况早已不容乐观。“八岔戏、大筒子常常是同台演出的,一个班社,要传承两个戏,压力实在太大,如果再不扶持,八岔戏、大筒子就真的走不了多远了。”今年56岁的大河镇仁海戏曲班社团长陈仁海说。

但这次来昆山进行百戏盛典展演,陈仁海又看到了一缕曙光。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大筒子《天仙配》(拍摄者:毛宇龙)

十几个班社,每年近300场演出

八岔戏、大筒子在民间依然大受欢迎

皮肤黑黑的,头发有些蓬松,但眼睛却炯炯有神,过去在煤矿上干了整整十年的陈仁海怎么看都像个普通人,可一旦画上戏妆,穿上行头,亮起嗓子,陈仁海立刻又像变了个人似的,唱腔清脆,动作利索,他怎么看都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曲艺人,在陈仁海的脑子里,装着的是八岔戏、大筒子剧种共几十万字的70多个经典剧目。

今年六月份,陈仁海接到了前来昆山进行百戏盛典展演的通知时,他高兴得一宿未眠,唱了30多年戏,终于可以让八岔戏和大筒子走向国家大舞台,机会难得。

但同时,陈仁海又有些犯愁,来昆山演两个戏最少也得找十几名演员才行,虽然安康市有十几个八岔戏、大筒子班子,但他们戏约很多,唱一场戏,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来百戏盛典演出的话,要花很多时间排练,而且来回演出路上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这样会耽搁他们演出挣钱。

在安康,八岔戏、大筒子演员们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几十年来,这两个同台演出的剧种一直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八岔戏、大筒子传人李以森带着班子到大河镇蒋家湾村演出,那一年,才19岁陈仁海第一次看到了八岔戏和大筒子,当时就对这两个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演出完毕后,陈仁海来到了后台,并结识了李以森,三年后,陈仁海不仅成为了李以森的徒弟,也因戏结缘,成为了李家的女婿。

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这十年是八岔戏和大筒子最红火的时候,那时候,陈仁海跟着岳父的剧团,每天都在外面演出,安康的老百姓都喜欢看八岔戏和大筒子。

尤其是有红白喜事,或者老人家做寿的时候,一定要请班社去演出,在乡间田坎上,搭几根木头就做成了简易戏台,方圆二十里的人都会来看戏,演员们一个本子接一个本子的唱,常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台下上千人热情地欢呼鼓掌,一直持续到天亮。

但由于唱戏收入低,1995年,陈仁海带着妻子外出务工,在煤矿上,一干就是整整十年,从光鲜的舞台上来到了黑漆漆的矿井里,郁郁不得志的陈仁海一度心情极为低落,但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暂时放弃唱戏。

直到2005年,他87岁的老岳父李以森病重,他回到了安康,几个月后,李以森便过世了,在弥留之际,他交代陈仁海,希望能把八岔戏和大筒子发扬光大。

岳父过世后,陈仁海一下子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他决定从岳父手中的“接棒”,很快,陈仁海就重回舞台,虽然已经十年不唱戏,但八岔戏、大筒子的剧目依然刻在他的脑海里。

离开戏台十年后,陈仁海有些担忧,因为那时互联网已经兴起,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电视机,陈仁海原以为八岔戏、大筒子的受欢迎程度一定会大不如前,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虽然观众相对来说少一些了,但安康老百姓对这两个戏依旧十分热爱,陈仁海刚回归戏台时,整个安康才一个八岔戏、大筒子班社,但十几年来,班社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一年下来,整个安康,要唱近300场八岔戏、大筒子。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展演过后,陈仁海(左)与妻子在昆山南站留影(陈仁海供图)

年轻演员稀缺,剧目难以传承

这两个地方戏能否借百戏盛典走出困境

演出班社多,群众基础好,按理说,八岔戏、大筒子的发展应该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但陈仁海所说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再不加以拯救,这两个剧种怕是活不了多久了。”这是为何?

陈仁海告诉记者,安康虽然有十几个唱八岔戏、大筒子的民间班社,戏约也多,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收入依然不高,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能接受,但这样的收入对年轻人几乎没有吸引力。

精打细算过日子,这是仁海戏曲班社外出演出时常态。

从2010年开始,每年元宵节,陈仁海都会带着班社去安康市表演八岔戏、大筒子,甚至与当地请来的明星同台演出,而且,每年,他们都会得奖,奖金是1000元。但连续去了六七年后,陈仁海就开始谢绝官方的邀请,不再参加这样的活动了。“没有路费报销,也没有演出补贴,只有那点奖金,每演出一次,都要亏1000多块,实在负担不起。”陈仁海说。

一个小小班社,却承担着传承两个剧种的重任,作为八岔戏、大筒子两个剧种传承人,陈仁海有些力不从心。剧目要整理、年轻演员要培养……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陈仁海去做,但对他来说,每一件事情都难度太大。

尤其是传统剧目的传承,更是难于登天。陈仁海告诉记者,八岔戏、大筒子虽然传下来了70多个传统剧目,有的大戏甚至能演出长达4个多小时,但剧本全部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几十万字都印刻在陈仁海的脑海里,但如今,要年轻人来背诵这几十万字显然是不现实的,陈仁海也曾想过将剧本整理出来,形成书册,但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资金扶持的话,紧靠一己之力是没法完成的。

陈仁海担心的是,如果哪一天,他们这一代人唱不动了,那么那70多个八岔戏、大筒子剧本也就只能永远地消失了。所以,近几年来,虽然八岔戏、大筒子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并未消退,陈仁海的忧虑却与日俱增。

但这一次八岔戏、大筒子来戏曲百戏盛典展演,陈仁海又看到了一缕曙光。“过去,这两个戏除了曾在西安亮相过一次外,基本上只在安康一带演出,外界关注度太低了。”陈仁海说。

但这次来昆山,八岔戏、大筒子第一次走出陕西,并在国家层面的大舞台上进行演出,演员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经过这次演出,这两个剧种的关注度高起来了,我们也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陈仁海说。

在回陕西的火车上,陈仁海又是一夜未眠,他在回味着百戏盛典上演出的盛况,也在思考着八岔戏、大筒子的未来。

(王伟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