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多彩非遗” 2020 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展示展销活动在京举行

“壮美广西·多彩非遗” 2020 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展示展销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12 19: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王成孟)12 日,“壮美广西·多彩非遗”2020 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北京)展示展销活动在北京广西大厦举办。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国管局驻京办事处与综合管理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22个省(市、自治区)驻京办相关负责人、来自广西的各地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地非遗企业、非遗就业工坊、非遗传承人代表,北京市企业代表和首都群众参加活动。

一曲具有浓郁壮乡风情的《等你来》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也把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到了遥远而神奇的八桂大地。现场活动内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包括“壮美广西 多彩非遗”2020 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北京)展示展销活动开幕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广西非遗手工技艺类商品、贫困县区名优特产展陈;广西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宣传展示;网红直播带货销售等。

展示展销活动现场

广西民族文化古朴绚烂,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颗颗珍珠熠熠生辉,它们所承载和传递的,是这里十二个世居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据介绍,广西全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2项、传承人49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14项、传承人742人,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先后设立了壮族、苗族、侗族、瑶族、桂派戏曲曲艺、壮族歌圩、铜鼓文化等8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河池)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已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全区现建有非遗展示中心、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扶贫工坊等各类非遗保护工作平台386个,崇左市龙州县列入全国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县,百色市靖西壮锦厂和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刘三姐歌谣”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案例。

民族歌伴舞《美丽姑娘赶歌圩》、折子戏《打棍出箱》、独弦琴歌舞《京海琴韵》、桂剧《拾玉镯》、歌舞《醉美天下》……精彩节目接憧而来,现场气氛热烈。活动通过非遗项目展演、非遗手工技艺类商品及广西名优特产展陈、网红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展示广西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

折子戏《打棍出箱》

非遗创新器乐演奏与双人舞《藤缠树》

桂剧《拾玉镯》

广西凭祥市中越边境非遗舞蹈《舞·求》

在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章节,以文化宣传搭建销售渠道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罗荣莉表示,将继续搭建非遗扶贫工作坊、生产企业展示展销平台,畅通广西非遗手工技艺类商品及县区名优特产的销售渠道,立足八桂大地,直通京津冀,让非遗与现代商业无缝对接,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网红现场直播带货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表示,近年来,广西深入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利用,持续推进中越边境非遗富民惠民示范带建设,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打造“壮族三月三”“京族哈节”等民族节庆品牌活动,精心设计推出的“中越边境非遗之旅”,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向境外游客首推的12条中国非遗旅游线路之一,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下一步,广西将多措并举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

(摄影、视频:王成孟)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