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航天人亲笔书写:记录人类首次登录月球背面全过程 新书《月背征途》于“嫦五”凯旋日首发

一线航天人亲笔书写:记录人类首次登录月球背面全过程 新书《月背征途》于“嫦五”凯旋日首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15: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7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线航天人亲笔书写,记录人类首次登录月球背面全过程新书《月背征途》于“嫦五”凯旋日首发

2020年11月24日4点30分,我国的“嫦娥五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从此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今,它终于“挖土”成功,携带珍贵的月壤顺利返回。在“嫦五”凯旋这一中国探月里程碑时刻,由中国航天人书写的《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一书也正式上市,并于北京航天城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王赤,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剑,北京科技出版社总编辑李金莉,北京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小明等重要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中国航天人、科普专家学者、媒体人齐聚航天城共襄盛举,为中国航天加油。

一线航天人的原创探月科普书诞生

自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到现在,经过50年的发展、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努力,中国航天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国际航天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时代要求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成为航天历史的创造者,还要成为航天历史的书写者。弘扬航天精神,向全民展示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广航天科普,引发大众对中国航天的科普热情尤为重要。

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联合未读推出的《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以下简称《月背征途》)一书的上市,正迎合了当下读者大众及青少年对中国航天发展及探月科普的阅读需求。本书记录了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过程,回顾并梳理中国探月工程重大时间事件节点。通过详实的一手资料,和大量首次公开的珍贵图片,揭开月球神秘面纱,具有极高的科普价值。

玉兔“驾驶者”飞控团队亲自书写

“嫦娥五号”是我国探月计划“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收官之作,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担负着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工程飞行控制任务,自1996年3月成立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4次无人飞行、3次载人飞行、4次交会对接以及空间实验室任务;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绕月探测和嫦娥三号软着陆巡视勘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了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飞行控制任务,这次的“嫦娥五号”的控制任务也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月背征途》一书主创人员正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团队。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月球车工作原理、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到驾驶员的修炼过程,从“鹊桥”中继星的发射定点到月球背面着陆点选择,从一波三折的降落过程到“南征北战”一次次月面涉险探测,一项国家级的伟大工程正逐步在我们眼前展开,读者将身临其境一般,壮观的月球景观、月球车的神秘冒险之旅、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将由近百张高清图片一一见证。

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新书首发式现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李剑主任以及主创团队为与会读者和媒体上了一堂生动的航天科普公开课,亲自讲述人类登陆月球背面的精彩过程,以及操控月球车的幕后故事。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月球车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觉”“行走”“吃饭”?月球坑中隐藏着哪些神秘物质?这些问题都将在书中找到答案。

《月背征途》助力全民航天科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称赞本书“一本记录挑战过程的科普佳作”。他对本书给予厚望,“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的读者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活动现场,进行了《月背征途》首发纪念版签字赠书仪式,邀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主任王赤现场签字,并向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捐赠图书。现场还连线了四子王旗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向他们赠送50本图书。内蒙古四子王旗因神舟飞船的到来而变得家喻户晓,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人始终关注着四子王旗的发展,关心着四子王旗孩子们的成长。

《月背征途》将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助力全民航天科普,用图文并茂、亲近读者的书写方式,做普通人也能看懂的航天科普,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航天的光荣与梦想,并让这份光荣与梦想续写在年轻人的心中。

(文中图片由品牌方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