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邂逅一本书,一般在三个场所:书摊、书店、图书城。
书摊小小,一张油布(或许油布也没有),几十本卷了边的小人书或不知道哪个年代出版的小众书籍,甚至是电影画报、农业科普……都可能在书摊上出现。
书店琳琅,尤其是有些年头的书店,一般是堆山满案的书,甚至是一种书、多个版本,家族式地出现在你眼前,充分满足淘书一族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去老书店,带着一杯奶茶,一泡就是一个下午,抱着一大堆喜欢的书出来,或者只是看,仅此而已。但,我们这样想,现如今,能够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泡书店的人,也不多了。
图书城阔如汪洋,那里的书一般也都锃光发亮,如穿着入时的绅士。因为空间的开阔性,图书城的书,通常还会摆出各种造型,以矩阵的方式的展现你面前,让人叹为观止。图书城,好比超级市场,各种图书,只要你能报上书名或作者姓名来,都能从系统中查到,单从检索工具上来看,更智能,更便捷。
但是,不知怎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更喜欢在书摊前伫立,对某一本卷了角、缺了边的孤本书籍爱不释手。旧书买回来,会做个详细的清理,如给流浪猫洗个澡,然后当家猫来养。我可能也会在书店待上一会儿,但不会一下午,还是喜欢静静在书房看书,另外,书店待久了,就觉得书店老板的眼神可能会怪怪的。去图书城,我一般是直奔目的,看了书目,拿着就走的,那里,肯定不是阅读的地方,就像你走进超市,会在货架前拆开一包饼干来吃吗?即便售货员不过问,那感觉也不舒适。
中国古人认为,书,即是“福”,所以古人喜购书、藏书、读书,搬家亦先照顾好书。今人读书,手捧书卷,更多追求的是“舒”,阅读的舒适感和安逸感,是书带给阅读者的另一种环境要求。
(李丹崖)
(李丹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