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货清单上怎能没有精神食粮?春风十里,别忘书香一缕

突然某个清晨,吹拂到脸上的风,变得温柔起来了,光线变得开阔起来。故事要从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的一支队伍,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15座高山进入阿富汗战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救援开始。

你的年货清单上怎能没有精神食粮?春风十里,别忘书香一缕

来源:封面新闻    2021-02-08 13:31
来源: 封面新闻
2021-02-08 13: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突然某个清晨,吹拂到脸上的风,变得温柔起来了,光线变得开阔起来。对,冬日尽,春已来。佳节将至,热闹之余也别忘了,书斋里的那一缕书香。或许暂时归不了乡,出不了国,好在阅读可以心灵畅通无界。在酒桌上相遇,在街市中相遇,不如,在书中相遇。与我们久别的村庄相遇,与深邃安静的思考相遇,与很多个遥远但澄澈的心灵相遇。

在书中,我们可以“在城望乡”,通过文字“走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可以聆听“奇葩说”之外的刘擎教授,如何评述现代思想进程,帮助您在思想大厦之上,帮你直面个人生活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诸多难题;可以跟着梁鸿的非虚构新作《梁庄十年》,再去“梁庄”看看村里的打工人现在过得如何了?也可以翻翻一个被誉为“写作天才”的成都籍北大中文系毕业女孩马雁的读书散文,感受什么叫“堪为典范的写作生命”; 读读《阿尔弗雷德 罗森堡日记》吧,看看黑暗是曾经如何吞噬光明,警示人们对人性和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于一切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实保持警醒;当绘画与摄影无缝连接,一场惊心动魄的回忆,在图像小说《摄影师》里,我们看到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的一支队伍,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15座高山进入阿富汗战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救援,展开一场惊心动魄、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旅程。想感受希腊科孚岛的阳光?高分英剧《德雷尔一家》的原著文字作品“希腊三部曲”,带我们去往美丽的海岛,引发我们对自然怀有深切的情意和尊重,意识到与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共享地球,是我们丰富生命,享有纯真的所在,也给疫情未完全散去的当下世界,很多启发。

为什么先离开农村的一般是男性,回乡后更怀念工厂生活的却是女性?大城市是否需要配套农业,养猪事大又为何屡遭驱逐?农村“土地黄牛”何去何从,农业规模经营又该由谁主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往都市打拼,农村将如何化解“继承人危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这本新著,是他多年实地调研与学术研究结晶,探寻当代中国城乡格局与三农问题的变迁与现状。从“现状”“历史”“土地”“治理”与“出路”着眼,解开城乡协调发展的密码。见证城市化飞驰的同时,认识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

对大多数人而言,鲁迅的形象似乎永远是那个针砭时弊、笔如刀剑的“大先生”。但你真的懂得他吗?很多人对鲁迅的认识,局限于高中教科书《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年的研究,让王晓明对鲁迅有着更加深刻、客观的认识。在这本书中,他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王晓明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作者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普罗大众认识刘擎教授,大多是因为第七季《奇葩说》,他的娓娓道来、妙语连珠让节目熠熠生辉。他的讲稿合集《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也是如此,好读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即便没有专业背景读起来也没有很大障碍。

人们向往的自由和公平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这些让你困惑的大小问题,过去也困扰过韦伯、尼采、萨特等杰出的头脑。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出阐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标识。在这部讲义里,刘擎介绍了现代视域下的19位思想大家,广泛而系统地讨论工具理性的利弊,如何面对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和全球化等议题。思想不惑,精神明亮。你将在这19位大家的生平故事中,理解他们建构思想大厦的地基与框架。你还会在思想大厦之上,直面个人生活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诸多难题,收获审慎而真诚的回答。

2010年和2013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相继出版,前者以梁庄和生活其中的人为切入点,勾勒出中国乡村的内部结构;后者则将目光投向离开了梁庄的人,讲述了背井离乡、散布全国的梁庄打工者们的故事。两部作品接连问世,令读者们将目光集中到了梁鸿的家乡——一个普通的河南村庄:梁庄。梁鸿成功地向读者们展现了真实的乡村图景,并以此映射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农村面临的转型困境。十年后,梁鸿再次将梁庄带回我们的视野,接续前两部的主题,重新审视故土,为读者们构建了一部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十年间,梁庄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梁庄人也在时代转折中迎来各自不同的命运。本次返乡,梁鸿再一次走访那些当初离开家乡的打工者:当初怀揣一百万现金、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万敏,在北京漂流许久之后返回故乡的梁安,唯一一个移民西班牙的打工者学军,吴镇的第一个千万富翁秀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回到了故乡,一些人誓死不归,一些人则遭逢了意想不到的变故。时间飞逝,站在他乡与故乡、梦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少小离家的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思想的历史”系列分为《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三种,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2006年出版后在读者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本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后的合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和那些肤浅的“心得”“感悟”完全不同,决非当今流行的一个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的虚夸议论的套路,鲍鹏山受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文章“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读书与跌宕自喜》是马雁生前为自己第一本随笔集拟定的名字。她为自己写的书稿介绍是:以古代诗歌、世界文学为主的读书生活随笔,其中重点关注语体和语用学意义上的创造性写作技巧、阅读审美经验传达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三方面主题。用三十篇左右的五千字以内的随笔文章,互相支撑、构造出一种丰富的、具有个人审美倾向和知识特征的阅读生活场景,通过作者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结构,与读者分享一种新的阅读视野和可能性。

这些文章曾在2012年以《马雁散文集》之名出版过。新版恢复书名的同时,也恢复了马雁全部自选篇目及编排顺序,或可让新一代读者辨识出马雁在遭遇意外之前的生命本真。张定浩在出版说明中写:“我私心希望新一代读者能够在这本书中遭遇到的,首先是一个堪为典范的写作生命”。

说起老少皆宜的文学作品,作家达雷尔的“希腊三部曲”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达雷尔幽默的叙述方式,轻松、浅显的文字背后,一股单纯而直接的渲染力,不时透露着深厚地动物保育的涵养和情感。近些年还被改编成为高分剧集《德雷尔一家》。一个十岁的男孩,从小喜欢昆虫和动物,跟随家人来到希腊科浮岛。他每天带着狗出去探险,观察各种昆虫、鸟类、动物和植物。他也深爱家人,母亲,兄长和姐姐在他眼里是世界上最有趣最好的人。他把他们写得栩栩如生.还有岛上的居民,老师和其他“怪人”,也统统逃不过他敏锐的观察。达雷尔先生用他对大自然的挚爱真情,用优美而幽默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他童年的快乐笔记。他的赤子之心为人类留下如此美好的礼物,就如一道道晶莹的涓流滋养地球的每个角落。对自然怀有深切的情意和尊重,与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共享地球,是我们丰富生命,享有纯真的所在。

故事要从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的一支队伍,从巴基斯坦徒步翻越15座高山进入阿富汗战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救援开始。在这场惊心动魄、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旅程中,他用镜头留下了100卷胶卷、近5000张照片的回忆与轶事。20年后,法国漫画家埃曼努埃尔用画笔重构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经历,以漫画和照片交叉叙事的方式,创作出这本纪实题材的图像小说回忆录。在这部笑与泪交融的历史文本里,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你想象的阿富汗,以及那些在个人命运与地缘政治交汇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不为人熟知的文化冲突、情感纠葛、人性挣扎……

从形式上来看,《摄影师》开创了漫画世界新领域。欧洲现实主义漫画家埃曼努埃尔运用了电影中跳跃剪辑的手法,将绘画与摄影无缝连接,创造出紧张、悬疑的戏剧情节。画笔弥补了镜头所未能捕捉的瞬间,照片拓宽了叙事的疆界,两者完美联姻。

作为希特勒的“精神导师”,他有一本私人日记,跨越10年,长达500页。记录了1934年至1944年间,即希特勒上台的次年至纳粹失败前几个月,罗森堡与希特勒的交往、第三帝国高层的复杂斗争等隐秘内幕,被研究者视为研究希特勒思想演变及第三帝国兴亡史的重要史料。罗森堡假希特勒之手,将自己的思想变成了现实,把屠杀数百万犹太人的恶行变成了“合理又合法”的事情。全书抽丝剥茧,真实还原了日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曲折过程,揭示了纳粹政权内部隐秘的运作方式、希特勒的思想演变和犹太人惊心动魄的生死逃亡历程。

《阿尔弗雷德 罗森堡日记》并不是泛泛地展示和谴责纳粹之恶,也没有长篇大论地说教,而是让读者自己从纪实故事中,看到”“犹太人大屠杀计划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作为审判证据的’罗森堡日记’,为何却沦为一些人牟利的工具等问题的思考,引导我们对人性和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于一切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实保持警醒。

宋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隆盛堂皇的地位,题材广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文明。如果我们从民俗的视角观照之,就可发现信仰民俗不仅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影响甚或支撑画者创作的重要因素。发掘研究宋画中所蕴含的信仰民俗观念与事象,考索其对画者参综“六法”的影响,考索映射其中的世道人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对于中国艺术、文物、历史等研究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书中以《潇湘八景》《辰星像》《听琴图》《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清明上河图》为个案,分析其中所蕴藏所表现的中国人古老的信仰民俗观念与事象为基本路径,对相关的学术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华语世界,王鼎钧的散文,口碑甚高,有“崛起的山梁”之称。借个人的受想行识,写众生的存在,写传统蜕变、对日抗战、三年内战和宝岛岁月的跌宕历史。王鼎钧的作品读起来让你觉得文脉没断,像从古代语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或是说文笔,很有味道,很筋道。回忆录多种多样,大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小,小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大;史学家的回忆录常常重实不重文,文学家的回忆录常常重文不重实。王鼎钧的回忆录兼得其长而避其短。

席慕蓉说:“王鼎钧的回忆录是空间无限广大的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是见证,也都是解答,恍如历历晴川,经得起无数读者的一再回首。”

王鼎钧回忆录分为四部:《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在回忆录里,他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朴素无华中显示出深度和力量。第二部《怒目少年》,记录的是1942年夏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的经历、见闻与思考。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颗小小棋子,深味流亡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