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件(套)如意文物亮相故宫博物院迎吉祥新年

“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将于2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158件(套)各种材质和造型的如意将亮相迎春。单元“其他材质如意”,展示上述门类之外以牙骨、珊瑚、琥珀等珍稀材质以及大漆、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的精品如意。

158件(套)如意文物亮相故宫博物院迎吉祥新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02-10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应妮) 紫禁城里过大年,吉祥如意两相欢。“吉祥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将于2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158件(套)各种材质和造型的如意将亮相迎春。

展厅现场 杜洋 摄

故宫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材质涵盖玉石、竹木、金属、牙骨、瓷等。此次展览特从中遴选158件(套)予以展示,力求全面反映明、清时期如意的丰富材质、优美造型、精湛工艺和众多题材。

展厅现场 杜洋 摄

据介绍,如意在清代宫廷备受推崇,不但观赏性大幅提升,而且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每逢宫廷节庆、帝后寿诞、皇室婚庆等重要活动,大臣和皇亲国戚进呈宫中的礼品多以如意领先。帝后赏赐或赠与地方官员与外国使节的礼品,也常有如意出现。乾隆皇帝甚爱如意,以致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处,时常可见如意的形影。

青玉嵌彩石荷鸟图如意 杜洋 摄

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玉石如意”,包括芝草、贺寿、铭文、祥瑞等四类题材,突出玉石材质如意在清代如意制作中的主流地位。第二单元“竹木如意”,分为竹制、木制和木柄镶嵌等三类,展示明清时期用作文人雅士案头清玩如意的素雅韵致。第三单元“金属如意”,展示宫廷用如意的精湛工艺。第四单元“九九如意”,通过成套如意的集中展示,反映宫廷节庆与皇帝、皇后寿诞之际所用如意。第五单元“其他材质如意”,展示上述门类之外以牙骨、珊瑚、琥珀等珍稀材质以及大漆、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的精品如意。

沉香木八仙庆寿图如意 杜洋 摄

展品中,一柄金“宜子宜孙”囍字如意金光闪闪,颇引人注目。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张林杰介绍,带囍字的如意为婚庆所用。根据清代礼仪,在帝后大婚过程中,皇后乘坐入宫的凤舆时,要手执苹果、金质双喜如意(寓意“平安如意”)。婚后,帝、后觐见母辈太后的朝见礼上,皇后还需首先向太后进呈如意,以示侍奉唯谨;回到乾清宫,皇后需向皇帝呈进如意,皇帝亦回赐皇后如意。可见如意曾出现在清代宫廷婚礼庆典的各个环节,可谓“吉祥先进金如意,天乐声中降凤凰”。

展厅现场 杜洋 摄

掐丝珐琅天保九如九九如意以一套九柄的形制出现,取意于《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之记载。意为祝愿皇帝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因九句都有“如”字而称“九如”。由于寓意吉祥,所以后世将“天保九如”演化为固定的吉祥用语,广泛应用于祝寿。展出的这套如意,首部以团寿字为中心,环绕五蝠和寿桃,柄身和尾部亦有团寿、蝙蝠相间排列,柄身中部则依次饰“九如”字句。

据悉,展览为期三个月,将持续至5月9日。

(应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