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展出文物1357件,展览复原展示6处旧址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楼体建筑,这就是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红楼。这次展览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北大红楼展出文物1357件,展览复原展示6处旧址

来源: 新京报
2021-06-28 10: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来源标题:北大红楼展出文物1357件,展览复原展示6处旧址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楼体建筑,这就是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红楼。建成后的北大红楼是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教学楼)和图书馆的所在地,也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此相继展开,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孕育诞生。

6月29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将在北大红楼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红楼地上3层设置有67个展室,公众可走进红楼,穿越百年时光,感受一段段红色历史。

这次展览具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展陈布置包含了哪些细节设计?开放后将为公众提供哪些服务?记者对话此次北大红楼主题展的展陈组负责人罗存康。

11厅第二部分“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第一单元“新文化运动发端”。记者 王贵彬 摄

北大红楼主题展展陈组负责人罗存康。记者 王贵彬 摄

展览分6部分,展出文物原件550多件

新京报:这次展览有何特殊意义?主要展出了哪些内容?

罗存康:这次展览第一次向公众全面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围绕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四方面内容展开,突出反映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北京开展的早期革命活动。

具体来看,展览内容按照革命活动发生的时间线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次展览开放了红楼的地上3层,共设置了67个展室,展出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其中,展出的文物原件有550多件,特别珍贵的文物70多件。其中一件特别珍贵的文物是李大钊1919年9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件,这篇文章标志着李大钊从一名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新京报:这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罗存康:在革命旧址内举办展览是这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北大红楼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展览将观众带进历史现场,穿越百年时光,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当年在北大红楼开展革命活动的相关情况,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

这次展览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另外,深挖档案资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在策展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整理了中央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团中央档案馆的相关资料。有310件档案资料在这次展览中展出。

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后至1922年12月,李大钊在此工作。记者 王贵彬 摄

轻型材料、小型场景最大限度保护楼体

新京报:这次展览布置如何兼顾展览的功能性和红楼旧址的保护?在设计中加入了哪些考虑?

罗存康:北大红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一座学校旧址,内部功能结构本就不是为展览而设计的,因此我们布展施工的挑战性也比较大。

在布展中,我们充分考虑红楼的特点,特别使用轻型材料,用小型场景代替大型场景,比如在墙体上还原的新青年编辑部、京报馆等,只是个外观,而不是很多展览中观众可以拉开门走进去的大型景观,通过这些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楼体承重。另一方面,我们加入了很多艺术品设计,比如浅浮雕、国画、油画,使整个展览更加生动可感。

此外,我们结合红楼原有的特点,在布展施工时尽量保护文物本体,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做到“一室一方案,一室一专题”,几乎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小的专题展览;不破坏原有风貌,比如每个展室的窗户都保持着原样不变。

新京报:在面向公众开放后,如何同步兼顾红楼保护、保证参观有序?

罗存康:面向公众开放后,考虑到红楼的承受能力,我们安排的每日观众预约参观人数是1000人,上、下午各接待观众500人,每天开放时间从9时到17时,每周一闭馆。

另外,楼内每层都会安排若干人员对观众进行提示引导,确保文明参观、有序参观,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楼体和文物带来的影响。

登录室。张申府曾在这里工作过,毛泽东在北大时,主要负责新到书刊的登录。记者 王贵彬 摄

提供不同时长参观路线

新京报:这次展览将持续到何时?是否可为公众提供一些看展建议?

罗存康:这个展览将会是北大红楼未来的常规基本陈列展览。楼内安排有20名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观众服务。我们为公众设计了几条不同时长的参观讲解路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选择,当然,公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个别展室重点参观。

新京报:展览即将向社会亮相,作为策展方,有哪些期待?

罗存康:我们希望公众通过参观北大红楼革命旧址和史实陈列,可以更好地了解感悟李大钊等早期革命活动家的初心使命,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更好地前行。也希望广大青少年可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人生理想。

我们也会以这次展览为契机,深入研究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历史,进一步加大相关文物史料的征集,向公众讲好党的早期创始人在北大红楼开展革命工作的故事,激励大家在新时代努力奋进。

《新青年》第4卷第4号首页刊登的《本社特别启事》宣告将在第4卷第6号推出“易卜生号”。记者 王贵彬 摄

展览内容

第一部分

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重点反映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命运,无数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斗争的重要历史。随着种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最终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第二部分

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包括“新文化运动发端”“新旧文化交锋”“北京进步社团涌现”3个单元,重点反映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历史。

第三部分

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包括“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失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个单元,重点反映以北京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的重要历史。

第四部分

播撒革命火种 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

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播火者’李大钊”“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青年毛泽东在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6个单元,重点反映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的重要历史。

第五部分

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 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

包括“‘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国际代表来中国”“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北方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北京早期党组织”“北方革命事业的蓬勃兴起”6个单元,重点反映党的主要创始人北李南陈积极推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参与酝酿和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党的一大、二大的重要历史。同时,集中反映党成立后,北京党组织作为领导北方革命事业的中心,集中力量领导北方工人运动,推动北方地区革命事业蓬勃兴起的重要历史。

第六部分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论述为主线,集中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关于马克思、李大钊、毛泽东、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活动及仪式的相关内容,并预留版面以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相关内容。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楼体建筑,这就是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红楼。建成后的北大红楼是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教学楼)和图书馆的所在地,也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此相继展开,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孕育诞生。

6月29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将在北大红楼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红楼地上3层设置有67个展室,公众可走进红楼,穿越百年时光,感受一段段红色历史。

这次展览具有哪些亮点和特色?展陈布置包含了哪些细节设计?开放后将为公众提供哪些服务?记者对话此次北大红楼主题展的展陈组负责人罗存康。

11厅第二部分“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第一单元“新文化运动发端”。记者 王贵彬 摄

  北大红楼主题展展陈组负责人罗存康。记者 王贵彬 摄

展览分6部分,展出文物原件550多件

新京报:这次展览有何特殊意义?主要展出了哪些内容?

罗存康:这次展览第一次向公众全面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围绕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四方面内容展开,突出反映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北京开展的早期革命活动。

具体来看,展览内容按照革命活动发生的时间线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次展览开放了红楼的地上3层,共设置了67个展室,展出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其中,展出的文物原件有550多件,特别珍贵的文物70多件。其中一件特别珍贵的文物是李大钊1919年9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原件,这篇文章标志着李大钊从一名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新京报:这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罗存康:在革命旧址内举办展览是这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北大红楼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展览将观众带进历史现场,穿越百年时光,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当年在北大红楼开展革命活动的相关情况,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

这次展览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另外,深挖档案资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在策展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整理了中央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团中央档案馆的相关资料。有310件档案资料在这次展览中展出。

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后至1922年12月,李大钊在此工作。记者 王贵彬 摄

轻型材料、小型场景最大限度保护楼体

新京报:这次展览布置如何兼顾展览的功能性和红楼旧址的保护?在设计中加入了哪些考虑?

罗存康:北大红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一座学校旧址,内部功能结构本就不是为展览而设计的,因此我们布展施工的挑战性也比较大。

在布展中,我们充分考虑红楼的特点,特别使用轻型材料,用小型场景代替大型场景,比如在墙体上还原的新青年编辑部、京报馆等,只是个外观,而不是很多展览中观众可以拉开门走进去的大型景观,通过这些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楼体承重。另一方面,我们加入了很多艺术品设计,比如浅浮雕、国画、油画,使整个展览更加生动可感。

此外,我们结合红楼原有的特点,在布展施工时尽量保护文物本体,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做到“一室一方案,一室一专题”,几乎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小的专题展览;不破坏原有风貌,比如每个展室的窗户都保持着原样不变。

新京报:在面向公众开放后,如何同步兼顾红楼保护、保证参观有序?

罗存康:面向公众开放后,考虑到红楼的承受能力,我们安排的每日观众预约参观人数是1000人,上、下午各接待观众500人,每天开放时间从9时到17时,每周一闭馆。

另外,楼内每层都会安排若干人员对观众进行提示引导,确保文明参观、有序参观,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楼体和文物带来的影响。

登录室。张申府曾在这里工作过,毛泽东在北大时,主要负责新到书刊的登录。记者 王贵彬 摄

提供不同时长参观路线

新京报:这次展览将持续到何时?是否可为公众提供一些看展建议?

罗存康:这个展览将会是北大红楼未来的常规基本陈列展览。楼内安排有20名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观众服务。我们为公众设计了几条不同时长的参观讲解路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选择,当然,公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个别展室重点参观。

新京报:展览即将向社会亮相,作为策展方,有哪些期待?

罗存康:我们希望公众通过参观北大红楼革命旧址和史实陈列,可以更好地了解感悟李大钊等早期革命活动家的初心使命,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更好地前行。也希望广大青少年可以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人生理想。

我们也会以这次展览为契机,深入研究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历史,进一步加大相关文物史料的征集,向公众讲好党的早期创始人在北大红楼开展革命工作的故事,激励大家在新时代努力奋进。

《新青年》第4卷第4号首页刊登的《本社特别启事》宣告将在第4卷第6号推出“易卜生号”。记者 王贵彬 摄

展览内容

第一部分

经历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重点反映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命运,无数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斗争的重要历史。随着种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最终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第二部分

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包括“新文化运动发端”“新旧文化交锋”“北京进步社团涌现”3个单元,重点反映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历史。

第三部分

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包括“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失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个单元,重点反映以北京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的重要历史。

第四部分

播撒革命火种 打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

包括“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播火者’李大钊”“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青年毛泽东在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6个单元,重点反映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的重要历史。

第五部分

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 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

包括“‘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国际代表来中国”“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北方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北京早期党组织”“北方革命事业的蓬勃兴起”6个单元,重点反映党的主要创始人北李南陈积极推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参与酝酿和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党的一大、二大的重要历史。同时,集中反映党成立后,北京党组织作为领导北方革命事业的中心,集中力量领导北方工人运动,推动北方地区革命事业蓬勃兴起的重要历史。

第六部分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论述为主线,集中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关于马克思、李大钊、毛泽东、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活动及仪式的相关内容,并预留版面以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相关内容。

(冯雅君)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