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茗、悟人生,在诗词世界中感受郑板桥的爱民之心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燮”和“克柔”都是和顺的意思,父亲郑之本为他起这个名字就是期望儿子一生能和顺,以柔顺处世。诗中简单的一个“疑”字自然而然地道出了郑板桥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出了他对百姓真挚情感。

品茶茗、悟人生,在诗词世界中感受郑板桥的爱民之心

来源: 中青在线
2021-07-26 17: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者:郑板桥(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优雅别致的书屋内,三两人围坐在桌前,手里摇着折扇,品茶茗、悟人生。墙上“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不禁让人猜想,今天谈论的是谁的处世哲学呢?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腾讯视频、一心明德文化共同打造的诗歌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第三期正式上线了。在本期节目中,SNH48-孙芮、张晞临、牛魔带你认识翰墨风骨的郑板桥,品鉴他“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感受其在作品《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真性情。

在“回到那时”环节中,牛魔为SNH48-孙芮和张晞临详细地讲述了郑板桥其人,世人皆知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但其实他还是一名知县。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燮”和“克柔”都是和顺的意思,父亲郑之本为他起这个名字就是期望儿子一生能和顺,以柔顺处世。

但有着深刻寓意名字的郑板桥却没有像父亲期望的那样,其行为处事十分地狂放不羁,不仅如此,还因其人怪、性格怪、作风怪、作品也怪,与当时金农、黄慎等人一起被称为“扬州八怪”。

早期家境清贫的郑板桥不仅以卖画为生,还努力读书希望走上仕途。为此,他参加科举考试,并在康熙五十二年考取秀才,雍正十年中了举人,乾隆元年考取了进士,后官拜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不仅如此,会谈诗作画的郑板桥还将他在任期内的所感所悟融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而这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光看诗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显然是一首题画诗,郑板桥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用谦逊委婉的语句,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而他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也由此可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诗中“衙斋”一词郑板桥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身份,身为官员,但不言“官邸”“府第”等词,既是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

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是那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当你的心里有东西想要表达,有一种悲苦的感觉的时候,这个‘萧’字就会涌上心头。”牛魔感慨到。

从所见画面之竹,跳跃到画外风吹竹叶的萧萧之声,又从风吹竹叶的凄清之声,跳跃到百姓的哀号凄苦之声,虽然诗歌的意象在跳跃,但诗中抒情却平顺自然。

诗中简单的一个“疑”字自然而然地道出了郑板桥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出了他对百姓真挚情感。

郑板桥虽只是一个普通县官,但在其任期内对百姓关怀备至,曾多次开仓赈济,深得百姓的感戴。

在诗中他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却用“吾曹”点出像自己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末句语带双关,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只要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

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而这两句诗更是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些小’两个字细品起来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对中丞的劝勉。”在解读到这句名句时,魏新老师解释道,因为这是一首题画诗,且连画带诗是要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因此,郑板桥在自己抒怀明志的同时,不无对包括的劝勉之意。

朴素的一句话含义却极不普通,寥寥几笔,郑板桥恪尽职守、关怀百姓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寄予了对百姓命运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是十分可贵的。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此诗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间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

在随后的环节中,嘉宾们品香茗、赏画像,同时也跟着竹编传承人付业林老师学习体验了竹编,并在“诗歌乐舞”环节中南箫、阮的巧妙配合下,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郑板桥与竹有何不解之缘?精致的手工竹编又如何俘获嘉宾们的芳心?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舞出来又会赋予什么样的新含义?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节目中寻找答案吧!

诗词的力量,穿越千年后向我们奔腾而来,让我们走进诗词之中,聆听诗人那些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心声,领悟穿越千年的诗词之美。

参考资料:

[1]李寅生主编.《古诗品读》.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5:239

[2]孙朝成编著.《三千年选解三百首·中国传统诗词摘珍解妙》.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304

[3]中华书局《月读》编辑部编著.《月读》.北京:中华书局,2010:20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