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百米赛场,苏炳添的三个神秘姿势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出场名单上,有两个数字格外显眼——世界纪录9秒58,奥运会纪录9秒63,都由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创造。预赛、半决赛、决赛,苏炳添在奥运会的三场比赛里,亮出了三个神秘动作,记者一一捕捉到,请他做了解读。

特写:百米赛场,苏炳添的三个神秘姿势

来源:新华网     2021-08-02 08:21
来源: 新华网 
2021-08-02 08: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出场名单上,有两个数字格外显眼——世界纪录9秒58,奥运会纪录9秒63,都由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创造。

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两个纪录下方,是8月1日晚百米决赛八位“飞人”的信息。晚上9点50分,他们中的一位,将在这个赛场封王。中国选手苏炳添位列其中,他在第六道,是第一个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预赛、半决赛、决赛,苏炳添在奥运会的三场比赛里,亮出了三个神秘动作,记者一一捕捉到,请他做了解读。

预赛:终点处的回头

7月31日晚,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小组赛10秒05,轻松晋级半决赛。

这场比赛,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回头望月”。冲刺阶段,苏炳添明显降速,接近终点线时,他还抽空看了看左边第一道的追赶者,最后以小组第二名的成绩冲过终点。

苏炳添这样回应这个动作:“他追我太紧了,我看他一下,示意他别追我,给点面子。”其实,苏炳添知道,当晚的比赛小组前三就能晋级,不需要尽全力,万一拉伤肌肉得不偿失。

7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男子100米预赛中。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预赛主要是试场、试枪、试起跑器、试脚感,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10秒1左右,正常发挥,不需要太多发力。”苏炳添目标清晰。

“明天(8月1日)的半决赛当决赛去跑!”苏炳添预赛后透露出对进决赛的渴望,“我现在还没有绝对实力晋级决赛,只能是尽力拼一拼。如果下一场能破10秒大关,进决赛没问题。”

苏炳添没想到,他这个“拼一拼”,不仅进了10秒,还创造了历史。

半决赛:神秘的1厘米

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把半决赛当决赛跑。”苏炳添前一天撂下的话,掷地有声。

半决赛,苏炳添在第三小组第四道。发枪前,他揪了揪紧身衣,双手合十,大拇指与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赛后记者跟他求证手势的意思,他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8月1日,苏炳添(右三)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新华社记者张传奇摄

苏炳添站上起跑器,头埋得很低。枪响,他冲出起跑线,反应时间0.142秒,八人中排名第三。他一路加速,第一个冲过终点。他紧握拳头,忘情怒吼,坐在地上等待大屏上的成绩。

大屏上显示,他与美国人贝克尔同样是9秒83,但苏炳添比对手快了0.002秒,小组第一。

看到成绩后,苏炳添开心得双手拍地。他何止进步了一点点,而是把个人最好成绩整整提高了0.08秒,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苏炳添的半决赛比出了决赛范儿。

决赛:太阳穴处的“发功”

8月1日晚9点40,离决赛开始还有10分钟。

苏炳添第一个走上决赛跑道,调整起跑器,还跟工作人员借了把尺子丈量。他尝试着起跑,敲了敲紧绷的大腿。之后,他闭上眼睛,把双手食指放到太阳穴处。

“你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记者连问带比画。“我想要更加集中一些,更加专注,”苏炳添说,站在决赛跑道,自己已经胜利。

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后。当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出战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晚上9点46分,新国立竞技场看台突然灭灯,只有八条跑道熠熠生辉,跑道上相继闪现出五环的立体标志,东京的城市风光,最后落在了运动员介绍上。

苏炳添闭上眼,享受着属于他的荣耀时刻。“我肯定不如他们几个紧张,我只是希望在决赛中不要失误,尽可能发挥水平,不要跑太差。”

晚9点50分,决赛开始,飞人们一骑绝尘。冠军最终被意大利人雅各布以9秒80收入囊中,美国人克里以9秒84摘银,加拿大人德哥拉塞9秒89拿铜。

苏炳添最终获第六。两个小时间,他两次跑进了10秒大关。“对我来说,这么短的时间内还能突破10秒,我觉得已经非常开心。”

8月5日的4×100米接力,苏炳添还会祭出什么新姿势?期待!

参与记者:林昊、张悦姗

(林昊、张悦姗)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