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缘何频频破圈成爆款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龙门金刚》又一次刷爆朋友圈,一如之前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一样,引发追捧热议。《唐宫夜宴》虽然最初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播出,但其虚拟现实技术的舞台应用为舞剧的编排提供了成功借鉴。

舞剧缘何频频破圈成爆款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8-23 09:10
来源: 光明日报
2021-08-23 09: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龙门金刚》又一次刷爆朋友圈,一如之前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一样,引发追捧热议。今年以来,在多地巡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依然因为抢票热潮一票难求,自2018年12月开演以来,“电波”已“破圈”,成为舞台艺术领域的“现象级作品”。

7月以来,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大型民族舞剧《李白》《孔子》《昭君出塞》首次联袂演出,用中国民族舞蹈特有的肢体语言去演绎和塑造三大著名历史人物,引得年轻人竞相追捧,实现口碑和市场双丰收。

  与耳熟能详的中国故事相遇

在上海歌舞团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之前,舞剧从来没有出现过谍战题材。《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为人熟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但其题材本身缺少舞蹈性,而在一般概念里,舞剧又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编剧罗怀臻首先对剧情发生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设计改编,增加了电影中没有的报馆、旗袍店和石库门。后来,旗袍店的群舞果然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广为流传的经典段落。而报馆办公区是摆有一张张桌子的平面大厅,正好适合演员舞蹈。

这样创作出来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上常常快节奏地平行并列着多个叙事点,有评论文章认为其在舞剧叙事性上做出了重要突破,拓宽了舞蹈艺术表达的外延。

与话剧相比,舞剧主要依靠音乐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因此,不少舞剧作品难以展示叙事复杂的故事。但近两年的爆款舞剧所展示的多是观众熟悉的题材,让观众通过新的形式去重新理解他们“已经理解的故事”,对语言的依赖较小。芭蕾史理论家诺维尔说过,舞蹈的叙事能力使之从歌剧插舞、伴舞中独立出来。舞剧中舞蹈叙事的本质不在于要讲怎样“新”的事,而在于所讲之事如何“新”(形式)——舞蹈叙事强调的是“叙”之新而非“事”之新。无疑,爆款舞剧的创作者们,用创新舞蹈表达方式这一新樽,成功展示了中国故事的旧醅醇香。

《李白》《孔子》《唐宫夜宴》等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物故事为内容的舞剧,借鉴了传统文化的意蕴与美感,利用舞台艺术独有的“沉浸体验”,将中国历史故事、古诗词与纤美飘逸的舞蹈动作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上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地方歌舞剧团的尝试也分外亮眼,重庆市歌舞团的舞剧《杜甫》、郑州歌舞剧院的《水月洛神》均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舞剧《杜甫》中,观众处处可见杜甫的诗,但它们大部分都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的,在脍炙人口的“丽人行”舞段中,舞蹈演员们宛如亭亭玉立的初绽芙蓉,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衣,轻盈曼妙的舞姿尽显慵懒散淡,再现杜诗中“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之景。创作者还大胆启用双胞胎舞蹈演员分别饰演杜甫和其影子,让两个杜甫隔空对话,凸显人物内心的矛盾心情。

与多元舞台技术相遇

在演剧艺术领域,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抓手的“融合传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舞台演出中,由于演员和观众同时处于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当中,面对着面,有“类人际传播”的特性,观众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中,实现与舞台情绪的同频共振。但随着VR、AR技术的普及,舞台演出正在渐渐失去“沉浸传播”的优势,观众在家用VR眼镜看剧,甚至感到距离演员“更近”了。舞台演出要将观众留在剧院中,融多媒体手段于叙事中,塑造多维立体化舞台,是必然趋势。

舞蹈动作的优势在于通过形象表达情感,尤其是浓烈的情感,但某些复杂情节的推动需要更多元的形式。舞剧《李白》《杜甫》中,通过多媒体幕布、激光投影等打出当时场景所对应的诗词,以帮助观众理解情节背景和角色情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舞台设置有大量景片来配合场景投影,同时大量使用舞台切割和蒙太奇手法来进行多线平行叙事,是舞台形式上的创新。

《唐宫夜宴》虽然最初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播出,但其虚拟现实技术的舞台应用为舞剧的编排提供了成功借鉴。灵动俏皮的舞蹈巧妙融合抠像、三维、AR等虚拟技术,将演员所饰演的“唐人”与VR屏显中历史场景进行交互,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在充分考虑当下大众审美习惯的基础上,讲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传统时代风貌,让观众在五分钟时间里,成功穿越回大唐。

科技赋能让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记载于古籍中的人物“活”了起来,将鲜活的人物艺术形象带进观众内心,使得节目兼具厚重的国潮历史感和“高级的”现代科技感。在舞剧中实现了古典文化现代表达,厚重文化轻松表达,抽象文化形象表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近和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与民族复兴的时代相遇

有效的舞台传播,必然是“以观众为中心”的传播。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观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对于优秀民族文化作品审美的巨大需求,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并能传递给观众强烈民族自豪感的舞剧应时而“火”。

《唐宫夜宴》将唐乐舞俑、唐三彩、《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多种文化符号汇聚,唤醒观众的盛唐记忆。这些展示盛世中华的作品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既彰显了观众心中既有的文化自信,又凝结并强化了国家认同。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认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出圈有题材优势的功劳:“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红色基因,在观看‘电波’这一刻被激活了。”诚如其言,以《唐宫夜宴》《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为代表的文艺作品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体现的正是深邃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自信心的相遇。

《唐宫夜宴》一鸣惊人后,唐宫夜宴手绘、仿妆、表情包、输入法动态皮肤……甚至相关面人、陶俑等传统技艺的视频直播都应时成风。传统文化通过表达形式的链条式创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形成了多元立体传播矩阵。这是舞剧创新在艺术之外的意外贡献。

中国魅力正传向世界

今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又火热上演。这部已风靡了几十年的名作,以芭蕾舞剧这一舶来的艺术形式,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绝对认可。当今,越来越多极具辨识度的舞剧正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创新走向世界,促进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的纵深传播。它们将历史人物故事与汉唐国韵的曼妙舞姿结合,表达着中国气度,沉淀为中国和世界的舞台经典。

用多元舞台形式表达中国,是努力达成文化移情,发掘审美共通,进而破除文化圈层壁垒的重要方式。以观众需求为中心,在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引入更有吸引力的叙事策略,利用独具中国神韵的舞台艺术表达中国文化内核,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发力点。

(作者:王靖雨,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

原标题:舞剧缘何频频破圈成爆款

(王目雨)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