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木乃伊:文明的回响

对于很多人而言,古埃及是神秘的,除了现存已知的埃及法老陵墓以外,我们还有很多未发现的世界。除了黄金木乃伊外,古埃及人还通过雕塑、绘画等留下了他们对神祇世界的所有想象。

近观木乃伊:文明的回响

来源: 千龙网
2021-09-08 0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对于很多人而言,古埃及是神秘的,除了现存已知的埃及法老陵墓以外,我们还有很多未发现的世界。每个人对未知世界既心存恐惧,又心存好奇,它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让我们前往一探究竟。

“太阳神会为你的身体镀金,甚至给你的四肢镀上美丽的颜色。他会让你的肌肤金光闪闪。”可以说,这句话凝练了古埃及人的一种信仰。他们信奉太阳神拉,渴求死后能与冥界之神奥西里斯合而为一,于是便有了古埃及人对木乃伊、黄金和来世的迷恋。

这三个关键词对于古埃及人有多重要,它们真的能建构起古埃及人的精神谱系么?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提供了一次回溯古埃及文明的“发现之旅”。

死亡与重生

“这位无名女性有着时尚的罗马风格发型,佩戴着公元1世纪哈瓦拉地区典型的法老风格螺旋蛇形手镯……”此次展览最重磅的展品门类——黄金木乃伊,为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展出。言及木乃伊这三个字便足以突显古埃及文化的神秘特质,更何况此次还是黄金加持的。

说起古埃及文明,它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埃及艳后……千百年来,绚烂夺目的古埃及文明令后人痴迷、疯狂。而此次展出的6具黄金木乃伊、13件2000年前的法尤姆肖像、12件镀金彩绘木乃伊面具等一众文物让我们得以有机会去膜拜古埃及文明。但如果你以为通过这些展品就能回溯古埃及当时社会的现状,那就错了。正如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古埃及和苏丹分馆馆长、该展策展人坎贝尔·普赖斯所说,这些装饰华丽的木乃伊的主人都是当时社会最富有的极少数人,是以此次展览并没有反映出古埃及人生活的横截面,而是关于古埃及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来世的信念。事实上,要想读懂这些独特而神秘的木乃伊,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其背后蕴含的古埃及神话。

木乃伊起源于古埃及人对死亡的崇拜,在他们看来,死亡是一种重生。就好像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尼罗河每年有规律地起起落落……自然万物的生死轮回给了古埃及人以信念——人也应该如此。因此木乃伊是古埃及人对死后“去往哪里”的期待和希望。埃及木乃伊的起源与一则故事有关。传说中,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死后借助神的法力使尸体复活,而复活后的奥西里斯成了冥界之王。死去的男女可以与奥西里斯合而为一。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逝者遗体必须经过特殊的仪式准备,这便有了古埃及独特的木乃伊文化。

遇见古埃及众神

此次展览的黄金木乃伊——这些熠熠之躯,因为黄金的加持,让我们对古埃及的回望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作为一种永葆光泽的金属,黄金被认为是古埃及众神躯体的构成。古埃及人相信,为木乃伊面具、棺木甚至逝者的皮肤加上金箔,可以令逝者外形更近神祇。逝者获得神的肉体,才有可能获得永生,有资格在来世与其他神祇同列。

展览中的另一类明星展品——13件法尤姆肖像也蕴含了古埃及人对神的向往。法尤姆肖像是世界现存最早肖像画之一,只在1至4世纪古罗马统治期间的古埃及出现。这些肖像作品都是用热蜡和颜料混合在一块薄木板绘制而成,逝者被描绘成栩栩如生的样子,进而覆盖在木乃伊面上,目的是让逝者看起来更像神。由于这类肖像在埃及法尤姆地区发现最多,故名法尤姆肖像。

当然,除了黄金木乃伊外,古埃及人还通过雕塑、绘画等留下了他们对神祇世界的所有想象。展厅内一块名为《伊希斯和奥西里斯》的镂雕木板可能没有黄金木乃伊名气大,却刻下了古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一幕——女神伊希斯展开翅膀,以保护她的丈夫奥西里斯。木板上方则用埃及象形文字拼出了奥西里斯的名字。若细心,有关埃及诸神的踪迹在此次展出的众多文物中都能寻觅到。

混搭式多元生活

“遇见古埃及”一共展出了107件古埃及稀世藏品,除了黄金木乃伊、法尤姆肖像外,还有大量陶器、珠宝、石碑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的藏品大多是在1880至1910年代英国统治埃及期间发掘出来的。当时,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是这项考古工作的重要主持者。这些考古发现的部分文物后被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收藏,并助其成为英国最大的古埃及文物藏馆之一。

那么,107件古埃及稀世藏品中除了木乃伊和法尤姆肖像外,还有什么最值得观看?策展人坎贝尔·普赖斯的回答挺有趣。他说,那些日常生活的小物件也自有魅力。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陈列于展柜中不太起眼处的玻璃凹透镜,可以用来聚光或者放大莎草纸上的文字。顺着这些小物件,此次展览的另一条主线——古埃及人的多元文化生活,也在我们眼前摇曳多姿。

“遇见古埃及”的展品集中于埃及历史上相对不为人熟知的“希腊-罗马”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左右。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来到埃及,开启了马其顿-希腊国王对埃及大约三个世纪的统治。这一时期,埃及先是在源于马其顿的托勒密王朝统治之下,末代法老是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随后的四个世纪里,埃及又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个特定时期的古埃及是个富裕的社会,盛行着多元的文化生活。单从神祇崇拜来说,托勒密王朝带来了一种新的、多元文化的神——塞拉皮斯(古埃及的一位神)。当时的古埃及人在家里敬奉着希腊、罗马和埃及诸神。

昔日的文化、信仰演变被清晰地刻在了文物身上。在展览第一部分出现的一尊宙斯像(赤陶,约公元1世纪),我们可以看到希腊和埃及元素的融合。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王,他的经典形象启发了古埃及人对塞拉皮斯形象的塑造。再如,展出的一尊伊希斯半身像则呈现出明显的古希腊风格。她的头发是典型的螺旋状卷发,而头上程式化的太阳圆盘头饰和牛角又表明她是一位埃及神祇。伊希斯是大地之神盖布和天空女神努特的长女,与其兄奥西里斯结为夫妇,她是古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对其的崇拜风靡整个罗马帝国,远至英国北部。

事实上,这种多元文化元素融合的特征在明星展品黄金木乃伊身上也留下了诸多痕迹,呈现了埃及、希腊和罗马关于永恒之美的理想。在一具“伊索斯女性木乃伊”中,我们得以从木乃伊的镀金面具上看出逝者的罗马风格发型和首饰,但是外面的裹尸布上却绘有埃及神祇图样和象形文字。此外,木乃伊的木馆、盖板等物品上的图案均呈现了这个古埃及特殊阶段多元文化杂糅的特质。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曾说:“发现古代,不仅是发现一个失去的世界,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回归。”对于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此次展览开启的不仅是一次对木乃伊的好奇之旅,更是一次有关古代文明精神的回溯之旅。

更多新展

遇见印象派

喜爱艺术的朋友,对印象派不会陌生。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诸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相比于此前古典画派,它算不得前卫,更无关抽象,但它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让色彩和光感美发挥到极致。

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精选60余件以法国诺曼底地区为主题,包含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莫里索,法国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库尔贝,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使观者能清晰地把握百年前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展览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打卡环节和酷炫的光影全景特效,让观者体会身临其境之感,并与艺术大师共乘前往诺曼底的火车,一同采风创作。

 

(李健亚)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