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看展何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时尚“标配”

”  如今,她更喜欢去博物馆看一些特展,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传统服饰展、杭州丝绸博物馆的婚纱展等,“看一次就当上课。年轻人的看展需求,也促使会展行业从传统专业化模式转型新会展的跨界与融合。

解码:看展何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时尚“标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10-24 18:2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1-10-24 18: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解码:看展何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时尚“标配”

  在杭州举办的丝鹿东方·2021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现场。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随着文化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去打卡看展,正成为许多年轻人新时尚的“标配”。

有业内人士表示,年轻人爱看的展更多的是新奇特和小而美的展览。而年轻人爱看展的背后,也隐藏着新经济的密码:一方面设计展、IP展等新展览方式的出现,给年轻人线下聚会带来了兼具参与感与体验感的新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购买力的年轻人,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也在增加。

为什么看展火了?记者采访了几位看展爱好者和业内人士,试图解码会展新经济密码。

“内行”看门道:积累越多收获越大

在上海从事设计行业的洁夕(化名)同时也是一名策展人,“之前比较喜欢当代艺术、新媒体和建筑相关的展览,每年都会去观看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毕业展。”

如今,她更喜欢去博物馆看一些特展,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传统服饰展、杭州丝绸博物馆的婚纱展等,“看一次就当上课。”

与大学时喜欢看展不同,洁夕觉得,比起几年前自己看展只是为了看个热闹,现在更多是一种学习的心态,比如站在艺术家角度思考如何去创作,如何去表达;作为策展人如何去呈现好的展览。

身在上海,她能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数据显示,2020年8月-2021年8月,全国共有展览项目2.9万个。其中,上海市展览项目数量多达4730个,居全国榜首。

和洁夕相似,网友“小李老师”爱好看展也与工作相关。在杭州从事文旅行业的他更偏爱文博类的展,每两周至少看一次展会。他喜欢避开看展高峰,与展览进行更深层的连接。

据他观察,从人群来看,文博类的展览,女性占多数。地质和古生物类的展览,就是男性居多;从年龄层来看,文博类的展览,35至60岁的人最多,地质和古生物类的展览,25至35岁的人最多。

对“小李老师”来说,看展就是在读书和看论文之外,一种专业、专题性知识的补充输入渠道。他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展览,多半是专题性很强的,这就要求观展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积累,“本身积累得越多,收获就会越大。”

“外行”看热闹:从不同视角看生活

洁夕身边也有很多热爱看展的朋友,这些朋友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卡拍照,好玩儿、好看就行;另一种是,偏专业一些,对策展、作品有热爱和研究,或者本身就是该专业的从业人员。

她的朋友麻袋(化名)就是前者,“我就是想让朋友圈的人,看到我是个拥有丰富多彩人生的人。”

与“小李老师”不同,她的看展偏好更倾向于设计和时尚类的展览,相对比较轻量化,“快闪”居多。除了自己所处的杭州之外,她还经常去上海和北京看展,“北京给我感觉是‘烟火气’,上海就是‘网红质感’”。

作为一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她觉得看展更多时候是一种碰撞,寻求新鲜的灵感。但她发现许多看展的人都是去拍照打卡摆pose,很少真正了解展览背后故事。

“有些展就真的是被卖家秀骗去的,比如6月份我去了一个赛博朋克主题的展览,进去就是一些灯光元素、雕塑人头、金属折射、LED大屏幕的堆叠,所谓的想象都停留在现在,完全没有未来世界的感觉,好像潮流的元素堆起来,就可以卖门票了,还有很多网红在里面拍照,一拍就是半小时。”麻袋说。

另一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菲菲(化名)是四年前来北京的,经常和朋友一起相约打卡。对她来说,看展可以从不同视角看生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目之所及,她看到更多的,也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大家抱着类似的目的,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展览中,感受不同审美之间带来的碰撞。

新需求促使会展行业的升级和进化

年轻人看展的火爆情况,也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和思考。

有业内人士认为,看展之所以成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拉开了许多人与现实的差距,而新奇特、小而美等展览的兴起,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就像“剧本杀”一样,成为年轻人线下聚会的更优选择。

部分受访者也告诉记者,当下的年轻人面临着日渐沉重的升学、求职等压力,亟需情绪释放的渠道,看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释放内在焦虑的方式。

此外,年轻人需要个性化的社交平台去展现自我,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看展信息,寻找有相同爱好的人,以展览作为共同话题,人与人之间就建立了联系,这些都会给人带来愉悦的社交体验。

年轻人的看展需求,也促使会展行业从传统专业化模式转型新会展的跨界与融合。

杭州会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会展转型创新,不仅仅是展会举办形式的创新,还要站在产业体系建设的层面,探索展会模式创新,通过服务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协同。

李健表示,以杭州为例,其办会优势除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外,还拥有丰富的数字新消费相关的场景,这里的消费人群、消费方式以及新兴产业更容易被接受、可推广。

李健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更多优质的会展项目落户杭州,三省一市的会展合作,也有新的增长,再加上杭州本地涌现出了一批如ADM展这样的新会展IP,而这些层面的创新,就需要会展主办方将会展活动与数字经济、新制造、新消费、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紧密串联起来,通过展会的平台,促进产业间、行业间联动协同发展。(完)

(奚金燕)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