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有两部电影上映:《沙丘》和《第一炉香》。都是名著改编,都有超豪华的明星卡司助阵,都广受粉丝的关注,不过,也都有自己的困境。
对《沙丘》的评价,有些两极分化。喜欢它的观众,认为它有恢弘的气势、酷炫的特效、美妙的音乐,更重要的是,电影的史诗感,很有原作的“味道”。
但也有不少观众被缓慢的节奏、沉闷的叙事“劝退”,在他们看来,两个半小时的片长是一种煎熬,而这么巨大的篇幅,也只讲了一个太空版“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而且,还只讲了一半。
《第一炉香》遭遇的非议就更大了。上映之前,主演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杜撰的“张爱玲语录”,引来群嘲。上映之后,又因为电影过度强调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被许多网友称为“狗血剧”,就连影片中的台词都成了槽点。
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本来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应该如何解读,又该如何影像化,每一位读者和原作粉都会有自己的主意和看法。想要达成一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好像现实中的葛薇龙到底该是什么模样?虽然张爱玲在小说中留下了文字描述,可不同的读者一定会有不同的想象。把注意力放到演员的形象、身材上,其实是混淆了文学与电影的定义,破坏了两大艺术领域间的界限。同样,作为科幻小说的《沙丘》有极为复杂的故事背景、人物设定,它还涉及哲学、社会学等等话题。任取一个,都够读者研究良久。所以,电影的“简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考虑到不同的受众,电影必然要采取更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尽管如此,不熟悉《沙丘》原作的观众恐怕还是会感到影像的“晦涩”,太熟悉张爱玲的观众恐怕还是不会对许鞍华的改编投上赞成票。
这不光是两部电影遇到的难题,也是文学改编电影必须跨越的障碍。电影称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已有百年历史。可似乎,还有许多人将电影视作文字的“附庸”——既然是从文学作品脱胎而来的影像,就应该“忠实于原作”,或者说,越接近越好。
于是,电影的独立性正在受到质疑,它的“合法性”正在动摇。人们似乎更关注一部电影的故事讲得好不好、顺不顺,但鲜有人注意到它的镜头、色调、场景之美。其实,电影有电影的特性,绝不是把一个个文字变成一张张图片,那不过是动态的PPT而已,不是吗?有人说,张爱玲的作品里没有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感叹“爱而不得”;有人说,她的小说里只有“苍凉”和“阴郁”,不该有那么多无谓的眼泪。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作为一部电影的导演,许鞍华也可以讲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张爱玲写下的故事。比如,给葛薇龙多一点同情。
观众当然有权利“喜欢”或“不喜欢”某一部电影,但不必设立硬性的规定,强行干涉文学改编电影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