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戏曲史学术研讨会现场。 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国戏曲学院、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新中国戏曲史学术研讨会”在8日中国戏曲学院举行。多位戏曲学者专家纷纷建言,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书写新中国戏曲史。
2018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北京卷、上海卷等9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先后立项。这是继《中国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后戏曲研究又一重大系列工程。为了确保该系列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形成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的领导下,9个课题组联合成立“新中国戏曲史重大项目联盟”,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浙江当代戏曲史》也加入。
经过一年的努力,各课题组又有了一些新的成果,在项目推进中也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安奎强调,“新中国戏曲史”是集体项目,不同于个人专著或论文集,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整理;观点可以独到,但不能偏颇;应以纵向按时间排序,再横向展开,作品应放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衡量;应重视前人已有成果,如充分利用各省戏曲志;对口述史材料应辩证分析,不可全信;对于历史上的错误不应回避,应正确指出如何认识和纠正错误;“新中国戏曲史”需要写入在世艺术家,需讨论书写的统一标准。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建议,“新中国戏曲史”写作除大事记、剧本等,可补充艺术档案、声像资料等内容,呈现更丰富的面貌。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表示,各省的戏曲史书写离不开大环境,同时各省的戏曲发展与周边省份有关,各课题组集中讨论可以统一认识、增强联系;建议体例上各课题组互相参考目录,目前的十卷中北京卷和上海卷更重要应发挥龙头作用,艺术档案、剧种志、剧团志等新领域值得开发。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期待增加香港、台湾的新中国戏曲史,建议在体例上形成总体统一、具体有各自特色的规范。
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表示,全国各地戏曲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同样的整体环境下各地执行情况不同,期待成果体现出各省特殊性,写出各地发展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各省卷自身也要注意整体性,戏曲的发展不仅是新作品创作的历史,也是演出的历史,以作品为中心不能反映戏曲史发展全貌,还应关注艺术家创作新作品之外的其他活动。
(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