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寻找“二十四节气”绵延的脉络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引来无数赞叹,被称为“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广东省博物馆曾用一个“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搬到了展柜里。

在博物馆寻找“二十四节气”绵延的脉络

来源: 广州日报
2022-02-28 13: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来源标题:在博物馆寻找“二十四节气”绵延的脉络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引来无数赞叹,被称为“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四时、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关于时间的理解,随之产生的习俗活动也与之紧密相关。这些微妙的感受,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也存在于无数的器物和艺术品中。它们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人敬重自然、热爱生活的美丽画卷。

“时节绘画”

自成体系展现四季情思

古人在春夏秋冬四时中,试图定格时光,于特定节日、时刻里,抒发情感,寄寓美好生活愿景。而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观念,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对时节转换,都有着深深的敏感。时间与叙事,落于许多人的笔墨之间,应时而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时节绘画”。该类绘画的创作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清晰的主题内容、相对固定的图像模式,集文化内涵、美学价值与功能机制于一身,代代相传,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这类画作,在广州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中为数不少。

此前,广东省博物馆曾用一个“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搬到了展柜里。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春萌”,通过一系列展品,向观众展示生机勃勃的“春景”和人们在佳节中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出画作包括清杨晋《江南春色图轴》、清潘恭寿《探梅图轴》、齐白石《岁朝图轴》、清朱鼎新《新年景图轴屏》等。

第二部分“夏舞”,展示了从松荫间消夏、飞阁中听泉、荷塘里泛舟、溪河边垂钓,到四月菖蒲庆生、五月龙舟竞渡等应时画作,突出夏日的动与静、刚与柔。展出画作包括清马守真《兰竹图轴》、清苏六朋《兰亭雅集图轴》、清赵之谦《消夏清品图轴》、清金农《钟馗小妹图轴》等。

第三部分“秋兴”,展示了层林尽染、蟹肥菊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秋日丰收之景,亦有落木萧萧、雁过留声的淡淡忧伤,更有圆月下、高山上浓浓的思念之情。展品包括明沈颢《秋林道话图轴》、清吕焕成《多子吉庆图轴》、清沈铨《福禄图轴》等。

第四部分“冬藏”,画中有冬日古人策杖寻梅的身影,画外有特别设计的九九消寒图互动。

许多观众在观展后表示,原来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并不只是书本或者媒体上的文图视频,更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中国人的情思,中国人的感触,原来可以这么细腻!

七十二候

最细腻的时令光谱

二十四节气较之“四季”的转换来说,更加精微,如自然光谱般轻柔过渡。一个节气有三候,共七十二候。“物候”的变化都是身边事、身边物,是在物态万千的自然中摘选出来的关键词。

就拿刚过去的雨水节气来说,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毕晨闱、陈颖婷等几位老师说,这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农谚有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立春是一年中耕作的最佳时机,而每年雨水节气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适宜的降水对庄稼的生长至关重要。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獭祭鱼”,每年雨水节气前后,水獭开始捕鱼。在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鱼整齐地排列在岸边。古人观察到此现象后,认为水獭可能和人一样,要先“祭拜”,而后享用美食。赵少昂的《碧水澄明鱼自适》,将大自然的“物竞天择”在一种静谧的场面中加以特别地呈现。

“鸿雁来”,即鸿雁北归。边寿民的《芦雁图》描绘的便是两只雁在几株高大的芦苇下休憩的场景。作者以泼墨写意的方式描绘芦和雁,雁的形态真实生动,羽毛光洁,栩栩如生。

三候“草木萌动”,即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生机萌动,开始抽出嫩芽。黎雄才的《春江水暖图》表现的正是草木萌动的珠江春日江岸景色。

又如马上要到来的惊蛰,“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春雷起蛰图》,表现的正是古代人民在惊蛰时节的生活场景。扇面尺幅不大,作者没有直接画出电闪雷鸣,而是通过天上乌云密布让观众产生春雷乍动的联想。画面充分传达出一股春日生机勃勃的氛围。

清代王武在惊蛰一候“桃始华”时节,便拿起手中之笔,用没骨法描绘出怒放的桃花那娇艳可爱的样貌,题下“夭桃何灼灼,春色醉繁英。”的诗句,抒发对春天和桃花的赞美之情。赵少昂在惊蛰二候“仓庚(即黄鹂)鸣”时,用《两个黄鹂鸣翠柳》生动地表现了两只黄鹂肆意鸣叫的跃动场景。杨善深的《鹰》,则让我们想到惊蛰三候“鹰化为鸠”时老鹰的样子。

博物馆中与节气有关的藏品,不仅仅只有画。

陶水田、陶牛圈

勾勒出古人的迎春图

立春作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农业耕种一切顺利的期望,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立春习俗。

迎春礼是汉朝开始制定的专门为立春设置的活动。除了祭祀活动,人们还会在城门外立土牛、耕人,寓意提醒百姓做好春耕的准备。到了后来,立土牛的风俗演变为“打春”,在立春的凌晨将前一日放置在衙署门前的土牛击碎。市民们将土牛的碎块拿回家中,作为保佑丰收、宜蚕畜的吉祥象征。

广州博物馆藏东汉陶牛圈,1984年沙河顶出土 ,牛圈中共有五只牛,大小不一,其中两条大牛作跪卧状,伸舌舔鼻,剩余三条均作站立状。卷内还有戴斗笠执牵牛绳的人俑。这一件器物便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广州地区畜牧业和牛耕农业的兴盛和发展。

广东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1962年广东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陶水田,也体现了东汉时期广东地区的农忙情景,说明岭南地区在此时已有发达的灌溉系统和向精耕细作发展的稻作农耕体系。

节气与文物结合

看见古人的浪漫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曾玲玲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立夏开始,就以每个节气一幅海报的形式,基于馆藏品创作了一系列节气主题海报,“通过海报的桥梁作用,让更多文物跟观众见面”。

在“腊梅含笑迎春归”的大寒海报里,我们能看到明代“德化窑白釉贴花瓷梅花杯”;在“凉风初淅淅”的白露时节,我们能看到明代的“双螭白玉杯”;在“邻风望新凉”的处暑,我们能看到清代的“石湾窑绿釉荷叶碟形托”……

二十四节气最初主要源于黄河流域的季节变化。到了岭南,很多节气的物候与黄河流域不同,这在博物馆的藏品中也有所体现。如果大家能到博物馆中用心看看它们,应该会更加明了属于广州人的独特浪漫。如居巢1853年所作《荔枝图》就展现了岭南独特的节气特点。食荔枝,是夏日消遣方式之一,在古代,也是岭南特有的享受。荔枝亦成为赋诗入画的题材,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荔枝虽然“火”旺,但钾离子含量丰富,可以补充人们因大量出汗造成的钾元素流失。故而在不少荔枝产区,都有大暑或者夏至吃荔枝的习惯。

(卜松竹)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