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资源引来避暑客

苏马荡,本是湖北利川市谋道镇的一个土家族村落,土家族语中“老虎喝水的地方”。为丰富“候鸟”文娱生活,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成立利川作家协会苏马荡候鸟分会、“候鸟”书画俱乐部、“候鸟”摄影俱乐部等百余个协会(社团)。

“凉”资源引来避暑客

来源: 千龙网
2022-08-24 09: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苏马荡,本是湖北利川市谋道镇的一个土家族村落,土家族语中“老虎喝水的地方”。如今每到夏季,这个片区已成为30万“候鸟”的身心栖息地。

近年来,利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环境资源,用“凉”资源吸引“候鸟”来避暑,用求才诚心换“候鸟”发光发热,在鄂西武陵山区铺展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为什么去苏马荡?一个答案是凉快。地处巫山山脉与武陵山北上余脉交会部的苏马荡,平均海拔达到了1500米,夏季温度保持在22℃左右。

苏马荡起初是一个生态优美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一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超过了70%。中国作协会员覃太祥说,苏马荡处于次原始森林状态,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十余年间,当初仅有500人的村落,逐渐吸引了30万“候鸟”来此放松身心。苏马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负责人黄佑东说,苏马荡凉而不潮,蚊子很少,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利川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减少开发、丰富业态”的原则守护苏马荡,吸引更多的“候鸟”栖息苏马荡。

据利川市文旅局统计,自6月21日湖北跨省游恢复以来,利川累计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在苏马荡,远道而来的“候鸟”,既赏青山绿水,又享自在生活。为丰富“候鸟”文娱生活,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成立利川作家协会苏马荡候鸟分会、“候鸟”书画俱乐部、“候鸟”摄影俱乐部等百余个协会(社团)。

“候鸟”因“凉”而会聚利川,如何让他们为利川发展发光发热?苏马荡创新“1+N”党校建设模式。来自各地各行业的“候鸟”们结合自身所学,纷纷走上讲台授课,打造“候鸟”党员们“远方的家”。利川通过党建引领、建立机制、优化服务、组织活动,发挥“候鸟”人才作用。

7月20日,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迎来一群特殊的“候鸟”。他们是来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人才企业行活动。一路上,“候鸟”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问得直白。

“苏马荡气候凉爽,为中药材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产业发展要融合,建设植物园、草药公园,发展康养产业、文化产业,形成万紫千红的业态。”作家郑国华建议。

“站位高、眼界宽、办法多,通过座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负责人深感受益匪浅。

时常有人问起,苏马荡的未来在何方?或许,30万“候鸟”正尝试给出他们心中的答案。

苏马荡,本是湖北利川市谋道镇的一个土家族村落,土家族语中“老虎喝水的地方”。如今每到夏季,这个片区已成为30万“候鸟”的身心栖息地。

近年来,利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环境资源,用“凉”资源吸引“候鸟”来避暑,用求才诚心换“候鸟”发光发热,在鄂西武陵山区铺展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为什么去苏马荡?一个答案是凉快。地处巫山山脉与武陵山北上余脉交会部的苏马荡,平均海拔达到了1500米,夏季温度保持在22℃左右。

苏马荡起初是一个生态优美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一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超过了70%。中国作协会员覃太祥说,苏马荡处于次原始森林状态,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十余年间,当初仅有500人的村落,逐渐吸引了30万“候鸟”来此放松身心。苏马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负责人黄佑东说,苏马荡凉而不潮,蚊子很少,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利川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减少开发、丰富业态”的原则守护苏马荡,吸引更多的“候鸟”栖息苏马荡。

据利川市文旅局统计,自6月21日湖北跨省游恢复以来,利川累计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在苏马荡,远道而来的“候鸟”,既赏青山绿水,又享自在生活。为丰富“候鸟”文娱生活,当地党委政府引导成立利川作家协会苏马荡候鸟分会、“候鸟”书画俱乐部、“候鸟”摄影俱乐部等百余个协会(社团)。

“候鸟”因“凉”而会聚利川,如何让他们为利川发展发光发热?苏马荡创新“1+N”党校建设模式。来自各地各行业的“候鸟”们结合自身所学,纷纷走上讲台授课,打造“候鸟”党员们“远方的家”。利川通过党建引领、建立机制、优化服务、组织活动,发挥“候鸟”人才作用。

7月20日,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迎来一群特殊的“候鸟”。他们是来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人才企业行活动。一路上,“候鸟”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问得直白。

“苏马荡气候凉爽,为中药材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产业发展要融合,建设植物园、草药公园,发展康养产业、文化产业,形成万紫千红的业态。”作家郑国华建议。

“站位高、眼界宽、办法多,通过座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苏马荡中医药产业基地负责人深感受益匪浅。

时常有人问起,苏马荡的未来在何方?或许,30万“候鸟”正尝试给出他们心中的答案。

(张锐 夏静)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