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往事》大型行进式实景演出成为常德河街文旅热潮的核心引擎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常德往事》大型行进式实景演出凭借升级体验与精准运营,成为常德河街文旅热潮的核心引擎,游客接待呈现多重亮点。​

《常德往事》大型行进式实景演出成为常德河街文旅热潮的核心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04 11: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湖南常德电(记者陆中秋)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常德往事》大型行进式实景演出凭借升级体验与精准运营,成为常德河街文旅热潮的核心引擎,游客接待呈现多重亮点。​

接待规模持续引爆,加场增容应对观演热潮。为匹配双节客流高峰,演出从日常场次增至每日四场,且实现场场爆满的火热态势,成为河街单日超 20 万游客打卡热潮中的 “必体验项目”。演出以沈从文视角为导引,通过 “游船 + 街巷 + 阁楼” 的无界舞台设计,让观众在多场景切换中亲历河街百年变迁,独特观演形式吸引了江苏、广州、长沙等多地游客专程打卡。​

体验质感全面升级,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历经 5 个月的剧情精修与舞美焕新,演出在双节期间尽显升级成效:声光电技术与水幕、烟雾等特效精准配合,夜间演出的灯光层次与氛围渲染获游客盛赞;船工、挑夫等 NPC 角色与观众实时互动,将常德码头文化、方言习俗与非遗元素融入剧情,更创新实现 “场外联动”,酒吧露台等公共空间成为免费观演点,形成 “隔岸赏戏” 的独特风景线,扩大了演艺辐射力。​

与河街活动叠加联动,激发消费活力。演出与河街十大主题活动形成协同效应:观众看完演出后可无缝参与非遗集市、民国风情秀,或在米粉店体验饮食文化、购买文创产品,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高峰期单店米粉日销量超 2000 碗,实现 “观演 + 消费” 的场景闭环。​

从 “中转站” 到 “目的地” 的转化效应凸显。作为常德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演出凭借地域特色与沉浸体验,成功留住过往游客,广州游客直言 “喝精酿听 Rap 后再赏丝弦穿越,这种混搭太有常德味道”,有效助力常德在长沙、张家界的文旅光环下实现差异化突围。

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河街动态图卷鲜活铺陈开来,带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段段活生生的情境事件,那些码头、蓬船、木排、花楼、街区、店铺、方言、号子、民谣、书生、水手、婆娘、浣衣女子、群体精神等,通过运用情境演艺与数字化控制等创意手段,可望让观众在沉浸观演里收获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魔幻审美和新鲜体验。这种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恰是对沈从文笔下“常德地方用长条青石铺成的街巷,永远湿漉渡倒映着天光”的当代艺术诠释。常德往事大型行进式实景演出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公演,以曾经五进五出常德河街的沈从文先生日记体叙述为导引,以其表兄玉书和表嫂、水手阿贵和彩云、水手阿天和小红三段情感交集作为平行线推进,引领观众进入河街曾经鲜活繁华或血脉贲张的过往时光。演出将四个重要年代节点融合于水岸之间——沈从文1921年第一次来到河街时的光景、1934年湘行散记的见闻、1943年常德保卫战的血与火洗礼,以及1945年不死英魂们对桃花源般美好家园的守望和憧憬。

演出融合常德丝弦、澧水船工号子等非遗元素,通过行进式互动打破观演界限。过程中,有乘船水面观演,有河街行进观演,有小剧场环抱观演。观众在水岸之间,将身临其境般感受视听冲击和沉浸体验,感受风情万种又刚烈坚韧的城市内核与常德精神。使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参与,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街区文化氛围,游客可跟随演员穿梭古街巷道亲历历史。以常德河街为舞台、跨越百年历史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再度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湘西北的厚重文脉与家国情怀。

通过 “游船 + 街巷 + 阁楼” 的无界舞台设计,让观众在多场景切换中亲历河街百年变迁 摄影:陆中秋
以曾经五进五出常德河街的沈从文先生日记体叙述为导引,以其表兄玉书和表嫂情感交集作为平行线推进 摄影:陆中秋
以常德河街为舞台、跨越百年历史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摄影:陆中秋
演出融合常德澧水船工号子等非遗元素,通过行进式互动打破观演界限 摄影:陆中秋
1943年常德保卫战的血与火洗礼 摄影:陆中秋
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河街动态图卷鲜活铺陈开来 摄影:陆中秋
1945年不死英魂们对桃花源般美好家园的守望和憧憬 摄影:陆中秋
引领观众进入河街曾经鲜活繁华或血脉贲张的过往时光 摄影:陆中秋
游客可跟随演员穿梭古街巷道亲历历史 摄影:陆中秋
通过 “游船 + 街巷 + 阁楼” 的无界舞台设计,让观众在多场景切换中亲历河街百年变迁 摄影:陆中秋

 

【责任编辑:武昊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