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批电视相亲节目:公共媒体应守住伦理底线

主持人:

在进行媒体反思之前,我们先注意到一个社会现象,有一些观众看完了这些节目骂,骂完了还看,怎么看待观众、社会的这种一边骂、一边爱看的心理?

张颐武:

因为大家对于价值观还是有一个正确或者不正确的判断,这个基本的判断,从小的教育或者社会一般的氛围,它都会造成这样一个判断。

但另一方面,随着这个社会的发展,而且从人类开始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追求金钱、希望嫁得好,这一套观念也是从来就存在的。这两种观念一种是公开的,主流的、社会一般共识的价值观。另一种可以说是有些个体选择的价值观,而且这种价值观往往是潜伏在许多人无意识里面的。比如说我们公共场合里面那些价值观并不能浮现出来,但是在内心里面很多人都会有。所以这样的话,他就产生了一个,比如说他看的时候觉得这个人很离谱、很过分,但是另一方面,又触动了他自己内心里面某些微妙的因素,这种情况也是人类常有的,也是经常普遍存在的。

但是现在社会的媒体或者公众,往往对这些问题需要的不是不能在公共场合里呈现这样的东西,呈现出来以后它就挑动,就好像石油出现井喷的状况,逆控制不住以后它就会造成社会底线的下移。有一个节目出现了这种对公众承受力的试探或者触碰以后,别的节目就想,我怎么样才能够让收视率更高,我可能会走的更远。

主持人:

刚才您分析的是观众的心理,我们再分析媒体的角色。你看不管是《非诚勿扰》这样节目里面的这些嘉宾也好,还是我们再往前联想一点,张悟本这个现象也好,这都是被媒体所发现、创造,然后又反过来被媒体现在所揭批。说句话,这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张颐武:

这个情况一直都有,实际上是这样的。媒体在这个情况下,当然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营收的压力、广告的压力、收视率的压力,这些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收视率或者广告收入也不是万恶之源,它们也是判断一个媒体一个方面的参照或者标准。因为一个媒体如果没有人看、没有人接受它也是不正常的。

但是另一方面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收视率的追求、广告的追求、营收的追求,其实是绝不能够触碰社会公众这种价值观的底线,它不能够挑战公众的承受力。因为什么呢?我们中国的媒体,在所有几乎是公共的媒体,它都是背后大家一般假定是由整个社会为它背书或者担保的,很多人就会认为,这种言论在社会公众中间是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言论。这样的话,就对社会的公众产生一个挑战了。所以,媒体的伦理意识或者价值观底线,就是说你要追求收视率,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另一方面,你一定要让它适度、得体、有分寸,这永远是媒体所必须要守住的一个原则。就是说,你不一定说你时刻传达一种正面、积极的价值观,但是你要守住底线,让你的价值观永远保持一个稳定的状况。

来源:CCTV 编辑:加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袁贺娟 标签: 剩女 节目嘉宾 电视媒体 媒体观察 电视平台 
 
 
 
 
 

延伸阅读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