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联合制作
中法文化之春从2005年开始支持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与法国古典芭蕾学院在法国舞蹈巡演艺术学院的范围内进行的合作。七年以来,每年都有明星舞者和编舞家来到北京。
中央芭蕾舞团
1959年成立的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今天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演出团体,它丰富的曲目包括重要的经典作品,例如《天鹅湖》、《吉赛尔》、《海盗》、《希尔薇娅》,也包括现代编舞家的作品,例如《练习曲》、《小夜曲》、《春之祭》,还有具有中国色彩的作品,例如《红色娘子军》,《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Bertrand D’At
Bertrand D’At出生于1957年,他先是在Jean Serry担任院长的第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舞蹈,然后又在莫里斯•贝嘉(Maurice Béjart)担任院长的布鲁塞尔慕达学院学习。从1978年开始,他加入20世纪芭蕾舞团,并参演其所有剧目。他帮助莫里斯•贝嘉进行《狄奥尼索斯》(1984)的编舞。然后,他先后成为20世纪芭蕾舞团和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的芭蕾教师,并在全世界将莫里斯•贝嘉的编舞创作重新搬上舞台。1993年,他跟卡洛琳•卡尔森(Carolyn Carlson)一起被任命为瑞典卡尔伯格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从1984年,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编舞,例如为20世纪芭蕾舞团创作《Am Rande der Nacht》,为蒙特卡洛新芭蕾舞团创作《平静的日子》(1985),为南希国家芭蕾舞团创作《元素》(1987),为莱茵芭蕾舞团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1990),为苏黎世歌剧院芭蕾舞团创作《Ein Tanzpoem 》,为蒙特卡洛新芭蕾舞团创作《Dichterliebe》(1994)。1997年5月,他被任命为莱茵国家芭蕾舞团团长。自这一任命以来,他为剧团创作了一版非常个人化的《天鹅湖》(1998),本雅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塔王子》的第一个法国版(2002),古斯塔夫•马勒的《大地之歌》(2005)。除了每个演出季他主持的讲座之外,他还为年轻的观众在“梦想”计划的框架内创作了一版新的《士兵的故事》(2007),根据莱茵国家歌剧院出版的书改编的《舞者Mathis》(2008),《皮埃尔和狼》(2009)以及《舞者与魔法师》(2010)。他为上海芭蕾舞团编导了根据电影《花样年华》改编的舞蹈(2006)和一出围绕女钢琴家张安麟的戏剧:《异国鸟歌》(2008),并为越南国家芭蕾舞团创作新的作品。他是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位获得者。
主办:中央芭蕾舞团,北京大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