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贾樟柯都是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李安不会偏袒华语电影
李安的华人身份,会给贾樟柯特别照顾吗?对此,李文伍笑道:“当然不可能。李安是一位非常专业的导演,他会是一个很客观的评审,不可能因为同是华人就偏袒贾樟柯。”另外,此次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斯皮尔伯格虽然拍摄过《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文艺大作,但他更是一位成熟的商业片导演。因此,贾樟柯这种高举人文关怀大旗的影片,在过去或许很对评委胃口,但今年的风向标的指针似乎指不到贾樟柯。“斯皮尔伯格和李安,是商业和文艺方面都非常棒的导演,但注意到不是只有艺术。过去的戛纳一直强调艺术性,但今年选择的主席是艺术和商业并存,这其实已经很说明一些问题。”
在李文伍和葛颖看来,学会讲故事才是影片获奖的金钥匙,“不论导演的趣味和价值观,影片的质量和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葛颖特别强调,“我说的技术不是特效,而是讲故事的手法。相比美国好莱坞,欧洲的电影节更看重的是讲故事的手法,尤其是戛纳。要么有独特的视角,讲一个别人没发现的故事,要么把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讲得别致,这才是获得评委青睐的关键。”
章子怡进入戛纳评委会
李安和章子怡两张华人面孔进入本届戛纳的评委会名单,也让不少影迷激动。事实上,戛纳影展历史上华人评委并不罕见。章子怡已经是第三次做评委,之前巩俐也坐上过戛纳评委席,王家卫还担任过评委会主席。在一些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戛纳选李安更多是考虑到“少年派”的火爆,“电影节也要生存,面对如今法国国内凯撒奖等竞争,戛纳急于进一步扩大影响。选当红导演做评委,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拉到赞助商。”同时,几位专家也直言,国内明星热衷在戛纳的“红毯秀”式亮相,其实更多是明星的一种个人营销,“这些明星去戛纳,无非就是看中了戛纳身上还是有一种艺术气质,上了戛纳的红毯,就好比给自己镀了一层金,成了国际著名演员了,做给国内影迷看罢了。除非是有影片参展,不然,这种中国面孔再多也和中国电影没什么关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