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中的经济学

作者:爱新闻 周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0-29 10:15:07
《饥饿游戏》中的经济学
唐纳德·萨瑟兰(Donald Sutherland)在《饥饿游戏》中饰演斯诺总统(President Snow)。帕纳姆国(Panem)被分为13个区,财富与权力集中在首都(Capitol)。默里·克隆斯(Murray Close)/狮门影业。
 
第二部改编自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畅销书三部曲的电影《饥饿游戏:星火燎原》11月22日上映。2012年《饥饿游戏》第一部上映时,Slate网站经济撰稿人马修·伊格莱西亚斯(Matthew Yglesias)提出小说中帕纳姆国的经济形式能否存在于现实国家的疑问,现将那篇文章重登于此。
 
乍看上去,苏珊·柯林斯畅销书《饥饿游戏》三部曲描写的经济情况不符合现实。尽管在小说中帕纳姆是大战后重建的国家,但是却拥有相当先进的科技。它有高铁、气垫船、卓越的基因工程技术和制造先进武器的能力。但是帕纳姆整个社会贫富悬殊,有些地方出现绝对经济贫困甚至饥荒。
 
我们由经济理论可以知道,经济繁荣长期而言受两个因素驱动,即资本积累和科技的“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这两个因素中科技的作用更为重要。也许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例子是二战前后德国和日本经历的一切。二战开始前,德国和日本都是经济繁荣、科技先进、产业资本雄厚的发达社会。换言之,它们都有能力建造出足够征服世界的坦克、炸弹和航空母舰。但是二战期间,这两个国家在同盟国大规模轰炸下总资本几乎耗尽。在很短的时期内,两国因此陷入贫困,但是它们很快重新繁荣起来。换言之,知道如何建设繁荣社会的方法比实际掌握物质资源更重要。

那么为什么大战结束70多年后,帕纳姆还是那么贫穷,而知识却那么先进?  
 
本周发行的新书《为什么国家会失败》(Why Nations Fail)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下第十二区惨淡的现状,以及为什么柯林斯没有描绘帕纳姆其他区人们日常生活的原因。本书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达隆·阿赛莫格卢(Daron Acemoglu)和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共同撰写。
 
阿赛莫格卢和罗宾逊观察到西半球的“财富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现象,他们在和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合撰的学术论文里首次提到它,了解这一现象后我们能够理解两人理论的大致内容。如果你根据现在美洲各地区的人均收入绘制图表,你会看见美国和加拿大明显排在首位,智利和阿根廷所在区域的南锥体居于第二位,而美洲中部地区相比之下贫穷很多。但是如果你把时间拨回到500年前,美洲各地区人均收入分布会逆转过来。现在富足的地区500年前很贫穷,而现在贫穷的地区以前却总体上富足。阿赛莫格卢和罗宾逊认为这不是巧合。当西班牙征服者出现在拉丁美洲富饶的地区时,他们偷走了所有能够拿到手的黄金,然后迫使当地人劳动。他们建立了“萃取性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从当地攫取自然资源(金银、食物),同时让权力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在这种制度下,大家明白任何财富都会被任意没收,储蓄和投资因此遭到打压。当这种不公平现象激起周期性反抗时,典型的模式是新的掌权者夺权后,为了自身的利益继续实行这种制度。
 
最初到达今日美国所在地的英国殖民者差不多也是这么想,但是他们面临着印第安人数量不足的问题。在这里没有什么伟大的文明以供他们攫取财富、奴役其他民族。开发这片土地的唯一方式是吸引英国人移居此地,而这就要求建立相对公平的政治制度。美国南部最终建立起一个基于市民劳动力和进口的奴隶的混合制度,而美国北部建立起完全依靠自由劳动力的制度。在这些政治制度打造的经济环境下,工作和储蓄皆有回报,广泛共同的繁荣随之而来,但是依靠自由劳动力的北方比仍使用奴隶的南方更繁荣并不只是巧合而已。
 
第十二区是典型的萃取性经济(extractive economy)。全区以一个煤矿为中心,鉴于地下矿产品的价值,没有技术的劳动力也能相当多产。在自由的社会里,针对劳动力和工会组织的市场竞争会促使工资上涨。但是小说中的首都强行规定一个机构来雇佣劳动力采矿,并只支付勉强让人维持生活的工资,禁止第十二区的人为寻求更好的机会移居其他区和开发附近明显资源丰富的森林。“夹缝地带”(Seam)大群工人仅凭工资,生活难以为继,即使相对享有特权的镇上居民生活水平也一般。如果矿区工人挣到更多的钱,莫拉克(Mellark)家庭面包店就会有更多的顾客,可以转而扩大经营。煤矿附近会兴起服务经济。但是尽管首都有先进的科技可供利用,在萃取性制度下,整个第十二区处于贫穷的境地。
 
如果没有市场竞争,个人电脑就绝不可能打入大型机主宰的市场,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也不会彻底改变电信业。地位牢靠的垄断者对研发可以改变现状的新型科技毫无兴趣。没有可靠的产权保障,真正创新型的竞争性市场就难以发展起来;政治权力得不到一定的分散,可靠的产权保障更难以建立起来。而这一切并不需要真正的民主平等,毕竟美国和欧洲直到最近才实现这种平等,但是至少得像美国最初时那样,有广泛的权力分享。

  但是柯林斯同意阿赛莫格卢和罗宾逊得出的令人沮丧的结论,那就是萃取性制度一旦建立后,就很难摆脱。他们指出,非洲现代国家由欧洲殖民者创立,他们建立萃取性制度以剥削当地人。不公平的现状最终导致非洲人民起身反抗并推翻殖民统治。但是在几乎所有的例子里,新的精英阶层只是重新实施相同的萃取性制度,为自身谋福利。斗争到最后不过是针对萃取性制度下的掌权者,而不是制度本身。而这正是柯林斯三部曲的寓意。[剧透警告:还没看完三部曲的话忽视余下的内容。]推翻首都的专制统治需要在第十三区建立一个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社会。第十三区的领导人成功动员对首都心怀不满的大众起身反抗,但是他们并没有推翻那种制度,而只是把统治者赶下台。尽管普通大众一心一意为了改善生活做出最大的努力,但是萃取性制度的内核却难以粉碎,不管是在当代的尼日利亚还是帕纳姆。

注:

1,南锥体指的是南美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2,第十二区还被分为两个区域,较为平常的商业区与贫穷落寞的“夹缝地带(S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