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作者:爱新闻 李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1-25 11:22:05

成年人常会在儿童文学中发现令人惊讶的潜台词,事实果真如此吗?赫弗齐芭·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对弗洛伊德(Freud)心理学和童话世界进行了深入研究。

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都是关于吃的,其中一本讲了一个小男孩变身美食侦探,追寻丢失的的秘密食谱,从而成功挽救当地汉堡店的故事。

许多年过去,我早就弄丢了那本书,书名也记不清了。有一次,我在爱丁堡(Edinburgh)采访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Alexander McCall Smith)。他写的《第一女子侦探事务所》系列(The No 1 Ladies’ Detective Agency series)已经荣登畅销榜。采访中,我了解到几年前他还发行了几本儿童读物,其中一本叫做《完美的汉堡》( The Perfect Hamburger),正摆在他的书架上。

这正是我童年时读过的那本书,但又不完全是。书中对汉堡的美味有很多细节描写,令人垂涎欲滴,但现在的我终于明白,《完美的汉堡》其实反映了企业的贪婪和小店铺被迫与大连锁店抗争的命运。

成年后重温儿童读物,可以读出各种怪异和奇妙的潜台词,其中有一些表现得非常明显。瑟斯博士(Seuss)的《圣诞怪杰》(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竟然是一个关于消费主义的寓言;CS刘易斯(CS Lewis)的《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其实是对基督教神学的新幻想。

细细品读,你也能从其他儿童读物中看出潜台词来:《帕丁顿熊》(Paddington Bear)是一本关于移民问题的寓言,《小象巴巴的故事》(Babar the Elephant)流露出对法国殖民主义的认同;《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Wonderland)花样百出,从对数学逻辑的赞歌到对玫瑰之战(War of the Roses)的讽刺,甚至是吸食毒品后产生的幻觉……《勇敢的小火车头》(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呢?你可能只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小火车的乐观向上的故事,但这本书却也被认为是女权主义小说。(与书本同名的故事主角是一个拟人的女性化火车,出现故障时,其他的女性化火车就会停下来帮助她。)至于《绿野仙踪》(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当然是讽喻美国十九世纪末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议了。

深度挖掘

人们很容易对这种荒诞不经的解读嗤之以鼻。会不会是父母们在第无数次讲睡前故事时,在睡意朦胧中无意识添加的?就像是魔幻三维图片,长时间盯着它们看,图形就会浮现出来。否则该如何解释一本小书能包含这么多潜台词?就好比一本只有22页的《饥饿的毛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怎么可能影射了资本主义、基督教、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同性恋文化和反自由主义?

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Roehampton)全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of Research for Children’s Literature)的高级讲师艾莉森·沃勒博士(Alison Waller)认为:“对意义的深度挖掘,永远都不为过。”在她最喜欢的课程中,她会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朱迪思·克尔(Judith Kerr)的《来喝茶的老虎》(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进而解读出这只老虎有明显的恋母情结,并分析它与家庭的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并不代表缺乏深度。有些儿童读物会涉及一些存在性问题,比如死亡和悲伤。迈克尔·罗森(Michael Rosen)的《悲伤之书》( Sad Book)和陈志勇(Shaun Tan)的《红树》(The Red Tree)就是最好的例子。”她补充道。虽然小时候阅读时可能没有意识书中暗含着这样的哲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在潜意识中学习了这些道理。“不管成年人觉得这些道理讲得多么明显,事实很可能是道理一直在书中,但小时候的我们没看出来。”

当然,有时因为深陷故事情节,或者仅仅是因为太年轻,我们没法那么明显地看出书中暗含的意义。沃勒博士长大后才明白,为什么马克思(Max)的妈妈不让他吃饭就撵他上床,给他读莫里斯·森达克(Maurice Sendak)的《野兽家园》(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有些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流传千年,意义分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童话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籍奥地利心理分析理论家布鲁诺·贝特兰(Bruno Bettelheim)认为,《糖果屋历险记》(Hansel and Gretel)不止叙述了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造恶魔威胁的故事。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表现孩子的退行(regression)和贪嘴,以及他们对离别的焦虑和对饥饿的恐惧。1976年,贝特尔海姆(Bettelheim)研究了《魔法的用处》(The Uses of Enchantment),并解释了神话治疗法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他用新弗洛伊德主义分析了《灰姑娘》(Cinderella)和《白雪公主》(Snow White)等故事,分析出童话叙述是怎样用一种类似梦境的语言,在无意间帮助孩子处理恐惧和渴望这些无法言说的情绪,比如兄弟姐妹之争和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老少咸宜

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心理学教授谢尔顿·卡什丹(Sheldon Cashdan)称,成人也可以从阅读所谓的儿童读物中受益良多。他在《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The Witch Must Die: The Hidden Meaning of Fairy Tales)一书中解释道,孩子们可以从神话故事中读到“善恶之争”,并且自己加以体会。这些故事的结局都是善战胜恶,女巫必定下场悲惨。

其实,“善恶之争”会贯穿我们一生。“贪婪和永不知足也存在于成人世界,存在于对冲基金经理丰厚的奖金中,存在于配备五间浴室的豪宅里,存在于成年人或微妙或明显的欺骗行为中,比如向约会对象撒谎,捏造所得税申报单等。”

儿童文学中的潜台词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谢尔顿写了一本名为《艾玛·冯》(Emma von N)的小说,女主角小时候接受弗洛依德的治疗,从怪病中痊愈,多年后成人回国并成为弗洛依德的情妇。她沉迷于童话,分不清现实和故事,总将自己的遭遇想象成童话情节。即使在陷入一段悲惨的包办婚姻后,仍把自己想象成《小矮人》(Rumpelstiltskin)里的女主角,等待着能把稻草编织成金子的王子出现。

只有成年人会错误的认为儿童文学和神话故事本质上是在逃避现实。数十年后当我们重读这些书,必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感觉和童年时代毫无二致,只不过彼时我们缺乏描述它们的词汇:童话讲述的是人类永恒的勇气和弱点,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然而,正是潜台词成就了童话的魅力。正如贝特尔海姆所述,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一个故事如此迷人只会毁了这个童话。童话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儿童常常为童话吸引,却不知其为何故”。

话句话说,下次你的孩子在睡前吵着要你读《饥饿的毛毛虫》,你可以在脑海中把它理解成一个强迫症似的不断填充永远无法填满的洞的过程,或是一首带有魔法的散文诗,但是同时,请务必一字一字按照字面意思向他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