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应变力的红利

作者:爱新闻 Emma小婷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12-17 11:10:05

书评:应变力的红利

《应变力的红利》,朱迪斯·罗丹著(THE RESILIENCE DIVIDEND By Judith Rodin

在某种程度上说,选举就是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相关。想想那些关键词:“伊斯兰国”(ISIS)、医疗保健以及埃博拉。因此,在这种时刻,往书上添了诸如“当情况糟糕,你依然坚强立足于世”这样的副标题是再好不过的(“Being Strong in a World Where Things Go Wrong.”)。

书名为《应变力红利》,显然是作者朱迪斯·罗丹(Judith Rodin)创造出一个的词。她将这个书名解释为“从危急中恢复自己的能力,从中学习经验,并且重振欣荣。”尽管她在书中提及企业如何应对意外的挑战,但是这本书里的大多数例子适用于城市或者政府治理。她尤其担心城市化、大气变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称之为21世纪的“三大破坏现象。” 

朱迪斯是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的主席,近期正在经营一个名为“百座高恢复力城市”( 100 Resilient Cities)的项目,书中引用的一些例子就是从这里来的。朱迪斯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学家,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曾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长——而她的研究方向偏于过度分析而显得乏味。不过,她本人却是出色的故事演说者,她书中那些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故事形成了这本书的核心。

而这些例子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重点集中于成功——即从积极的例子阐述社区如何应对诸如恶劣天气、恐怖袭击或者健康危机等“破坏事件”。在一些例子中,有些事件破坏力十足;而另一些则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不管怎样,这本书里给人们举例说明,并且供人学习。

其中一个例子,朱迪斯是这样开头的:哥伦比亚梅德林市转型为繁华的都市中心和国际旅游胜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梅德林市是南美充满了毒品与凶杀的地方,而这座城市的转型与重振令人印象深刻。

梅德林市的再次繁荣是有多个原因,其中的首要因素在于结合了包括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多方努力。伴随着城市的重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创新性建议,例如在贫穷的山区建造大型自动扶梯,使当地居民一改从前通行不便的烦恼,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改善居民的出行便捷度与安全性,这也促进了旅游业和就业的发展。社会与经济在自动扶梯建造上影响巨大。

在《应变力红利》这本书中,朱迪斯着重提及普通人在面对危机时所受的影响,尤其是危机早期阶段,危机现象不那么明显,而且专业人士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实施计划。在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市民们纷纷跑去帮助伤者。而在美国纽约的“9·11”事件中,有数百艘私家船自发载着成千上万滞留乘客离开曼哈顿岛,并且横渡西哈德逊河去往新泽西。

朱迪斯同样强调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在1995年芝加哥热浪中,739人死亡,而该市奥本格-雷沙姆社区(Auburn Gresham)的死亡人数却寥寥无几,原因是社区里的邻居会互相查看各家的情况,并给体弱者提供帮助。她在书中写道:“那些能够一起工作一起玩耍的人,以及那些聚集在同一个团体的人,在面对危机时更有可能团结一起,快速而有效地应对危机。”

当然,这本书中也包括一些反例,例如旧金山湾区在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前糟糕的规划以及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海湾大桥坍塌事件,简直都是错误百出。但是,即使是这些例子,她还是给予了建设性的信息。洛马普列塔地震是一个警钟,随之而来的是“20多年的灾后修建与评估,以及活动计划的发展,”尽管这个计划从制定到实施花费了数十年时间。而结语呢?则是“你既不能也不应该期望一夜恢复。”

在新奥尔良,飓风破坏后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好处便是这个城市糟糕的公立学校系统重建。而今,在新奥尔良,95%的学生上的都是委托公办学校;失学率和学生表现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埃博拉时代,这本书中无意提及的另一个反例则是由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汤姆·弗里登博士(Dr. Tom Frieden)。他的言论涉及到对该中心应有的反应度的话题。显然,这个例子需要得到重视。

该书中的一个重要的章节是关于1917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的哈利法克斯港军火船爆炸事件。这个章节极为吸引人,着重说明了人类愚蠢的行为会制造灾难。在这次爆炸事件中,船员逃离着火的军火船,任之随波驶向海滨,而该海滨的好事者看热闹的多于逃难的。这导致了2000人在之后的爆炸事件中丧生,6000多人受伤;同时,许多教堂、工厂和学校都在这次爆炸事件中遭到破坏。哈利法克斯的悲剧说明了本书作者在应变力重建过程中的三个原则:“感知”潜在威胁;掌控“多样”因素;以及针对呈现的新环境“随机应变”。

《应变力的红利》这本书给应对危机规划者提供了有用的素材,而朱迪斯称,这不仅仅是关于危机管理的“思考模版”,而且是“将想法付诸实践的方法”。当我们面对土崩瓦解的世界时,应当重拾信心,总有办法应对危机,甚至可以因为这次危机而变得更加强大。

有关书评者:

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是《华尔街日报》社论专页的前任副主编,现担任哈德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院,著有《逃离朝鲜》(“Escape From North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