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表明,编曲配器越简单,唱片越容易受欢迎。
即使是排名前40的歌手也难以否认,流行音乐总体上听起来都是重复的。这种说法是以直觉为准的,背后是否有严谨的科学证明都无关紧要。但重复和简单并不总是坏事。事实上,研究人员调查了乐曲复杂程度与唱片销量的关系,并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发表了调查报告。调查发现,大多数歌迷都在熟悉与新鲜之间寻找平衡,“这两种感觉不仅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感悟,也影响到了音乐的制作”。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音乐风格变得越流行,其编曲配器就会变得越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音乐界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太多歌手,而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歌手创新能力急剧下降。
该调查选取了1955年至2011年间发行的近五十万张唱片,并研究了其中“编曲配器的复杂程度”。这些唱片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嬉皮风”、“维京金属风”、“迷幻爵士风”和“朝鲜宫廷风”。研究人员分析了近500种乐器后发现,常规乐器会让音乐风格保持简单,而生僻乐器则会让音乐风格变得更加复杂。
最有趣的是,该调查还对“复杂程度的生命周期”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实验音乐”、“民谣”和“民间摇滚”在各个调查阶段都保持着高复杂度;而“灵魂乐”、“古典摇滚”和“乡土爵士”则不同,它们一度较为复杂,之后却变得越来越简单。
在不同时期,“欧洲房屋舞曲”、“迪斯科”、“风行摇滚”等音乐风格的复杂程度有所降低,但唱片销量仍然比较乐观;而“实验音乐”、“另类摇滚”和“嘻哈”等音乐风格的复杂程度有所提高,但唱片销量却逐步下降。对此,研究人员解释称,为了增加唱片销量,人们制作大量风格单一、技法相似的音乐,使得音乐本身逐渐变为单一的流水线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还关注了唱片销售中对“流行”的定义,并引用了亚马逊销售榜(Amazon SalesRank)2006年关于各种风格唱片的销量数据。唱片销量曾是音乐“流行”与否的一项有效指标,如今却越来越受到非议:若是没有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1989》,2014年差点成为首个没有白金唱片(销量突破100万张的专辑)的年份。此外,有别于其他调查,本次调查并没有解释不同的音乐机制(比如小和弦中蕴含的情感)如何影响歌曲的好感度和人气。
研究人员承认,歌曲或唱片成功与否与其复杂程度和制作品质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社会影响力或大众流行趋势有关。德雷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在2014年12月出版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中撰文指出,炒作能力已经转化为一种产业回报,人们通过新颖、直观的方法发现下一个备受追捧和与众不同的“天王”。也就是说,唱片公司正在创造之新和平凡之美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