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画中山水尤胜实景

作者:爱新闻 姚尚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20 10:38:54

《富春山居图》:画中山水尤胜实景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的山水名作,绘于元代(1271年-1368年)。这长约6.7米的纸本享有无比尊崇的地位,半因画师的精湛技艺,半因如痴如狂的一众藏主。其中有甚者在弥留之际命人焚画殉葬,好令其与之俱往。其侄子将画从火中救出,不幸为时已晚,画断为了两截。

18世纪,乾隆皇帝得见此画诗兴大发,连作40余首大赞黄公望笔下的山水田园,称“其美远胜实景”。但后经学者证实,乾隆题诗作赋、加盖玉玺的画实是赝品。

这种在纸或绢上以墨绘树、绘石、绘水、绘山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唐代(618年-907年),水墨画开始自成一派。唐朝覆灭后,宋代的艺术家们改进了绘画技法并发展出全新的绘画风格。随后宋亡元兴,山水画在朝代的更迭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彼时蒙古入主中原,统治着中国的半壁江山,文人们大多失意落寞,画中松枝半掩的孤棚便是内心世界的写照。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弗利尔·萨克勒美术馆(Freer-Sackler)推出了名为“中国山水画风格——元代遗珍”展览,展出了四位元代山水画大师的作品。元四家的作画技法及审美观念塑造了后世山水画的传统。此外,该展览还展出了曾在元朝为官的赵孟頫的画作。

此次展出不可谓不难得。元代画作存世甚少,即便留存下来的,也大多保存于东亚地区的博物馆内。“元代遗珍”展中仅有两件是名家原作。主办方明智地将重点放在了元代后期的作品上,以复制品或后人临画的形式展示每位大师独特的绘画风格。

以元代绘画为主题的展览同时展出明清时期的画作,这似乎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细想其实正点明了一个“遗”字。恰如馆长斯蒂芬·阿利所说,空谈中国山水画,不提其早期时代是行不通的。展品中还包括了王翚在《富春山居图》问世几世纪后所作的临本。王翚是清代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临本中可以清晰看见他对原作的传承和发展。

山水画以黑、灰为主,偶尔掺杂些较浅的颜色,但却能展现惊人的层次感和表现力。以元四家中最年长者黄公望为例,其最令后人钦羡的,便是以笔拖擦而出的撩人青山和耸立高原。

倪瓒的追随者更喜用焦墨渴笔,画作由是似炭笔而非水墨所作。倪瓒曾居于太湖湖畔,太湖也因此成了他最钟情的主题:画面的中间多是空空茫茫的一片湖水。

与倪瓒的静谧、简逸形成鲜明对比,王蒙的画多层层皴染,浓墨重彩。展览中仅有两幅画标注了日期,王蒙的《夏日高隐图》(Dwelling in Seclusion in the Summer Mountains,1354年)便是其中之一。画中峰峦耸立,重岩叠嶂,林木苍翠,点染其间,线条遒劲,好似刻就。

但可惜展览实际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画中款识没有译文,画家画作缺少背景介绍,令人无从得知作画意图和画家的所思所想,参观者想到没有美文与之相配,不免遗憾扫兴。山水画家大都工诗文,精书法,但不少画家和收藏家更愿意邀请自己仰慕的诗人或书法家给画再增些光、添点彩。《富春山居图》曾经的一位藏主就是因为要题字才丢了画,几年后才找到。

吴镇的名画《仿荆浩渔父图》(Fishermen, after Jing Hao)上有众多的题词,但最精妙的还数出自他本人的诗句,其一是“如何小小作丝纶,只向湖中养一身”(Why is his silken line made so very frail and thin?He only goes into the lake to feed a single person),其二则是“只钓鲈鱼不钓名”(He only fishes for perch, and does not fish for fame)。画动情,诗晓理。“元代遗珍”忽略后一点,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