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功不过,独领风骚:论“中等剧”的崛起

作者:爱新闻 尹丹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26 16:20:17

不功不过,独领风骚:论“中等剧”的崛起

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电视剧才是佳剧?

《广告狂人》(Mad Men)是一部知名电视剧,《路易的故事》(Louie)是一部著知名情景喜剧,而无论你喜欢与否,《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也已经被打上了知名剧的标签。似乎“知名”已然是大众评判一部电视剧的标准,而“优秀”这个标准反到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很多电视剧都是风靡一时的“热播剧”,它们主题宏大,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然而风评一般。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所谓“名剧”其实不过是一种思维模式。热播剧可以是《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这种史诗奇幻大戏,也可以是《性爱大师》(Masters Of Sex)这种历史剧,甚至可以是类似《铁窗红颜》(Orange Is The New Black)的黑色幽默剧。这类电视剧的拍摄意向是一致的:成为具有一定轰动效应的和艺术高度的剧目。更有甚者,这些剧集的野心是在年度榜单上留名并斩获大奖。

这些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特点——拥趸众多,其中包括重量级的影视评论家,他们负责把这些剧集列入年度佳片。然而,这些电视剧却并非艾美奖(Emmy)和金球奖(Golden Globe)的有力角逐者,《丑闻》(Scandal)是个例外(提名也是少得可怜)。当然,更重要的是,其实也没人期望它们能获奖。一些观众可能会期待蒂凡尼·玛斯兰尼(Tatiana Maslany)凭《黑色孤儿》(Orphan Black)获得提名,不过他们也明白希望渺茫。

由于编剧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二线”优质电视剧呈现在世人面前,但这种类型的的剧并不会被归为“名剧”。两者很容易区分,但也有相同之处。鉴赏力决定期待度,进而影响观点和态度。比如,“烂剧”的受众们很容易就能满足于拙劣的笑料和烂俗的演技,而那些经典名作却是久经考验的。剧迷和影视评论家们会对一部剧的方方面面进行严密细致的推敲,字斟句酌,包括该剧的体裁、剧中每一个情节伏笔、每一句暗喻隐语,包括剧中的文学格调,以及该剧在性别、种族和政治上的倾向性。这些考量并不仅仅针对剧中的优秀之处,而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估。而“中等剧”也在评估之列,它们的拥趸们似乎更关注剧集本身,只要剧情不烂,他们就能很快投入其中。

不过,我们必须明确的概念是:“中等剧”绝不等于“中庸剧”。“中庸剧”通常会迎合主流,严肃性有余,艺术性不足。实际上,有不少所谓的“名剧”是比较近似于“中庸剧”的。“中庸”这个词在用于评论时,多带有一定的轻视意味,其实也不尽然。那些最好的“名剧”,包括一些“中庸剧”在内,在对事物的剖白、思想性和吸引度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就如同并非所有知名剧集都是佳作一样,也并非所有中庸的事物都会迎合主旋律。

即便如此,当论及一部电视剧能否获得主流大奖时,“名剧”和“中等剧”之间的区别就好比“冲奥影片”与优质"B级片"(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之间的差距。偶尔也能有一两部一鸣惊人的影片闯入最佳影片奖提名,但数量之少也是业内默认的共识。其余的影片只得期望进入评论家的列表。不论《雪国列车》(Snowpiercer)还是《明日边缘》(Edge Of Tomorrow)都不会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尽管它们无论在题材和制作上都要优于《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这样的影片。

电视剧领域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令我颇感兴趣。细读《视听俱乐部》杂志(A.V. Club)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剧集,我发现只有《黑色孤儿》这一部剧可以被归为“中等剧”,其余都可归入“名剧”,或者起码可以归入“Cult电影”(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甚至《黑色孤儿》也像《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一样,逐渐走入了“名剧”的范畴。随着剧集的播出,进步或退级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我不觉得《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第一季能算作“名剧”,但如今这部电视剧却是网络剧中不可多得之作。相反,《混乱之子》(Sons Of Anarchy)更想跻身于名作之列,在第二、第三季时这种目的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最后却还是一部风评尚可的当红剧,没能斩获艾美奖和金球奖。

与《混乱之子》一样,《国土安全》(Homeland)也是一部没法明确归类的电视剧。一部优良的新剧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应该让全季都保持开头的水准,不能虎头蛇尾。《处女情缘》(Jane The Virgin)是一部大型喜剧。除非它可以像《路易的故事》一样有电影质感,像《副人之仁》(Veep)一样接地气,或者像《废柴联盟》(Community)一样无厘头,否则喜剧通常很难被归入“名剧”、“中等剧”或者“烂剧”中的任何一类。其实很难知道《视听俱乐部》会将《杰茜驾到》(New Girl)和《神烦警探》(Brooklyn Nine-Nine)置于何地,不过自从参选年末评选后,它们离“名剧”的距离就更进一步了。

我们很难给电视剧归类。《首席厨师》(Top Chef)《天桥骄子》(Project Runway)《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舞池争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等电视剧常以红剧身份亮相各大电视台,被视为“名剧”。因为这些作品通常传播的是正能量的价值观,真诚朴实。而《裸体求生》(Naked And Afraid)乍一看似乎是“烂剧”,却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了艾美奖的多次提名。

而“烂剧”一词和“中庸剧”一样,本身就带有贬义,即便在使用时常常并无此意。大量的主流娱乐其实是真的“烂”,过目即忘,用后就丢,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任何历史文化层面上的价值。就像在1958年的垃圾堆里寻宝(假设没有什么湿乎乎臭烘烘的东西),其实也是件有趣的事。“烂剧”中也有不那么“烂”的剧集,拥有一个起码的底线和专业性,因此倒也能聚拢一批观众。

“名剧”也有可能退步为“中等剧”(反之亦然),而“烂剧”也会逆袭变成佳作。在《断头谷》(Sleepy Hollow)和《绿箭侠》(Arrow)开播之前,甚至是在第一季播出之时,我曾说它们会是“烂剧”。但它们最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拥有了自己的追随者,从舆论中脱颖而出。从我Twitter上的反馈来看,在“中等剧”演到高潮时,许多追剧者都坦言,比起《大西洋帝国》(Boardwalk Empire)这种正戏,他们更期待“中等剧”的最新剧情。像《福斯特一家》(The Fosters)和《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这样的“中等剧”,也能像“烂剧”一样给观众带来简单的快乐,而同时又不失格调。

那么为什么那些榜上有名的佳片却无法让人产生共鸣呢?或许是因为许多“中等剧”浅显易懂,我看过像《断头谷》这种紧跟流行的剧,也看过许多别出心裁的作品。很少有电视剧爱好者会为了不落伍才去追剧。“中等剧”的爱好者们并不是跟风追剧,也从不像《广告狂人》的编辑马特·威纳(Matt Weiner)那样不断挑战观众的的容忍度。

我无意于批判《广告狂人》、《大西洋帝国》或是《新闻编辑室》,我都曾认认真真地看过这些作品。我只是担心,如果某个强势而野心勃勃的作品到达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却由于太有深度而不被重视,人们就更有理由不去看内涵深邃的作品了。到那时,人们就会变得流于表面,不愿费劲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包括我本人在内。比如,有很多佳作我都没看,而当我听说这些声名卓著的作品已经失去评论可信度时,内心的窃喜让我极为羞愧。

但我同样担心,电视剧正在走上电影之路,而电影制作则是主要以市场票房为目的。早前,我曾听一名影评界同行尖锐地指出,希望好莱坞不要在12月将“好”电影一股脑抛出。尽管我人微言轻,可我还是要说,她的意思大概就是,不应该等到奥斯卡金像奖开始评选时,才有一些值得一看的作品出现。

电视产业不同于电影产业,它受到更多的舆论引导,小众作品常常会获得支持并最终得奖。但是,电视产业依然存在着许多市场主导论调,来自同行的压力也让我们无法畅所欲言。如果我们最终皆为《闪电侠》(The Flash)的更新而欢呼雀跃,而非《风流韵事》(The Affair),那么到那时,我们方可谈及如何能为观众呈现出真正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