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节七大关键词 节日反腐和网络红包上榜

来源:新华网
2015-02-25 09:27:10

关键词五:相亲潮

不知不觉,80后沦为婚姻“老大难”,90后晋级“晚婚”人群。有网友吐槽,“逼婚”已和“抢红包”“春晚”并称羊年春节三大主力话题,纷纷感慨“一句‘找对象没?’惹无数青年顿恐归”。

除了瓜酒糖茶,春节期间最火的广告,莫过于相互角力的相亲网站。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各个城市的“相亲角”人头攒动。不少年轻人提前准备应答“攻略”,甚至“租个女友(男友)回家交差”。

专家建议,受传统观念影响的“逼婚”纵然带来心理压力,但仍是“爱”大于“逼”。对于焦虑的父母,子女应与之真诚沟通,坦诚告知人生规划,减少父母的焦虑;父母也应尊重子女的个人选择,避免以“爱”的名义增加子女的精神负担。

盘点春节七大关键词 节日反腐和网络红包上榜

关键词四:春节霾

春节期间,伴随响亮的爆竹声,全国各地纷现“雾锁迷城”的景观。春节前夕,全国超过130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禁放措施,530余个城市出台限制燃放的政策。然而,史上“最严禁燃令”下,全国多地依然因燃放鞭炮导致PM2.5“飘红”甚至爆表。在18日除夕20时之后至19日上午10时,全国共有106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过六级严重污染,其中河北、辽宁、北京等省市多地连续严重污染。

城市重灾,农村也“在劫难逃”。熏腊肉、柴火鸡、放爆竹、烧秸秆……乡间小路被各色烟雾笼罩,城乡接合部更成为城里人“放个痛快”的燃放场。

烟花爆竹被扣“致霾”帽子,各界“环保烟花”的呼声不断高涨。有识之士倡议,政府应支持禁限等政策,鼓励百姓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主动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为全社会“共有一片蓝天”尽力。

关键词三:异地团圆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按照传统习俗,异地游子春节都要回到老家与父母过年。但近来,儿女回家看望父母的传统习俗被逐渐打破,“异地团圆”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许多“都市外乡人”把父母“请”到自己生活的城市过年,或者相约海南三亚、福建厦门等旅游城市“游玩过年”,团聚欢乐的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有学者认为,如今,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型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对他们来说,“异地团圆”不失为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现代都市人既要勤奋工作,又要照顾远在家乡的父母,“忠孝”难以两全,把老人接出来团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