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背后:照片比艺术品更有力量

作者:爱新闻 蓝翠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2-28 14:25:45

摄影师埃利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在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的葬礼上拍到了一张杰奎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y)的照片。这张伟大的摄影作品中,蕴含着一个简单却又不容争辩的真理,是同为葬礼当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丝网印刷作品所无法匹敌的。

面纱背后:照片比艺术品更有力量

1963年11月25日,弗吉尼亚(Virginia)阿灵顿国家公墓(Arlington),约翰·F·肯尼迪葬礼上的杰奎琳·肯尼迪。图片来源:埃利奥特·厄威特/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

因对摄影所做的突出贡献,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埃利奥特·厄威特将于2015年被授予索尼世界摄影奖(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同时其个人摄影展也将于2015年春天在萨默塞特郡议院(Somerset House)举办。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心生疑问:历史的真相究竟应该通过怎样的视觉图像来呈现?

所有好的作品都值得回味,但厄威特拍摄的这张照片却让我难以忘怀。1963年11月,遭刺杀的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下葬。

那天,有许多令人悲泣的照片,但最让人震撼的,却是厄威特拍摄的这张。

照片中的杰奎琳身后站着一个士兵,他那闪闪发光的徽章与杰奎琳深黑色的帽子和面纱形成对比。然而,这张照片的非凡之处却在面纱背后。厄威特对杰奎琳脸部表情的捕捉精准至极。照片中的杰奎琳沉浸在悲伤中,面部扭曲,肌肉紧张,眼里透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哀痛,微张的嘴唇让我们看到她心底全然的绝望。

面纱背后:照片比艺术品更有力量

毕加索画作《哭泣的女人》

如果要把这张照片与一幅画作类比,我会想到现存于利物浦泰特艺术馆(Tate)的毕加索(Picasso)的画作《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两张作品都展现出了透心的哀痛。它们通过人的面部揭露了这个世界的暴力与残酷,还有这些暴力与残酷对人类的影响。

然而,任何熟悉现代艺术的人都会想到一组更加类似的作品。安迪·沃霍尔制作了一组杰奎琳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几张她在阿灵顿公墓的图像,沃霍尔从《生活》杂志(Life)上裁剪下相关照片,并在画布上运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印刷。

面纱背后:照片比艺术品更有力量

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作品(杰奎琳·肯尼迪和玛丽莲·梦露)

沃霍尔的这些作品与厄威特拍摄的照片极其相似——杰奎琳身后站着的士兵也如出一辙。我觉得沃霍尔的素材来源不是玛格南图片社的那张照片,但也无法完全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两件作品在意义和情感冲击上确有不同。

沃霍尔作品中的杰奎琳的确令人震撼——尤其当你还保有着那个陈旧的观念,认为沃霍尔是一个拒绝感性或者缺乏情感的人。然而,他的这些作品却把杰奎琳变成了一个象征符号:她的面部特征被简化,脸上像是戴着面具,她的痛苦也流于象征化。

这不并是说沃霍尔攫取或是减轻了杰奎琳的痛苦。但他所做的,却是把那些悲伤转变成了一幅历史画。透过杰奎琳,沃霍尔有意识地呈现出了一个更大的历史真相。这与大卫(David)通过《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所表达的内涵类似——那就是历史画的普遍真理。沃霍尔用的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绘画风格,因为他所使用的素材,都来自摄影作品。 

然而,厄威特拍摄的照片,体现的却是本质与现实。他并没有将杰奎琳·肯尼迪变形或改头换面,也没有将她她一般化,而是展示了她的痛苦的真实轮廓。我敬佩沃霍尔的历史画,但我从厄威特的摄影作品中看到了简单却又不容争辩的真理。这种简单的人性,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