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在中国依然非常艰难,但因为一部不同寻常的短片,这种情况才稍微得以缓解。在这样一个草根行动遭受严格限制的国度里,在线视频成为某些类似政治对话的避雷针,这也许并不惊奇。这也适用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上——《苍穹之下》,一部2月28日发布的关于中国雾霾调查的纪录片,在被审查前点击量超过1.5亿,并引发了国内一场关于空气质量的讨论。但LGBTQ(L指女同性恋、G指男同性恋、B指双性恋、T指变性人,或Q指酷儿)的话题同样备受关注。微电影《回家》自在中国最大的节日期间发布之后,在视频网站上已拥有超过1.27亿的浏览量。
今年的这个时候,“回家”的概念对于中国的LGBTQ人群来说十分苦恼。中国每年都会上演由36亿次旅程构成的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类大迁徙,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回家庆祝农历新年。今年的大规模迁徙在1月31日拉开序幕,在3月5日落下帷幕。这段时间对于所有性取向的年轻人来说都是颇为“压力山大”的时期,这代年轻人经常要承受父母近乎专制的期待。父母期待他们约会、结婚并组建新家庭,他们不得不要向父母交代他们可能谈不成朋友的原因。对于那些LGBTQ圈子里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压力更难以承受。电影《回家》用六分钟的镜头展示了虚构主人公方超的故事。方超是一个在中国传统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同性恋者,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从方超向父母说出自己是同志的事实后,他的父母便说他“不要脸”,并威胁要和他断绝关系。但她的父亲渐渐改变了她的看法,开始参加如同志亲友恳谈会(2008年成立于广州的非营利性组织)等的同性恋支援会。在长达一年的隔阂期后,母亲让她的儿子回家过年。片尾还加入了其他母亲们对于LGBTQ年轻人的鼓励,鼓励他们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故事,请求父母不要被传统的婚姻观念阻碍了孩子们回家的念头。
谈到性观念,中国的代沟还很深。生于毛泽东逝世后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更趋于接受同性恋和他们之前的LGBT人群平等世代。但中国的LGBTQ人群在老一辈人面前依然承受着一种耻辱感——1997年同性恋才不再被视为一种犯罪行为——中国大多数的LGBTQ孩子都选择保持沉默。矛盾的是,新技术让他们的身份更容易暴露无遗:随着在线同性恋交流社区如赞客(Zank)和淡蓝更加流行起来,LGBTQ年轻一代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维持他们的爱情生活而更加不容易被父母发现和干预。一些人还会在节假日把自己的伴侣带回家,并把他们的伴侣假装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回家》引起了社会主流和媒体的复杂反应。微博平台上的许多名人转载并和他们的粉丝一同分享了这部微电影,包括著名的性学学者李银河和客串片中父亲角色的性学社会学家方刚。但是大众阶层对于这部电影的反响出现两极化:一些网上评论为电影叫好,认为电影“不能更赞”,另一些评论则说主角“只有同志才会喜欢他”、“有病”、“变态”、“恶心”。
《回家》只是中国最近也最流行的涉及LGBTQ这个群体地下而活跃的生活写照的电影。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以增加中国LGBTQ群体的可见度。但是关于LGBTQ作品的发行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部分原因是由于只要涉及同性恋描写的电影在公开场合放映,就先要获得审批。影片制作者想要拍摄这类电影,只好到诸如酒吧或者沙龙等这类场所,这限制了他们电影的公开性和盈利性的预期。范坡坡,29岁,执导了五部关于LGBTQ话题电影,还写了一本关于世界电影里关于同性恋的历史的书,告诉我们他曾不得不用通过其他工作挣来的钱来制作LGBTQ主题的作品。作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封锁自由表达的运动的一部分,据说中国政府曾经要求视频网站移除跟LGBTQ相关的内容。也许正是由于它的虚构属性,以及集中关注一个家庭而不是整个群体,《回家》才因此成为一个幸运的例外。
尽管有这些限制,但在中国谈论LGBTQ的话题变得容易得多了。小范告诉我们,他发现对LGBTQ话题态度的变化十分戏剧也十分明显。当八年前小范第一次开始制作他的电影时,“想要找到哪怕一个人来讨论出柜的话题都好难。我当时都无法想象(到现在)LGBTQ群体的父母还有家人会跟我坦诚地跟我谈论。我都许多朋友这些年来都向他们的家人出柜了。年轻人们,”多亏了小范这样的人的作品,“通过社交媒体的披露了解了许多关于LGBTQ的话题。”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人气颇高的在线图书零售商当当网在2014年10月的一则广告里描绘了两个同志手牵手的画面。虽然审查官员在广告还没出现在电视上之前就将其禁播,不过它还是在网上广为流传。
正如《回家》的主角一样,许许多多在所谓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独身子女都面对着父母沉重的期待和越来越大的代沟。不过独身子女的身份也给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影响力。他们的父母没有其他的孩子可以去爱,所以他们也许会更愿意去支持一个无法符合他们每一个期待的人。一本美属中文杂志《心理学》里的出柜指南引用了一位同志的母亲的话,坚持说“成为LGBTQ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有真正可以选择的人是父母们,”他们可以选择是拒绝还是接受。像《回家》这样的电影所反映的普遍性一定会使得父母接受的可能性增加。(关于作者:Nancy TANG,北京人,现在华盛顿特区一家智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