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牛津英语词典》新收入了“bitchingly”一词。这个词源于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923年写的一封信:“我真是……该死的,他妈的(bitchingly),烦人的厌倦了自己的一无是处。”这里用得很恰当:海明威欣赏“bitch”(婊子)这个词及其衍生词,他不仅在女性身上使用这个词,还用在讨厌的编辑、西班牙独裁者和庞大的鹿身上。被海明威用这个词形容的人,就如同被甩了个热辣辣的巴掌:对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他写道:“如果世界上有婊子,一定是那个女人。”但他也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些值得赞颂的品质——比如勇猛、雷厉风行和坚毅——他描述外面的风为“婊子的啼哭”,还称他自己“婊子养的无畏无惧”。
“bitch”这个词,是英国人侮辱女性最古老的方式之一:18世纪的俚语词典称其是“对英国女性最无礼的称呼,比‘whore’(妓女)更让人生气。”然而,这个词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更奇怪的是,现在居然还带有一定的积极含义。来看看《牛津英语词典》里对“bitchingly”这个词的两个解释有多大悬殊。第二条义项里隐含着“bitch”这个词的意思——“怨恨地,埋怨地。”然而,这个词最主要的第一个义项——“(表强调)非常,极度地”——并不含贬义。今时今日,“bitch”这个词甚至可以用作一种肯定:“我是一个十足的婊子。”美国饶舌女歌手妮琪·米娜(Nicki Minaj)在她2013年发行的专辑里这样唱道。这个词怎么会衍生出这么多含义呢?
“Bitch”这个词的原意“母狗”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15世纪时,男人用这个词来指代女人。(中世纪英国的“切斯特神秘剧”[TheChesterCycle]中有这样的台词:“你个死婊子,你叫谁贱人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成为男人所能想到的对女性(或者男同性恋)最糟糕的代名词。
然而,“bitch”这个词,哪怕在更早的时候,哪怕出自一个直男口中,偶尔也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尽管这个词的本意是侮辱一个下流淫荡的女人,它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争强好胜或是有能力的女人——当然这里的“能力强”指的是性别优势,而不是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数学能力。《格林俚语词典》摘录了罗切斯特伯爵(Earl of Rochester)1673年的诗作《圣詹姆士公园漫步》(A Ramble in St. James’s Park):“于是一个骄傲的婊子在前引路/后面跟着几条在爱情里溃不成军的野狗。”而在索尔·贝洛(Saul Bellow)1964年的小说《赫佐格》(Herzog)里,主人公这样描述他的前妻:“一个颇有主见的婊子……无比迷人。她喜欢自己做决定。”
20世纪20年代,男同性恋们开始把“bitch”这个词用得更加友好——围绕这个词衍生出了一部迷你词典——从“bitchery”(同性酒吧)到“bitched up”(精心打扮)——还把这个词当成一种幽默的打招呼方式。与此同时,用于加强语气的形容词“bitching”也开始使用。尽管一开始被用作贬义词,但在1957年的冲浪小说《姬洁特》(Gidget)中,这个词变成了一个具有积极含义的词:“巨浪(Bitchen surf)来啦,卡斯(Cass)。”还有1967年的小说《甜蜜之旅》(The Sweet Ride):“呜—呜—你很赞!奇妙!刺激!太棒了 (Bitchin)!(对俚语来说,这种转变很正常,比如wicked[邪恶的]、bad[坏的]和sick[恶心的]。)
1970年,女权主义作家乔·弗里曼(Jo Freeman)的《婊子宣言》(Bitch Manifesto)开启了一系列为“bitch”正名的努力。最近,这一运动在流行文化领域掀起热潮,从蒂娜·费(Tina Fey)的口头禅“婊子们都把事情做好了!”到麦当娜的新歌《毫无歉意的婊子》(Unapologetic Bitch)。过去几年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基本放弃了对该词的审查,因为如今这个词在电视上随处可见。(《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就经常用到这个词,演员亚伦·保尔(Aaron Paul)最近录下了自己用不同声调说的剧中口头禅“哟,婊子!”)
尽管如此,“bitch”这个词依旧带有攻击性。可能大家都比较接受它的基本含义,但它仍然带有侮辱意味。2014年12月,“bitchingly”刚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时,一名女性曾起诉巴尔的摩警察局,因为一位警员取笑她并称她为“傻婊子”。然而,这个词始终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力量,对女性来说也并非总是坏事:2013年,哥伦比亚商学院心理学专家亚当·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有人自我诋毁,比如以“婊子”或者“奇葩”自居,其他人会感觉这个群体里的人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