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威尔斯的电视革命

作者:爱新闻 薛佳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5-19 16:41:30

奥森·威尔斯的电视革命

壮志难酬的广播天才......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摄影:Cinetext/全明星

一想起奥森·威尔斯和电视,我们往往会有幸灾乐祸的冲动。尽管他已经在无数脱口秀上露过面,且皆娱乐性十足,但相较于他早期的辉煌,这一切依然于事无补,令人伤感。从那个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开来的视频中,我们获悉,威尔斯也和黑客一样,做出抄袭的可笑勾当。从完美主义者的模糊措辞到醉鬼的胡言乱语,无一不可成为他口中之物。而在这之前,我们一直对宣传芬德斯(Findus)速冻食品和保罗·梅森(Paul Masson)啤酒的广告不甚为意。

此言极是。任何行业中的翘楚都不会将这些事情放在眼里,更别说制作了电影《公民凯恩》(Citizen Kane)的威尔斯和《夜半钟声》(Chimes at Midnight)的梅森了。但,说笑间有两件事值得我们牢记在心。首先,威尔斯总是将这些出场费收集起来,用在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个人项目上。尽管实现它们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依然执着到底,直到临终之时仍不肯有丝毫松懈。从这一方面讲,这些出场费在他的私人经济里取代了客串电影演出的收入。其次,威尔斯已经拥有自己的电影院、广播台和电影,给电视行业带来创造性革命的时刻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战后,媒体的初步发展激起了这个艺术家的兴趣,但1947年,于电视在美国普及之前,他迁到了欧洲。威尔斯一直在关注美国的电视行业。1953年,该行业在美国取得新的突破,于是他暂时返回美国,并在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导演的新版《李尔王》(King Lear)中担当主演,广受好评。1955年,威尔斯回到伦敦,这次,他得到机会在《奥森·威尔斯的素描本》(Orson Welles' Sketchbook)的摄影机前一显身手。他有15分钟的时间为BBC做报道,这一段作为本圣诞节BBC第四频道的威尔斯季被重复播放。

尽管威尔斯是个全方位发展的杰出演员,但相较于演戏,他总觉得讲故事更自在。在电视里,他已经找到一个理想的平台。他把它看作一种会话的形式,就像收音机一样,而不像电影或者剧院那样,作为景象创造的工具。他喜欢做一个亲历讲述者,用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实现观众与故事之间的互动。由此看来,会话形式的节目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素描本》可以验证上述说法的正确性:通过直接掌控摄像机,威尔斯在滔滔不绝的从“怯场的宝贵经验”讲到国家对私人生活的干预之时,一边和观众进行眼神交流,一边在面板上涂画用以解说的素描。他为自己培养了一批亲信,他们巧舌如簧,将他捧为知名的媒体形象代言人,使他成为片场——彼得·尤斯蒂诺夫(Peter Ustinov)和罗尔夫·哈里斯(Rolf Harris)可能就是在这里相遇的——的贵宾。通过我们熟悉的摄像头,节目中一对一的交流看起来就像Skype或YouTube的前身。

尽管仍处在人生壮年——做节目期间他大概40岁——威尔斯已习惯于讲述早年的职业生涯。比如,他会回忆十几岁时在都柏林的盖特剧院(Gate Theatre)初次登台的经历,当时他的“伏都教版麦克白”("voodoo Macbeth")在哈林区(Harlem)上演,轰动一时;他还会提到声明狼藉的无线电广播《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他说,在管家的努力下,长岛的一个晚会一直紧跟潮流,该管家礼貌、睿智,经常这样讲话:“我相信它处在太阳系内,先生。”)

威尔斯有一集节目,从有趣的视角解读博尼托(Bonito)的故事:在被送上斗牛场之前,小公牛博尼托和一个男孩结下了友谊,南美著名的、充满野性的纪录片——《丝毫不假》(It's All True,在《安伯森情史》(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之后,同一个制作人制作了该片)本打算采用这段故事。这可能是我们能得到的,最接近他意图的一部片子了。

但在该片中,威尔斯还混杂了其它话题,比如他会提到霍迪尼(Houdini)和拉斯普京(Rasputin),说他们一个是自动提词机,一个是巫医。最后一集关注了官僚政治和警力;对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在《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中饰演的瓦尔加斯(Vargas),他坚持说:“警察(的性质)决定了这份工作很艰难。”

《素描本》广受好评,几个月后威尔斯开始了一系列ITV(英国独立电视台)旅游节目的录制,拍摄地点横跨整个欧洲,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他——实际上,是每一个人——在电视行业中发展的可能性。从切尔西拍到巴黎,从维也纳拍到巴斯克,事实证明威尔斯是一个犀利而谦逊的采访者。他大胆试用了过肩镜头、“傻瓜照”(被采访者的回应与采访者的采访分别录制,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再将两者穿插在一起,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以及外景拍摄、同步录音和手持式犯罪重现等方法。但尽管有事实依据,这些依然是用个人陈述的方式在讲故事。

接下来这一年,回到美国,他和露西儿·鲍尔(Lucille Ball)和德西·阿纳兹(Desi Arnaz)的制作公司合作,制作了半个小时的摄影室故事,名为《青春之泉》(The Fountain of Youth)。这部片子一直是电视艺术的杰作。他将电视看做一个灵活的讲故事的平台,这部片子展示了他的这个想法中有趣而惊人的精华部分。同时,该片还将威尔斯置于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配置了一些静物照片、说明、相机设置的变化,并加上了淘气的背景音,以润色虚荣心和衰老的讽刺故事。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个领航员没有得到重视,威尔斯占领媒体的机会也错过了。他偶尔会以创建者而不是演员的身份再次担负起电视工作;比如说,在临终之前,他为脱口秀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航员,并在没有人委托的情况下为录影带首映市场特别设计了一个李尔王。但他在电视上独树一帜的创造依然能够明显的体现在他广为人知的作品当中。威尔斯在电视上所做的新尝试以及他对这一行业的深深敬意解放了一个新的形式——散文电影!——实际上,这是他50多岁的游记片的一部分,他在一个更大的话题上做个性化的解读,即靠主观感觉来解释,这有点像一个素描本。

奥森·威尔斯的电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