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不能开车、踢足球,也不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什么。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害怕我们的机械产物呢,剪刀姐妹乐队(Scissor Sisters)的主唱提出这样的疑问。
机器人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机械产物。请容许我重申一遍:机器人只是机器。尽管很多机器人有四肢和头部,但是他们不能动,没有触觉,看上去也和人类不一样。人工智能也仅仅只是:人工的。这只是仿真的人类智慧,让机器人的创造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像人类,但它们终究没有自己的思想。机器人诞生于我们手中,却跟我们不一样。与其执着于机器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还不如把关注点放在更加重要的点上——人类的大脑——正是因为拥有这一精妙的智能,我们才得以和我们的机械对应物区别开来。
要想让机器人能走、说话或者拥有某种程度的人际交际技能,我们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对我们来说一场足球赛是非常简单的,然而让机器做同样的事情或动作却有很有难度——因为这需要一个有着问题处理能力、空间意识、复杂而又高效的反应能力以及高度自适的机械系统。机器人世界杯足球锦标赛的参与者希望能组建一支机器人足球队,和2050年的世界杯冠军球队进行一场能得到国际足联认可的比赛。如果最近DARPA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机器人挑战赛是个暗示,那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功能机器人今夏都聚集在加利福利亚去进行任务:开车、开门、使用电动工具和爬梯。这些机器人中,没有一个是能全自动并且独立完成任务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机器人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故障。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把这些失败的瞬间剪辑成了一个视频上传到YouTube,还配上怀旧的默片喜剧原声带,显得非常滑稽可笑。
想要让机器人掌握人类智慧的微妙之处也许还要更长的时间。人类可以自己走进房间并且能闻到东西变质的气味。在进入拥挤的房间后我们能通过气氛察觉到是否有人发生过争执,或者感觉到一对情侣之间的情愫。心理学和媒介(不管你信与不信)认为这是一种超感官感觉知识或者超自然的精神交流。我们的精神领袖自称能与神灵建立联系,而我们的科学家也研究弦论和交替维度。我们能“感觉”到“有东西的存在”。我们的皮肤,不仅仅只是个用来包纳人类肌体机构的众多组织和细胞的皮囊,它本身也是一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着繁多的学问,同时也是感觉相互交流的庞大“网络”,它可以对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有了它,我们可以感觉我们周围的事物和通过触摸来传递痛苦或愉悦的心情。皮肤能排除杂质,能保护我们的身体,能呼吸,还能吸收养分。
机器人能有像人类一样的反应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它们能感觉到初吻的带来悸动甜蜜、玫瑰花飘来的阵阵芳香馥郁、音乐传递而来的热情与感动,或是经历一次精神上的宗教洗礼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看不见的感觉网络既庞大又瞬息万变,几乎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也完全不能简单地把其用“1”和“0”这种机器语言来表示,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我们人类基于自身艺术、信仰、创造力以及我们与爱人和其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东西。我相信,这种感觉网络的敏感和精妙之处,正是我们与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共存的关键所在。
以上我们所讲的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事都是奇妙的、充满希望的,但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也有经历过让人害怕的事。“robot”(机器人)这一词,首次出现是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的戏剧《RUR》中,我们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被这些没有感觉且异常强壮的机器人技工推翻。在我为自己的书《Robot Takeover》搜集这些故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趣闻都发生在西方。而日本却没有,尽管它和我们一样醉心于研究机器人。
人类创造出机器人,把机器人看作是一个推翻人类的物种这一概念,似乎总是和西方帝国主义、当今社会阶级结构和主仆从属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历史告诉我们,机器人也是会反抗的。这一真实写照同样也出现在小说中。将这些与我们对工业化的恐惧——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的地位——结合起来。这一恐惧变得流行和普遍,人们几乎把这当成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过去我们习惯于失去对人工智能产物的控制,而如今,我们也不认为我们可以完全操控它们。
尽管科学技术看上去是那么的讨喜而又奇妙,但它毕竟不是魔法。它是由人的智慧编程出来的,也是由人的双手来控制的。会失灵吗?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发生在印度和德国的机器人伤人事件告诉我们,这些失灵很有可能会致命。那么我们应该惧怕智能机器吗?适当的恐惧会在我们建立至关重要的参数时有一定帮助,这个参数必须在它应发挥作用的位置上来确保进展,而非疏忽对待。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在创造会对我们造成威胁的人工智能机器时,要记住那些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情节,避免给它们装上双腿或者给它们一双激光眼或配上机关枪。机器人真的会取代我们吗?请容许我再次提醒:机器人只是机器而已。我们真的该认真听日本机器人专家真琴西村(Makoto Nishimura)的话:“如果我们把人类看成是大自然的孩子,那么经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就是大自然的孙子了。”
我们绝对不能把这些机器当成是奴隶,而是我们的同伴。尽力去开发它们的智力以求接近于人类,同时,我们必须让机器人了解到,对于它们来说,拥有这种人类的智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相信人工智能拥有能使我们从计算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在生物进化中变得积极活跃,同时它们也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人类所独有的有机智能。
科学告诉我们,现在我们仅仅只开发了人类大脑10%的潜力,谁又知道我们会不会在与机器人的交战中,开发大脑的其他未知区域、拓展我们的认知方式并提升我们自己那非凡卓越而又敏感精妙的智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