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忠诚守望者一一走进票友的世界

2016-01-27 13:21:22

作者:徐玉良

腊八这天天寒地冻、寒风凛冽,下午在北京六里桥附近一个普通的社区里,隐隐约约传来京剧的锣鼓声和悠扬袅袅的京腔京韵。

这里是海丰家园社区新春京剧联谊演唱会。在社区的大会议室里春意融融,会场上坐満了居民观众,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演出。演出的是这个社区刚刚成立半年的"海丰京韵剧社"的票友,剧社的13个成员轮番上阵,清唱传统戏和样板戏的一些经典唱段。票友的演出,嗓音虽说不象专业京剧演员那么高亢明亮,但也韵味悠长,引起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还时不时的返场加唱。令人惊喜的是台下观众先后有三个人给主持人递条子要求上台演唱,上台后个个从容不迫,有板有眼的唱了起来,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演唱会的高潮是現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一折,这折戏是彩唱,他们把这折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唱得有声有色、原汁原味,使观众的掌声和气氛更加热烈。

京剧的忠诚守望者一一走进票友的世界

这个剧社刚成立半年,剧社成员大多是退休的戏迷,其中有的幼年时还曾有过作专业京剧演员的愿望,由于种种原因壮志未酬。为了这次演出他们不仅排练了很长时间,当天上午早早来到会场,布置会场、安装音响和电子屏幕、化妆,他(她)们从家里带来几套自己用的戏装,都是自费购置的。剧社的青衣老姚是一个退休女干部,化好妆后青春靓丽,真像三十来岁的少妇,对我说:化妆、置装一切都是为了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观众,必须得对观众负责。

这个剧社的社长老李,七十多岁了,是个退休的军医,自幼喜爱京剧,搬家到了这个新小区后,积极筹办剧社,找房子、拉票友、寻乐队伴奏忙的不亦乐乎。剧社筹办需要购置红氍毹、椅子和戏装,每次排练和演出还得支付乐队的劳务费,剧社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每人每月都自愿交纳会费,三百元至一百元不等。这点会费还远远不够,老李已经搭了十多万元,其他成员除了交会费外也搭了不少钱。

对于这些票友来说,吃苦受累、赔钱搭功夫都不在话下,当他们听到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时心中会掀起怎样的波澜?观众也许并不知道,对他们来说这是肯定、是鼓励、是鞭策、是安慰、是蜜糖甜在心中,顿觉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对京剧的执着追求是业余爱好?是理想的追求?或是梦想追逐?谁能说清楚呢?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京剧的艺术元素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嵌入他们的整个人生,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彩。

像"海丰京韵剧社"这样的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票社,据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粗略统计全北京市有六百多家。像老李这样的票友全市有数万人,在全国更是不计其数。票友是京剧艺术文化的特殊现象,泛指非职业性的京剧演员和乐师,他们对京剧艺术执着追求、十分痴迷、不离不弃、终生不渝,他们是京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京剧艺术的忠诚守望者。

当演唱会结束时,社长老李急忙找到三个自报上台演唱的票友,诚恳地邀请他们加盟剧社,然后又忙着招呼参加演出的票友和乐师在附近的饭店吃个便饭,还带上了白酒和红酒,说是要庆贺一下演出成功,顺便再总结一下。参加演出的票友也因下午的演出成功而十分兴奋,觉得有必要庆贺和总结,于是一起迎着劲吹的寒风向饭店走去,渐渐消失在灯火阑珊的夜幕里。

京剧的忠诚守望者一一走进票友的世界

京剧的忠诚守望者一一走进票友的世界

京剧的忠诚守望者一一走进票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