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一周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国家就是捷克了。2015年9月,中国与捷克间首条直飞航线开通,这无疑拉近了两国的空间距离,方便了出行和交往。然而,在文化上,捷克的一些文化创意因素其实也离我们很近,从文学到音乐,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捷克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文化艺术气氛浓郁,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文学上捷克有卡夫卡、昆德拉和赫拉巴尔等名家,告诉我们“生活在别处”。创意上,鼹鼠的故事、木偶奇遇记曾陪伴几代人的童年。波西米亚这个词也正源于此。
【文学】“生活在别处”
通过文学翻译,中国有一批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的粉丝。卡夫卡的《变形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等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其深刻的内涵给人无限的回味。
弗兰兹•卡夫卡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他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并在布拉格求学、写作。他所创作的《变形记》等纷纷纳入我们的课文。他表现主义的创作风格也给中国的作家带来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在他的书信、日记或谈话中多次谈及中国文化,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比如《往事一页》《中国长城建造时》等。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引用了关于卡夫卡的一段文字:“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是我们已经相当熟悉的小说家,他出生于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不过他的最著名的作品都是以其母语捷克文写成,包括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等。
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作品写出了年轻一代的迷茫和思考,关乎生存的终极问题。这两个书名仍常常被许多人拿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
赫拉巴尔
比之前两位,赫拉巴尔的名字并不是那么令人感到熟悉,他曾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过于喧嚣的孤独》《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等纷纷在国内出版。
【创意】鼹鼠的故事、木偶的故乡
鼹鼠的故事
“鼹鼠的故事”是捷克著名画家 兹德涅克•米勒的经典名著,作品最早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以小鼹鼠为主角的动画片《鼹鼠做裤子》在195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首度获得大奖,之后其他以小鼹鼠为主角的多部影片陆续在全球十几个国家获奖。
“鼹鼠的故事”承袭了捷克经典儿童文学的写实传统,同时兼具幽默、夸张、抒情的优雅风格,洋溢着快乐的生命意趣。上世纪80年代,“鼹鼠的故事”动画片引入中国。直到今天,敦厚、善良、天真的小鼹鼠的形象还温暖地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木偶“奇遇记”
漫步在布拉格街头,卡通玩具店,木偶商店随处可见,琳琅满目。而在旧城广场周围还散布着许多木偶剧院。不仅有儿童剧,还有专门供大人欣赏的木偶戏,甚至连莫扎特当年在布拉格创作首演的歌剧《唐•璜》都有木偶剧版本,各国游客们也都不愿错过机会,领略捷克人特有的传统。
【名词】“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
地理概念上的波西米亚,指的是现在捷克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包括布拉格,捷克CK小镇等。而波西米亚人这个称谓,则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指的是那些不遵循传统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诗人作家等。
刻奇
Kitsch出自德语,是一种被视为次等的视觉艺术形式,对现存艺术风格欠缺品味地作复制。这个词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出现过。昆德拉的原话时:“灵魂的虚肿症”、“一个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镜面前,带着激动的满足看待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把它乔装起来,甚至连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泪”、“傻瓜的俗套逻辑”……
伤感的泛滥亦与媚俗有关。当代对媚俗的定义是带贬意的,Kitsch始终伴随着一种虚幻性质。
【音乐】丰盈的音乐世界
历史上,布拉格是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音乐家重要的活动场所,《唐璜》等多部著名歌剧在此首演。而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也已经早为我们所熟悉,丰富了我们的音乐世界。
沃尔夫冈•莫扎特
谈到这位天才型的作曲家,捷克人民喜欢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我的布拉格了解我!”1787 年,莫扎特在布拉格进行了其歌剧《唐璜》的首演。演出很成功,据说当时莫扎特感慨万千,于是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莫扎特之所以很喜欢布拉格,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布拉格人表现得比其他人(如维也纳人)更欣赏他的音乐作品。之后,莫扎特又多次到访布拉格。
贝多伊奇•斯美塔那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
安东尼•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创作了被许多中国音乐爱好者所熟知的第9交响曲《自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