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越清晰准确越好吗?你可能会给出肯定回答,但是含糊其辞和语意不明有时反而能使你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听着,我要把话摊开来说了。/我告诉你,我是个异性恋。”(唉,我本来想好好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谁让这个语言太能折腾了呢?)“你怪我没有认真听,可是你说这话到底是指要我洗耳恭听?还是指你是异性恋?这两者都说得通啊!”(译注:straight既表示“直截了当地说话”,也可指“异性恋”)
当然,也有可能你还是能听出我的意思,但语言在这一层面上的模糊性难道不是它的天生缺陷吗?语言不就是应该促成尽可能清晰准确的交流吗?那些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的多义词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多义词的存在太有必要了。相比起最初简单直白的语言,语义的模糊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交流。
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认知科学家特德·吉布森(Ted Gibson)和史蒂夫·皮安塔多西(Steven Piantadosi)指出,其实模糊性反而使语言更有效。音节少、发音容易的词可被重复使用,这就避免了词汇体系发展地越来越庞大繁杂。
西班牙巴塞罗那法布拉大学(Pompeu Fabra University)的里卡德·苏尔(Ricard Sole)和路易·塞奥尼(Luis Seoane)认为,模糊性就是语言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称,如果语言太准确、意义太明确,那么每个词都只有一个含义,这会导致语言的可用性极低,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
“疼痛—缓解—放松—度假—夏威夷—火山”
苏尔和赛奥尼分析了词语的联想方式,得出了结论:词汇之间环环相扣,可以通过相似性(近义词)和对立性(反义词)连接起来。比如“高”就会让你联想到“低”或“天空”。但你也有可能会想到“毒品”或“皇室”,这时靠的就是这个词和相关概念的语义联系了。
为了将这些联系映射出来,他们开始研究一个名为词网(WordNet)的现有数据集。词网是一个语义网络,将所有词汇根据相似性等规则联系起来。通过词网,人们可以发现任意两个词语之间的联系路径,而且一般还不止一条。以“火山”和“疼痛”为例:它们在词网上的联系路径可以是“疼痛—缓解—放松—度假—夏威夷—火山”,也可以是“疼痛—减轻—镇静—放松—夏威夷—火山”。
此前有研究显示,总有办法将两个词用尽可能短的路径联系起来。而社交网好像也有这个特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我们就能认识地球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这样的网络被称为“小世界”很是理所当然,且其数学特质也定义明确。
没有多义词——举“言”维艰
苏尔和赛奥尼称,语言的“小世界”特点要归结于那些有多个含义的词,也就是语言学中的多义词。研究人员称,倘若没有了多义词,两个随机词之间的联系路径会远远长于现在的路径。
而这又和我们社交网络的特点不谋而合,我们的社交网络看起来这么小,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教授,家长,运动队成员,等等,这意味着我们是不同社交群体之间的联系人。这个特点使社交网络能有效传播和分配来自不同社交群体的信息,系统的运作也就更加流畅。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称,我们语言的模糊程度不高不低,恰好够我们自如地交谈和理解。如果每个物体或概念都有单独的词来表示,语言自然精准无歧义——但是整个词汇库也会变得相当庞大。听话者是不用猜测说话者的意思了,但说话者却得说上一大堆。比如,“来这里”可能就会变成“我想让你来我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但另一个极端是,如果一个词能表达很多意思,说话者倒是轻松了,听话者却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在说天气还是一头暴走的熊。
不管是在上述哪一种情况下,交流都会变得无比困难。但苏尔和赛奥尼指出,语言恰得其分的模糊性使得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了平衡。
多义词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对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进行充分的联想。我们甚至还把这种模糊性转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诗歌。
原文选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