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2016-05-06 18:36:00

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王悲秋:名王珪,号夷则、一画学童。1963年生于天津。天津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院委、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

悲秋三岁涂鸦,少时便对中国历代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进行系统地学习,尤钟情山水画。为使画作有所突破,遍游名山大川,三十余年写生不辍,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经验和素材,创作出许多气势恢宏的山水佳构,经常在全国重要的大展上获奖,并在国内外举办过五次个人画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了《悲秋山水画集》《百树》《百石》《山水画技法》《山海之歌》等共十余本技法及画集。多年来悲秋应邀为中南海、玉泉山创作《观海听涛》《玉泉春晓》《玉泉秋晖》《黔中印象》《天上君子》(现已被中南海悬挂收藏)。应邀为中宣部、外交部、铁道部、天津市政府等创作尺幅丈余的山水巨作(均已被悬挂收藏),陈列于党政机关重要的会议及接待大厅,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自2013年2月开始至今,悲秋边画边著,夜以继日的编著《大山水技法》《国画海景技法》和《草虫技法》。这三本大型技法书图文并茂,讲述了悲秋创作的始末,融师法传统、写生、创作于一体,集学习、研究、观赏于一身,详细解析作画的每个步骤和细节以及他的探讨过程和艺术观点。现《草虫技法》已由天津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中国书画报》连载刊登。

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瀑布高悬韵独清》220×510cm铁道部天津站北一号贵宾厅悬挂

(文/林秋璇)造化多情,钟灵毓秀,文人饱览,靡不愿兴文作慨,画师登临,无不欲振笔抒怀。著名画家王悲秋对大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眷恋与钟情!从三岁执笔到两鬓霜秋,掐指一数,不觉已五十春秋。这足足半个世纪的艺术之旅,也许会有人钦羡他鲜花和掌声下无限的光环,但是对于王悲秋来说,他却喜欢那“竹杖芒鞋轻胜马”“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快意人生!

繁华是可以落幕的,但真诚恒淳久!在当代画坛里,“王悲秋”是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但人们很少看到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在觥光交错中忙于交际的身影。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笔墨就是他全部的世界。换言之,他全部的世界都沉浸在了笔墨之中!

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文人墨客于津为盛。王悲秋在天津文化氛围的熏染下,三岁便执笔作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人物无不取材,艺龄超前,涉猎系统。王悲秋像个艺术的苦行僧,行走在中国画研究与探索的正脉上,栉风沐雨,饱经风霜。天津博物馆、美术馆每有名画展出,王悲秋都要先睹为快!他对前人的艺术成果用心至诚,师古人笔迹,亦师古人心迹。为了临好古人作品,恐怕连王悲秋自己都数不清多少次往返穿梭于这些艺术殿堂之门。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悲秋到炎黄艺术馆临摹国画,一临就是半个多月,入画如痴,行笔忘我,专注而执着。黄胄先生很是触动,特地让工作人员搬来座椅,方便他临摹。黄胄先生非常关爱后学,他一个小小的“方便”,充满了对美术人才的厚爱和期待!也许他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何许人也”,但他一定感觉到了中国画的中兴必定需要这样虔诚的践行者继往而开来!随后的几十年中,王悲秋在前辈大师的期待中步步脱颖,一直到今天还与黄胄先生、傅抱石先生的后人结下了莫逆之缘。

有了小时候全面的美术基础,为王悲秋日后“深入经藏”大开了法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细心临摹,深入体会,刻苦探索,在“师古人”上作出了榜样。而且在“师造化”上也作出了典范。王悲秋“师古人”不是像一般人一样轻描淡写、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在质和量上达到了双重突破!他临摹作品,不打草稿,振笔直追,一挥而就,为众人所折服。提到“师造化”,就更令人动容了,那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

在“师造化”这个环节上,很多人在照相机问世后自以为找到了“捷径”,投影仪的出现,更使“复制”之术大为风行。一些画家已经改“写生”为“旅游”,改“创作”为“复制”了,变跋山涉水为“就地取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王悲秋却用“长征”的意志,走过座座群山、条条江河将祖国的名山大川揽于笔下。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不是在写生就是跋涉在写生的路上,而且数十年如一日,浴苦如乐。

王悲秋一拿起画笔,就没有了时间和自我的概念。他在五台山的南梁沟,打着手电废寝忘食地写下了金乌西坠;在秦岭太白极顶上,履冰涉雪,用带着冰茬的画笔描绘旭日东升。

为探寻石溪古迹,他在南京的牛首山报国寺遗址上,头顶烈日在酷暑里忘我地写生三个小时,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着画稿回来时,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二度灼伤,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

他赴庐山三叠泉写生时,恰值隆冬,哈气成冰,墨水拿出来很快就结成冰花,他灵机闪现,就把热水壶托在墨盘下,借着热气争分夺秒地画,手冻到麻木仍不肯歇笔,实在拿不住笔了就索性捆在手上,一边哈气取暖一边画画,面对咄咄逼人的无情风雪,一画就是七个小时,一气呵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佳作《天涯飞雪》。

华山求稿,更是涉险登临。有人望峰息心,骇于绝险,不能自持放声大哭。王悲秋但求画稿,不问安危,把自己身系悬崖,峭壁写生,一画就是一周,用一尺宽四尺高的19张宣纸,创作完成一丈九的巨幅通景画《华山全景图》。

在张家界的砂刀沟,有一种地雷蜂,如果被蛰到,便有性命之虞,为了写生,他还是冒险问津。更令人汗颜的是,有一次他在赴贵州写生的盘山公路上不幸出了车祸,手捂胸口强忍疼痛在等待救援的他,看到优美的山川景色,竟又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就地写生,这就是王悲秋对艺术忘我的追求!

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王悲秋义无反顾地做到了,而且用这种生死体验换回了数以万计的珍贵写生画稿。

王悲秋常说:“写生必须老老实实地向大自然学习,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要带着感情忠实地去描写,这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如果面对大山自己臆造,还有必要出来写生吗?写生就是为了揣摩探索用何种笔墨表现物象真境,这样写生的笔墨才有个性、才有属性,让人一看便知是贵清山,抑或是黄山、泰山等等,这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笔墨,是之所以要写生的真正目的,是发古人未到处的方法,也是山水画发展的唯一出路。”

2015年,他到甘肃贵清山写生,一写就是一路,走山淌水,写下了沿途风景以及人文景观。夜幕不把阳光彻底淹没,王悲秋绝不会心甘情愿的收起手中的画笔,有时候还要借着最后一缕微熹打着手电来几幅速写。当地的美术老师一听到王悲秋来写生了,纷纷自发从各地赶来向他学习,王悲秋感慨地说:“你们守着这么好的山,可不能白白辜负了啊!”大家因为缘分而相聚,因绘画而相知,使当地书画界振奋一时。

曾有友人做过计算,王悲秋的写生行程多达五十多万公里,走出了一条古往今来最长的写生之路!

他一生写山、爱山、读山、悟山,写生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也是他毕生不肯割舍的精神追求,画里画外都是他和山水的故事……

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春云晓霭》190X320cm中宣部藏

李可染常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画的“灵魂”好比美人的“明眸”,一幅画的成败高低,有系于此。故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这是高于笔墨形式的高级锤炼。寒冬也好,酷暑也好,王悲秋一直“泡”在生活里,“写生”成了他全部的倾诉。有时,外面的世界早已万本复苏,王悲秋在山中仍顶风冒雪地写生,这种对大自然无怨无悔的“爱”,酝酿在心中,比山花更香,比清酒更醇。情有所衷、情有所系、情有所寄、情有所动,便有意在笔先,信手妙成的笔墨灵感、笔墨情感和笔墨质感。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意,书之先天;象,书之后天。”一语道破了情感先行和创作成果互为血肉的表里关系,非模仿追效所能为。王悲秋在“造境”上深得古人衣钵,并且不逊前人。

王悲秋不仅在“意境”上不让古人,在“气象”上也有出蓝之誉。“意境”者,灵魂也;“气象”者,格局也。古往今来,能驾驭此二者者,凤毛麟角,王悲秋不仅做到了,而且作出了榜样。

王悲秋早年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是从古人的肩膀上走出来的时代歌者。他用时代的触角感知古人远去千年的笔墨气息和悸动情怀。在师古人、师造化的双行线上找到了立足点。用大胸怀、大笔墨、大构图、大立意写出了当代山水画交响乐般的阊阖之音!于宏观处解读,高远、平远、深远外宏远包孕;于感观处细品,可卧、可居、可游外可恋弥多……

王悲秋的画,画出了大自然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包孕无穷的生命力和他本人内心潜藏暗涌的生命激情。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先生曾专门撰文评价他“尽精微,致广大,穷神变,出雄奇”!王悲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走遍了神州二十余省,他不仅“勤”,而且“苦”,为了画好大海,他不远万里到澳大利亚写生,而且一写就是一年,创作了上千幅大海作品。

《雪梨海岸纪游图卷》(长23米,宽尺余)的问世,充分表现了王悲秋在大海创作过程中的良苦用心,该画以长卷的形式,徐徐展现了大海惊涛拍岸,浪卷云回,沙鸥翔集,山岛耸峙的丰富景观,大海丰富的表情如电影般尽收眼底。该画一出,惊骇四座,获得了诸多荣誉。

一次他在悉尼海岸写生,一位毕业于苏联列宾艺术学院、在澳洲教授油画的女画家,被他画中的大海震撼,站在旁边一看就是五个多小时,惊叹地说:“我原来不知有中国画,没想到看了先生画的中国画气势竟这么大,这么有震撼力,真是不可思议!”,并执着地要拜王悲秋为师,真心学习中国画。还有一次在邦戴海岸写生,一位澳大利亚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感慨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中国艺术家画海,您画的就跟电影里看到的一样鲜活!”王悲秋就是这样,行万里路,画万里画。金色的沙滩上,他写生的手臂无数次被烈日晒得脱皮;暴雨狂风,差点把专注写生的王悲秋卷进浪头……不懈的努力,王悲秋用中国画家独特的视角与笔墨表现大海的新技法为中国画云水技法完成了锦上添花的浓重一笔!

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长风方破浪 一气自横秋》180×480cm天津迎宾馆藏

海外媒体对王悲秋写生的事迹也多有报道,称他“对于艺术可谓全力以赴,不计得失。在对历代山水心摹手追得其要领之后,便舍生忘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为其写真造境,感悟自然之灵魂。”

王悲秋不无感慨地说:“人的一生有大志向,才能产生大气魄;有大气魄,才能做到大割舍;能大割舍,方可成就大气象”。

王悲秋画山水,但又不囿于一山一水,他访遍千山,自出心裁,妙心独运。他的画有北派山水的恢宏,有岭南山水的隽秀,又兼具金陵画派的生动……运筹百家,自成风貌。春山如妆,秋山如醉,冬山如眠,夏山如翠,这种浓妆淡抹总相宜艺术之美充分体现了王悲秋驾驭笔墨的功夫。

2006年傅二石先生参观王悲秋在南京的画展后,赞叹地说:“又有新感受!”一个“又”字,点明了王悲秋一直在走艺术的上坡路。

王悲秋的作品,有着他鲜明的艺术语汇。最为可贵的是他在中国画的正脉上深得法乳,删繁就简取精用弘地完成了艺术语言的塑造,气象纯正又灵运十足。宗炳2600年前在《山水画序》中总结的六法,王悲秋都有超越性的继承。精、气、神不仅和山川景物血肉勾连,而且体任自然,有着烂漫主义与完美主义高度结合的诗性的流露。这也是古人穷千百年来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超越了“能、神、逸”之流,再开境界。

中宣部的领导为寻找山水佳作苦于无计的时候,恰巧在天津看到王悲秋的作品不禁喜上心头,情不自禁地说“这就是我们要苦苦找寻的画家啊!”

王悲秋:数程风雨写造化 一片赤诚铸丹青

《玉泉秋晖》210×320cm中南海藏

从中南海收藏他的作品《天上君子》、《观海听涛》、《黔中印象》、《玉泉春晓》等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在花鸟、山水、走兽等各方面的深厚功力。

他创作的《玉泉春晓》晓雾岚光掩映着玉泉春晖,静影沉璧,远山如眉,一派静穆祥和。近处的层叠的草木青翠欲滴,昭示着一个季节的苏醒;中景主题鲜明而生动,悬泉飞瀑从重峦奔泻而出,静中有动,山眉水眼,妙成春态,生机勃勃。远处重峦在望,视觉上一片开阔,使观者大有“高瞻远瞩”之感,巧妙地寄寓了昇平祥和、时代中兴的大国气象!

《太行秋晖》写的是太行山金秋的景色。古人以肃称秋,可是王悲秋笔下的秋光却没有丝毫颓败的意象,玉蕊酡红,秋酣如醉,在这最接近寒冬的时节里,风过琼枝,摇曳的仍然是一个季节最灿烂的颜色;水从深远处飞流直漱,就势驱驰,奔来眼底,打破了画面的空间局限。云烟袅袅,横锁山腰,凭添几许生动,又衬托出山的雄伟;大处观之,山雄水美;俯察细节,枝叶缠绵,俯仰有情,摇曳生姿,使人顾盼流连……

王悲秋一生钟情山水,他把投身自然当作一种回归。山川里的鸟叫虫鸣,流水潺湲仿佛都是灵魂的声音,每一次不期而遇的阴晴雨雪都与心灵一起翻飞悸动……那种与造化的神游,仿佛是一场场不可复制的爱恋,他的每一张作品,我们从“第一印象”上,就已深深沉醉!

王悲秋沐浴秋月春风,常读古人经典,惯写黄钟大吕,驾驭文心,统摄六法,把情感、意境、气象层层写出,笔墨娴熟、格局超迈、立意高远,把画写出了诗歌和音乐的多维通感,使读者视觉、听觉、感觉层叠有悟,百看不厌,开启了“经典”之门,出类于群雄,拔萃于古今。但先生自号“一画学童”,以“学生”的谦谦之态不懈探索,又像孩童般有着一颗崇尚自然、不受名利熏染的纯真心灵。他低调地做着“当代名流”,却不停地奔赴在创作的旅途,为我们的精神视域开疆辟土,使我们有幸在精彩而经典的作品前游目骋怀。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多次说:“他为艺术的艰苦卓绝是独一无二的!”。王全聚也说:“王悲秋练画极为刻苦,早年以临摹的方式向前人学习,宋元明清近代大家,所临范围之广令人难以置信。同时,他还研习西画,这使他对中西绘画的理论和技法都有很深的研究”。他出版了多部技法书,不单是山水,小小的昆虫也被他分析研究成大部头的技法专著。这些书,是他的杰作,是他的心血,也是他奉献给社会无私的艺术财富!

综观悲秋先生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以舍为得,默默付出,他的付出,换来了整个民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