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奥集团主办的“文化非常道”文化产业沙龙第一期《音乐产业如何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在鸟巢文化中心举办。沙龙同步录制成高端文化访谈节目《文化非常道》,在中国日报网等平台上线播出。
本期沙龙,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君邀请:摩登天空唱片公司创始人沈黎晖、北大青鸟音乐集团总裁王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炬三位嘉宾共同走进鸟巢,论道:音乐产业如何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
几位嘉宾从音乐演出、音乐版权、音乐创作、音乐创投等几个层面解析了中国音乐产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方向。
沙龙同时邀请了中国文化报、北京商报、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网易、乐视,及道略演艺、北演公司、国盛影业等媒体和机构的10余位嘉宾组成了产业观察团,与场上嘉宾互动讨论中国音乐产业发展。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音乐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华语流行乐坛,进入本世纪一度跌入谷底。传统唱片工业的版权保护、造星机制、运营模式被摧毁殆尽,音乐由精英文化产品变成了免费的午餐和草根展示才艺的工具。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音乐IP开发、VR智能硬件、音乐生态链等概念的兴起,音乐产业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重新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即将站在风口之上。
音乐+演出:演出成为音乐产业主要收入来源
张海君:坐论文化大势,道尽产业风云!大家好,欢迎走进鸟巢文化中心,做客《文化非常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我想先从音乐演出聊起,想问下演出对二位音乐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在音乐产业板块里面,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和份额?
沈黎晖:摩登天空要没有演出,就不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从2007年开始做草莓音乐节,近几年又开始做LiveHouse和剧场演出。
传统的唱片和版权收入在过去几年收到冲击很大,如果没有演出支撑,音乐产业会处在崩溃的边缘。这几年就是靠演出,音乐产业才又受到大家关注,唱片公司和音乐版权又在往建立新的规则和秩序的方向走。
王骞:我们和摩登天空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城市的,一个是校园的。我们之前也做过好多(城市)音乐节,后来放弃了城市演出平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演艺路线,其实也带着一点无奈。青鸟音乐集团是北大的校企,是偏学府派的高校企业,我们利用这个平台进入到大学生校园市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中国大学生音乐节。
我们目前提出了“全音乐时代 ”的概念,民谣是原来的那个时代催生出来的音乐产物,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群体,他们喜欢的音乐是多样性的,接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好的音乐,电音、美声、流行,乃至佛教音乐。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都听英文歌曲,作品也大多是翻唱,原创的作品大多以乐队方式出现,但是音乐风格模仿性非常强烈。我们非常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音乐才华的平台,另外也提供走出校园,走向(草莓)这种城市音乐节的展示平台,为他们未来发展寻找出口。
张海君:北大的传统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青鸟音乐已经从音乐的角度进入到高校领域,对于这个生态,我觉得很好。北演是非常传统的演出公司,最近几年也在做演唱会,和沈总有很多合作,未来跟王总也会有很多合作。
从2013年开始,我们北演连续四年与摩登天空和乐视共同推出了基于摇滚和民谣演出的“降噪”音乐会品牌,今年开始逐渐从剧场进入到体育场馆演出,将来也不排除进军城市音乐节领域,但会更强化舞台属性。
沈总的演出更多是一种质朴的情绪的释放和对生活的态度,王总的演出是一种来自学生的青春和热情。那么二位如何看待音乐演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沈黎晖:差异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中国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太多了,音乐产业有很多细分的领域值得深挖,大家一窝蜂干一件事其实消耗挺大的。
每个版块和领域都有很多潜在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深入挖掘每个不同的领域。当然做这些事的前提是源于对音乐产业的热爱,不管是做什么领域,能够对这个事情付出极大热情特别重要。
王骞:我们在做的是一个培养加孵化的平台。刚才沈总讲音乐行业是面向年轻人的,音乐人最早的雏形和集中群体,我认为是在高校的大学生群体。
我们把音乐产业的市场规则和玩法带进大学校园,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行业运营理念,遵守行业游戏规则,不被负能量的意识形态影响。所以我们提出的理念是:找寻当代校园音乐接班人,建立最大的校园音乐原创孵化平台。平台培育出的人才将来也会为沈总的城市音乐节服务。
张海君:二位之所以在各自领域做的很成功,是因为抓住了年轻人群体,这个核心抓的特别准。之前沈总也跟我聊过,如果要投资,一定投跟年轻人生活态度有关系的事情。这也是将来我们做音乐产业和商业演出要把握的一个命脉和规则。那么对于音乐演出,我想听听王炬老师的看法。
王炬:演出是音乐产业中最古老的一个行业,历史发展了几百年,又转回来了。过去的音乐家要想吸引观众,除了参加沙龙,还要做演出,像莫扎特7岁做了欧洲巡游演出。现在的音乐产业重新依靠演出赚钱其实是有点无奈,因为音乐产业生存的状态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艺术家必须要重新找到生存方式,于是演出现在大行其道,甚至已经成为音乐界一个主要的收入。
音乐+互联网:互联网摧毁并重建音乐产业
张海君:像摩登天空和青鸟音乐都是做音乐版权(业务)出身的,随着互联网互娱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音乐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不知道对二位带来怎样的影响?
沈黎晖:我从来都是互联网的支持者。互联网首先摧毁了这个行业,使这个行业变成了一片废墟,同时也把这个行业原来固守的方式破坏掉了,给我们这些独立唱片公司带来很多机会,使大家重新回到同一个起点。
像图书出版领域,现在仍然有很多国资大公司,但在音乐领域基本没有了,因为他们不知道(随着时代)改变。以前传统的唱片公司过的还都不错,无论是造星还是推歌,都有着固定的逻辑和规则,版权收入占有很大的比重。
后来有两件事摧毁了中国的原创音乐:一是互联网,让音乐变成了免费的午餐;二是选秀,颠覆了传统的造星机制。
但这两件事摧毁了音乐产业之后,反而是产生了各种可能性。互联网的一大好处是让艺人和乐迷中间的环节大大缩短了。音乐人创造的音乐到达他的受众的效率提高了,传播成本降低了,之前艺人要做很多的媒体宣传才能找到你的受众,而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迅速地各找各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张海君:沈总,你是看东西很清晰的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音乐行业带来摧毁性的打击,你肯定也很憎恨,但又非常适应这个时代。你在版权和演出业务的基础上,又做了移动互联网直播平台“正在现场”,从一个传统的音乐人蜕变为精准抓住市场定位的音乐人。
沈黎晖:其实我想说当时哪儿想的那么明白。我们今天坐在这里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好像要跟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其实你走过来之后才发现,以前做的错的事其实都是对的。
恰恰是因为我不敏感,所以才能够好多年一直干(音乐这)一件事。而且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出唱片肯定得自己赔钱来做,还要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做这件事),只能说我是一个藏家,是来收藏这些东西(唱片)。
最近几年我们其实没怎么变,只是环境变了,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前几天《互联网周刊》评选了中国互联网未上市公司300强,摩登天空排到第86位,我们是一家唱片公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里面。
互联网是个工具,每个人都要跟互联网发生关联,我们不知不觉地就从传统公司变成了互联网公司。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音乐+原创:创作音乐的人在记录这个时代
张海君:据统计,去年光北京就有两万多场演出,其中有30-40%是音乐演出。刚才王总提到原创音乐的源头可能是在高校,但是更多的精英作品是来自于已经经过音乐市场化打磨的,并经过多场次演出磨砺出来的音乐人创造出的。二位如何看待目前华语流行音乐的创作情况?
王骞:我结合着青鸟音乐正在全力打造的中国大学生音乐节来说。我们提出了打造中国最大的大学生原创音乐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原创音乐版权库,目前正在和海洋音乐合作打造中国大学生原创音乐榜,已经搜集到2000首音乐。
我提出一个概念:中国不缺乏优秀的原创歌手,缺乏的是优秀原创作品。中国的原创音乐是从校园起步的,中国创新力度最高的原创音乐基地还是在大学校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的创作能力一直在提升,但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产业加工,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商业化的平台去帮助他们,走这最后一公里的路,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和平台,学生创作出的作品还是非常棒的。
去年首届大学生音乐节我们共收到47首原创歌曲,按照目前音乐产业的状况,这个数量其实已经不少了,但是最后真正能达到发行标准的作品还是很少,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原创音乐力量有多么薄弱。
另外,如果没有像摩登天空这样的专业音乐机构,大学生对未来就没有信心了。所以,我们和沈总两个平台可以联动起来,给大学生原创音乐提供一个良好的孵化机制和平台,给他们大胆地去锻炼、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有信心去创作原创音乐作品。
张海君:我认为目前流行音乐市场越来越细分,垂直化趋势越来越强烈,除了我们之前定义的“天王巨星”,又出现了一批很小众的艺人,歌迷可能不是特别多,但是拥有很多死忠的粉丝,比如摩登天空的艺人,宋冬野、马頔,我们也一直在合作(演唱会),市场反馈和口碑都非常不错,歌曲传唱度很高。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目前的音乐市场有进入小众音乐时代的趋势?
沈黎晖:我并不担心音乐创作,创作音乐的人在记录这个时代,音乐人本身就是时代的记录者。
我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目前国内的音乐节新生力量不足,同质化很严重。但是,目前世界上大型的音乐节同质化也都很严重,顶尖的国外艺人也会频繁出现在各大音乐节的舞台上。中国的情况是演出运营领域取得的发展速度快于艺人的成长速度,因为中国的起点太低了,欧洲一年有好几千个音乐节,中国才一百多个,所以发展速度快是很正常的,但是优秀的艺人不会一茬儿马上就成长起来。
最近三年出现了很多组新的艺人,马頔、宋冬野、好妹妹、尧十三、陈粒等,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工体、上海大舞台(演唱会)了,这在传统的唱片工业是不敢想象的,一个出道三年的新人能去北展(剧场)还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二手玫瑰、痛仰、李志这些资格老一点的艺人,他们也要去唱工体(演唱会)。以前进不了这个大的演出系统(场馆)的艺人现在可以大量的涌进来,这也是一种爆发。
原来顶尖的一线艺人才能进去的场馆,现在对于所谓的小众独立音乐人,已经成为常态了。这说明新一代的艺人,跟现在年轻人的成长关联度非常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没有了小众大众的概念。之前一直在说陈绮贞小众,可是她都已经开了首体(演唱会)了,还怎么算小众?
音乐产业以前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以老分不清(好坏)。目前的情况其实很简单,就是看数据:第一看互联网视听量数据,第二看演唱会票房数据。如果这么衡量,其实当前这个时代的创作力并没有那么悲观,只是我们希望优秀的艺人能够更多一点,创作出好的作品能够更快一点。
音乐+创投:音乐产业站在风口上 要飞一下
张海君:我们这段时间都在关注音乐圈的一个热点事件,阿里星球提出的打造音乐产业生态链的概念,并完全采用资本化运作,引爆了音乐产业的风口,包括乐视音乐,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
我们三个其实都是传统音乐产业里出来的,只不过我们不停在学习,跟时代同步。二位觉得传统的音乐公司和阿里、乐视为代表的新兴业态的音乐公司,哪个更有利于音乐产业的发展?
沈黎晖:首先我觉得都是好事儿。阿里星球发布会那天我们都在现场,能“忽悠”那么多人来给音乐产业站台不挺好嘛。大家以跨界的形式进入音乐领域,能够提升整个音乐行业的关注度。大家去给阿里站台,其实阿里也会“忽悠”更多人来给音乐产业站台。
(高)晓松、老宋(宋柯)他们愿意去挑战一些新的事物,解决行业的一些问题,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个事情也需要不断迭代、改进,不会一下就做成,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我希望这个行业的每个公司都能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去做些尝试和突破,大家也不必要都跑到一条路上去。哪怕是失败了,都是对这个行业有益的。
王骞:每个公司都需要找寻出一套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们青鸟是以大学生音乐为核心,摩登天空可能以城市音乐为核心,我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只是选择的受众群体不同。
我们也在和阿里合作,我对他们要做的这个平台闭环的方式很认同,他的这个平台几乎把整个音乐产业都囊括了,对传统的音乐公司做了跳跃性的创新尝试,并且充分利用了阿里集团母体平台的互联网资源,为产业内更多的人提供完美服务,对整个产业有促进性,但是否能做成功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张海君:我认为没必要过于拘谨于生态链、矩阵这些概念,总而言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种商业模式“自圆其说”,使企业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吸引资本的青睐。
目前音乐产业对资本市场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至少我看二位的企业目前都不缺钱,这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音乐产业的认可,尽管跟影视和科技相比,音乐还稍显弱势,但未来发展还是大有可期的。我不知道王炬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炬:原来我们音乐人是在看着资本市场进入互联网产业,一直很羡慕。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
资本市场大规模地进入到音乐产业中来,对产业来说是好事,目前整个态势是在向前走的,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几大音乐产业巨头,至于是不是也是在烧钱,烧完钱就完成历史使命退场,我们还要看下一步发展。
我也一直在关注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原来基本都是在做线上,现在都在做O2O,逐步转向线下。我认为目前音乐产业线上线下做的最好的,是沈总的摩登天空,这个公司的成功之处在于不完全做线上互联网音乐业务,而是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线下体系,创造出了一个知名品牌(草莓音乐节)。
音乐产业和其他不太一样,有一个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你有多少原创,这在世界上也是无一例外的,你的原创作品多,出的人才多,你才是做的最好的。
我每次在跟音乐产业的朋友见面都会说:你有钱的时候,千万不要拿去干别的,一定要去专心做音乐。
音乐产业现在抓住了好的机会,站在了风口上,我们还是要飞一下。
(沙龙策划+节目制片/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