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核雕行业的新态势之三
须吟笙核雕艺术纪念馆 马焱
核雕行业新态势的来临,让全体核粉和核雕从业人员的面临一个如何办的问题,核雕行业向哪里去,如何才能化解新态势带来的困局,这是一个决定行业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
世间万事,息息相通,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了核雕行业的新态势,须吟笙核雕艺术纪念馆须曙耀馆长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核雕行业,同样需要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措施一样是要落实在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上。
任务一:低端去产能 核雕行业新态势下什么核雕产能需要压减呢?显而易见,必然是那些市场上滞销积压的品质低劣、粗制滥造的低端作品。压减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市场的需求变化导致核雕产业链的变化,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会推着整个产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当日渐成熟的玩家群体的精品意识逐渐占据主流,低端作品的寒冬就要到来了,无论是主动转型或是被动应对,只是嗅觉灵敏的行业人士会承受较少的转型代价,反应迟钝的则会以更多的橄榄核原料消耗,更大的柜台存量,为推动橄榄核原材料源头价格上涨做贡献。
任务二:作品去库存
去库存的压力是核雕行业在新态势出现之前从所未见的,因为近10年来,核雕艺术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走红,发展速度一直以几何倍数增长,苏州舟山从原本籍籍无名的古老村落,发展成几乎所有核雕玩家必去的朝圣之所,全国各大市场的核雕作品无论好坏,总不愁有销路。然而新态势影响的逐渐显现,无论商家手里或是一部分雕刻者手里,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作品积压,看的人多,问的人少,成交的更少。去库存的压力就落在了这些没能及时在新态势影响前清库出场的商家和作品水平没能显著提升的雕刻者身上。出路也很简单,一方面是作品提高质量,二是合理定价,二者必须配套,缺一不可。如果还端着镀金时代的利润预期和一招鲜吃遍天的老本本,那就等着商家变藏家、作者变坐家的故事吧。
任务三:价格去杠杆
核雕行业需要去除的同样是价格的杠杆。同绝大部分的文玩品种不同,橄榄核雕的价格构成主要由三点,一是以材质即橄榄核的大小品种定价;二是核雕作品本身的工艺价格,这一部分是核雕价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艺术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明确形成定价标准,但是只要广泛接触核雕作品,还是能够清晰的根据作品的工艺程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是核雕作者的名气、社会地位等等更是无比玄幻的加持光环。去杠杆,主要就是要去除作品的加持光环,不讲故事、不摆证书、不论资历,作品的艺术成分应该成为衡量核雕价格的最高标准。把压减下来的价格空间让利给玩家,形成创作能力与作品价格的良性互动。最后,核质问题其实并不是太大困扰,正常核雕作品的尺寸就在2.0左右,如果真的有玩家愿意玩更大尺寸的作品,只要愿意为自己的意愿买单,橄榄树表示虽然化肥的味道不太好,但是它还是会努力结大果、产大核的。君不见,各类大个、易裂的国外大核已经忽忽悠悠过海而来,等君买单。
任务四:流通降成本
核雕行业的降成本主要集中在商家一方。网络时代,核雕商家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当然不是,无商不活、无商不富,讲诚信有信誉的商家在整个核雕产业链的构成中起到的作用虽然有所削减但决不能取代。一是商家可以起到第一层的汇集筛选作用,通过商家的集中采购,可以把绝大多数机雕作品和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核雕作品屏蔽在市场主要流通体系之外,实现核雕市场的自我净化。二是商家可以为玩家提供不可或缺的实物感受,橄榄核作品只有上手才能提供真正感受,相信这也是不少玩家深受神仙图之害后得出的共同感受。第三就是前文所述的交流平台的作用,在此不做赘述。在核雕的镀金时代,那些“聪明”的商家凭借进货渠道,可以轻易拿走整个产业链最大的一份蛋糕,但是新态势下,就要求商家要想生存下去,在坚持诚信经营、塑造口碑之外,必须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利润预期,降低核雕作品的终端销售成本,稳健经营,不谋求暴利,以诚信聚人气,以人气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