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策:核雕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www.xfeirx.cn
2016-07-15 14:57:23

任务五:体系补短板

美洲印第安人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们走得太快,有时需要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橄榄核雕这门古老的年轻艺术还需要沉下心来积淀自己的内涵和素养,为行千里而积跬步,艺术创新、理论总结、科学培训等等,这些都是核雕行业破局新态势,实现新腾飞的短板和机遇。

首先就是唯有创新才能发展。要求整个核雕创作群体,不在拘泥于已有的题材、技法、模式,敢于同各种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的题材、新的风格。符合时代审美的创新创造是整个核雕艺术长远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环。回顾核雕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凡是核雕创作者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就能够带动整体行业有所突破。须吟笙老先生在70年代,就敢于在传统平刀技法的基础上,独创圆刀技法,通过吸收近现代雕刻艺术精髓,细微观察任务面部表情变化和肌肉走向,逐渐完善自己的作品,一代写实风格发轫于此,时至今日仍是市场的主流风格。

其次是要加大对橄榄核艺术理论的研究整理。同其他传承已久的艺术门类不同,橄榄核虽在明清时期就风靡一时,及至近代依旧绵延不绝,进而一朝发力,声达天下。但是,核雕艺术始终是作为一门民间艺术的方式在传承发展,核雕艺术的理论研究、雕刻技法、工艺特征等等,都没有经过系统地高度理论化的总结提炼。目前网络流传的一些核雕方面的知识理论,多为雕刻者、核雕爱好者的个人感受或一家之言,还没有登堂入室的权威著作和研究成果。这些看似空洞的理论总结提炼,其实才是一门艺术得以登堂入室、长久发展的基础工程。核雕艺术的理论提炼,不是哪个大学哪位艺术大师的个人任务,而是整个核雕行业乃至核雕爱好者的责任所在。

最后是规范核雕行业新进人员的基础培训。核雕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一直都是以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的方式以个体行为进行。这种传承方法在核雕艺术作为舟山一地的民间艺术时是适用和实际的。但是在核雕行业大扩军,每年新增从业者数以千计的时候就显得捉襟见肘。亟需要整理出一套包括雕刻技法、美术素养、审美理论于一体的系统规范、科学高效的核雕培训基础资料及教学技巧,从以往的各显神通转变到汇集百家之长,为新入行的雕刻者提高一个科学规范的学习环境,再辅以不同老师特色各异的单独辅导,定会使核雕行业不断补充进来高质量的新鲜血液。人才,是一个行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只有摒弃一家一户的门户之见,才能共同做好核雕艺术传承发展的大课题,核雕传承,人人有责。

面对纷繁复杂的核雕行业新态势,有挑战也有机遇,须曙耀馆长认为新态势下,必将兴起的是坚持手工,坚持原创,坚持诚信的核雕行业内部的健康力量,必将凋零的是弄虚作假、坐吃山空、不思创作的核雕市场乱象!

十年腾飞,十年跃升,十年闻达于天下,十年阅尽人世繁华。核雕十年,见证了太多的鲜花和掌声,核雕十年,积累了太多的浮华与浮躁。面对新态势,有的在升起,有的在沉沦。应对新态势,不仅需要适应新的形势,更要调整好新的心态,把握好大形势给予核雕行业的一个难得的冷静期,培养人才,练好内功,积蓄力量,厚植根基,核雕行业真正的春天必将到来。

冰心先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对待一个行业最根源的初心就是爱,这是一种神圣而又强烈的感情,选择了它,就会使人专注而又聚焦,让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达到一种入迷的程度。核雕艺术,就是全国广大核雕艺术爱好者和核雕行业从业者发自心底的爱,须吟笙核雕艺术纪念馆真切的祝福这门艺术越来越好,祝福这个收藏杂项里的小门类艺术能够做大做强,祝福这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能够传承永续。

因为爱,我们坚守!

因为爱,我们坚持!

因为爱,我们坚定!

须吟笙核雕艺术纪念馆—马焱

破局之策:核雕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