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完美收官,108个国家的146位参赛选手经过过桥赛、复赛、决赛等多个环节的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全球五强来到总决赛的舞台,争夺最终的总冠军。最终击败其他选手脱颖而出,夺得本届“汉语桥”比赛的总冠军,登上汉语王的宝座,并获得“汉语之星”的称号。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杜家毫,国务院参事、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许又声,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文雄,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友志,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执委会主任向力力,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出席本场总决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场总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我的中国故事”主题演讲、选手挑战超级冠军团和世界文化交流大考验。在“我的中国故事”演讲环节,选手们一一讲述自己因汉语而发生的中国故事。大洋洲洲冠军胡晓在201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参观了一个福利院后,认识他的中国妈妈,从此他便多次来中国做义工,教福利院的孩子们做手工、学英语,见识不一样的世界。而他现在研究的方向也是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的政策,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来自埃及的大伟讲的是他和一个中国姑娘的爱情故事。在一个夏令营中,大伟认识了他的女神,从此他们两个开始了漫长的跨国恋。大伟为了能来中国和女神待在一起,他一次次参加“汉语桥”比赛,终于他站在了总决赛的舞台上。在挑战超级冠军团环节,选手们分为两队,挑战来自《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我是演说家》、2016高考状元等知识竞赛的总冠军,超级冠军团来自不同的领域,他们出的题也涵盖字、词、诗、历史等各个方面。
选手们在规定时间内和各路汉语高手频频过招,快问快答的形式将现场的节奏不断加快,似有决战汉语之巅的气势。在世界文化交流大考验环节,张骞、玄奘、利玛窦、马可波罗等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被搬到现场舞台上,演绎一出出经典的历史文化剧。张骞冒着风沙,在没有导航、没有现代装备的情况下去探索800公里外的西域。利玛窦、马可波罗万里迢迢从西方来到东方的中国,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数学、几何、物理等不同的文化知识,也从中国带走了茶、丝绸、瓷器等中国文化。在尤勇的讲述下,选手们根据这些历史情境,回答一道道与世界文化交流有关的考题。
今晚总决赛不仅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胡彦斌带领本届10强选手、在华留学生和世界中学生共同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契合本届主题“梦想点亮未来”。太极大师元华带着一群来自卢旺达、美国和湘西的小朋友表演《汉字功夫》,《汉字功夫》将汉字和功夫这两大中国文化符号完美融合在一起,通过三国小朋友的演绎,展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如入仙境的《青花》舞蹈表演,则将观众拉回千年前的唐宋,把中国特有的古朴典雅的烟雨意境展现地淋漓尽致。
据了解,今年“汉语桥”适逢十五周年,这十五年内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语桥”的选手们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总决赛的现场,导演组邀请往届选手为观众们讲述他们参加“汉语桥”后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改变。蒋思哲是第九届“汉语桥”的选手,参加“汉语桥”后,他留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国际文化交流机构,迄今为止,已有中、英、美三国的100多所中学、4000多名学生通过这家机构而有了认识新世界的机会,“参加完‘汉语桥’比赛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他让我有机会见到了李克强总理,更使我有机会留在中国实现自己的教育创业梦。”除了蒋思哲,还有因“汉语桥”相识、相爱的第三届选手哈森、穆娜,在12年后回到了“汉语桥”的舞台上,并带来了他们的“汉语桥”宝宝。现在他们在北京开了一家国际旅行社,决心一直留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家庭。
“汉语桥”是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旨在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
附:
获奖名单:
总冠军:洲冠军:亚洲:缅甸赛区的郑佳佳、非洲:埃及赛区的大伟、欧洲:乌克兰赛区的曾子儒、美洲:加拿大赛区的安德烈、大洋洲:澳大利亚赛区的胡晓一等奖:马诗诗(白俄罗斯)、洪维阳(新加坡)、戴睿(美国)、狄哲(津巴布韦)、马慈谭(澳大利亚)二等奖:文杰(英国)、李施门(韩国)、马超(阿根廷)、厉柯(喀麦隆)、柯小狮(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