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在伦敦登上话剧舞台。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部作品都已成为了一种标志。它是如何演变的呢?霍莉·威廉姆斯(Holly Williams)带你去发现!
小黑裙和珍珠,超大号的太阳镜和超长的吸烟滤嘴,这部电影由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1958年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自1961年上映以来,便以其可视化的速记手法(visual shorthands)、纽约式时尚(New York chic)标志、时髦的女性特质闻名世界,而故事和角色本身倒成了其次。
我们自以为认识霍莉·戈莱特利(Holly Golightly)——但实际上,我们认识的是优雅穿梭于城市街道的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穿着小黑裙,或是博柏利(Burberry)风衣——说起“永恒的时尚经典”,这两件单品早已成了老生常谈。是赫本的面容,让小说印发了上千次,电影海报也成了全世界女性复古爱好者(vintage-loving women)墙上的装饰画,成了一个“过去的时代”里“优雅”的代名词。甚至有广告“复活”了赫本,让她品尝Galaxy巧克力,还配上了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作曲、电影中的经典插曲《月亮河》(Moon River)。
因为赫本,小说印发了上千次,电影海报也成了全世界女性复古爱好者墙上的装饰画(图片来源:Alamy)
以至于后来,当人们继续改编《蒂凡尼的早餐》时——有很多相关舞台剧——年轻女演员面对的,是赫本所创造的经典。人们压低嗓音问道“可是,她们怎么比得过奥黛丽·赫本呢?”,而不去关注她们与角色是否适合。
女主角戈莱特利小姐在原著和电影中的形象其实不甚相同,但都如蒂凡尼钻石一般闪耀夺目。她是个极富魅力的角色:一个诱人而古怪的交际花,举止轻浮,有时令人恼火。她是个不可捉摸、不可驯服的“小怪物”,为了重塑自我,从德克萨斯州(Texas)的一个乡下人身边逃离,来到纽约。
然而,尽管有那么多鸡尾酒会、那么多派对,她依然很容易陷入严重的恐惧之中——她所谓的“心绪不宁”(mean reds)——只能过着那种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被一群“小人”(rats)包围的生活,想方设法从那些人手里拿点钱去美容院(powder-room)。有人说她是个“冒牌货”——但却是个“真正的冒牌货”(a “real phony”),因为她对那些童话故事般的、有关美好生活的假话深信不疑。
尽管有那么多酒会和派对,霍莉依然很容易陷入严重的恐惧之中(图片来源:Alamy)
再现经典,如此艰难
由托尼奖(Tony Awards)得主、美国剧作家理查德·格林伯格(Richard Greenberg)执笔的最新版舞台剧正在英国巡演,努力把这个活泼善变的女孩再次搬上舞台。比起电影,这部话剧更贴近原著,将于6月在伦敦西区(London’s West End,与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上演。霍莉·戈莱特利由皮克茜·洛特(Pixie Lott)饰演——选角不错哦。霍莉是个典型的It Girl: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洛特则是个过气的流行乐手,上完真人秀又做演员,街头小报的焦点人物,也算是家喻户晓。这二者之间好像真有些共同点。
皮克茜·洛特在新版话剧中饰演霍莉·戈莱特利,将于6月在伦敦西区上演(图片来源:Uli Weber)
《蒂凡尼的早餐》是洛特的舞台处女作,谁知道她会演得怎么样呢?通常情况下,你总会担心年轻明星一上来就演一个深入人心、标志性很强的角色——不过,如果演的是霍莉·戈莱特利,那倒还好。她因小黑裙和假发髻(chignon)的形象而出名,所以,随便哪个年轻貌美的明星都可以演她,对吧?那么,此次巡演虽然共有三名演员扮演女主角——其他两位是艾米丽·阿塔克(Emily Atack)和乔治娅·梅·福特(Georgia May Foote),都不怎么出名——但却常常对外宣传为“皮克茜·洛特出演《蒂梵尼的早餐》”,也就不足为怪了:经典电影和当代明星的结合。
这听起来像是板上钉钉的理论,但也不可全信。2013年,这部话剧在百老汇(Broadway)开演时,也是主演艾米莉亚·克拉克(Emilia Clarke)的舞台首秀——如今她早已发展出了不同的风格,凭借《权力的游戏》中银发的丹妮莉丝(Daenerys)一角走红。但在当时,剧评不温不火,说它平淡无奇,指责克拉克没能表现出角色神秘的无忧无虑之感,于是话剧很快就被叫停。由此可见,霍莉并不是一个容易表现的角色,尽管赫本的表演看上去那么轻松。
导演西恩·马赛厄斯(Sean Mathias)也试过另一个版本,曾在2009年伦敦西区上演,主角是安娜·弗里尔(Anna Friel)。根据评价,她塑造的霍莉比其他的更好,但依旧没能挽救整部剧。评论两级分化,《蒂梵尼的早餐》就是无法以第三种形式成为经典。不过,相对于1966年那个注定不被看好的音乐剧版本,这些都是巨大的成功了——那是一次著名的败笔,制片人大卫·梅里克(David Merrick)在开机仅四天之后就宣布停拍,并把它描述为“上刑般的折磨”。
然而,为何电影版本成了如此经久不衰的杰作,成了流行文化的试金石,影响远超原著,而众多舞台版本却不得其道呢?或许,它们真的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太像电影,它们无法表现那种一触即发的魅力(现在已经被僵化成了赫本的形象);如果太像原著,它们又失去了观众所期待的、平民化的幻想,更难卖座。电影和原著之间的差异巨大——只有电影才有着更多的影迷,才能把万千少女带到剧院的前排座椅上。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现在看来,赫本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之选,但作者卡波特却认为选角并不成功。“这是我所见过的角色分配最糟糕的电影。”他在几年后告诉记者,“我简直想吐。”卡波特原希望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来担当主演。或许,这个“真正的冒牌货”、兜售美梦的善变女孩,会被梦露演绎得更加真实——毕竟,赫本看起来天真无邪、具有贵族气质。
真的不是“那种”女孩?
讽刺的是,现在,这部电影总在推销一种“资本主义的优雅”,一种狂热追求商标的购买方式——去买蒂凡尼、纪梵希(Givenchy ,赫本曾是设计师长期的灵感来源)吧。在小说中,霍莉不仅一贫如洗,穿戴也相当简朴。闪耀在读者面前的,是她,而非她的服饰:“因而,她简朴的服装只好表现出优美的品味,蓝色、灰色虽不够亮丽,却使她本人得以凸显。”标志性的小黑裙?我们本来甚至就不该注意到它。
原著和电影之间差异巨大,后者的剧本更加突出了霍莉“热情洋溢”的喋喋不休(图片来源:Penguin Books)
电影剧本源源不断地抛出霍莉“热情洋溢”的喋喋不休:她把每个人都称作“亲爱的”。此外,还有卡波特的很多经典台词:霍莉把自己比作“最顶尖的疯子”(top banana in the shock department),用这句杀伤力满满的话赢得一场口角:“你从这儿走到门口应该需要4秒钟。但我只给你2秒。”但是,电影开头有一句特殊的台词被改动了——也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我们还记得霍莉用她那迷人的方式,把所谓的“追求者”拒之门外。他怎么抱怨的?“你跟我要零钱,去美容院,我给了你多少?50美元!难道现在我就没有一点点好处吗?”电影里的回答是:没有。门一直关着。她要了坏人的钱,但她没有委身于他们;她不是“那种”女孩。
但在卡波特的故事里……一切其实完全不同。霍莉依然把那个惹人讨厌的男人关在门外——但开了一条缝,告诉他错在哪里:“下次女孩子想要去美容院的零钱……亲爱的,听我的:别只给20美分了!”当然,隐含的意思就是,假如他献出50美元,通往她卧室的门就会是半开着了。这是个肮脏的、令人不快的故事,她不仅仅是个搔首弄姿的轻浮少女,还会迎合男性,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赚钱。
意外来了:最为著名的改动,是电影结尾。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疑似同性恋的无名作家,忧郁地回忆着他曾经认识的一个迷人女孩,她被牵扯进了一场缉毒行动,之后离开了纽约。然而,电影则把他变成了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还是异性恋):他是个懂浪漫的人,最终劝得少女迷途知返,接受真爱。
为了平衡,保罗也是个被包养的男子——他的“室内设计师”(一个年纪比他大的女人)在每次幽会过后都给他留现金,美其名曰支持他的写作事业——这就让他和霍莉处在同样的下层地位,两人都该抛弃这种愚蠢的行事方式。要是她能意识到的话,他们真的是天生一对……
保罗(乔治·佩帕德 George Peppard饰)也是个被包养的男子——他的“室内设计师”(一个年纪比他大的女人)每次幽会过后都给他留现金(图片来源:Alamy)
于是,故事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经典的爱情喜剧,剧末他们两人在雨中亲吻的场景也成了这类影片的蓝本,从《四个婚礼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到《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都出现过。而小说留给我们的——尽管卡波特的散文笔调有些轻浮浅薄——却是更为苦涩的回味:霍莉上了一辆出租车,消失了。戈莱特利是个小怪物;她无所克制,你也无法留住她。她继续轻飘飘地在世上游走,即使重塑自我的愿望对她来说,似乎是那样沉重的负担。
所以,这个角色或许应当不停地被重塑——也应当给年轻演员机会,去重塑她们自己。在伦敦西区上演之前,批评家们还看不到《蒂梵尼的早餐》,但是,最新演绎的霍莉会仅仅是个衣服架子,是个浪漫视角下女性魅力的标志,还是会做个“最顶尖的疯子”?带着这些期待,我们一起去发现这颗珍珠心中的沙砾,不是很有意思吗?
编译:景琬婷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