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歌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只有保罗·西蒙才能够彻底、自信地作出突破,这一点在他的新专辑《Stranger to Stranger》里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张专辑中,74岁的西蒙探索了他从未接触的领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保罗·西蒙为秘鲁民谣《山鹰之歌》(El Condor Pasa)填词后,他便开始了环球音乐旅行。在旅途中,西蒙发现了前所未闻的韵律和节奏。
为了制作《Stranger to Stranger》,西蒙前往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地方,例如南非、秘鲁、新奥尔良。该专辑最为冒险的尝试要数乐器的运用,这些乐器是由20世纪美国音乐理论家哈里·帕奇(Harry Partch)发明的。西蒙使用的乐器有半音阶旋律琴(Chromelodeon)还有Cloud-Chamber Bowls,这些乐器使用微型音调尺,将八度音阶细划成43个音调,而非标准的12个音调。
在组合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时期,西蒙写的歌词孤傲、冷酷,与他的新歌形成鲜明对比(图源:盖蒂图片)
为保证制作的精准度,西蒙邀请另一位高龄制作人罗伊·哈利(Roy Halee)参与制作,81岁的罗伊过去就一直负责监督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录音。罗伊一直强调声效的空间感,因此《Stranger to Stranger》的制作,罗伊运用各式各样的乐器去创造三维混响的效果。
西蒙还邀请了另一名意大利的年轻电子街舞艺术家,克里斯蒂亚诺·克里斯奇(Cristiano Crisci),人们更了解他的别名“Clap! Clap!”。克里斯奇参与了三首歌的制作,其中就包括《Wristband》,这首歌旋律悦耳,足以成为西蒙这十年来第一首流行热单。
整张专辑中,西蒙运用了击掌伴奏,伴以印度单弦吉他乐器戈皮昌德(gopichand)、秘鲁打击乐器木箱鼓(cajon)等乐器。专辑歌曲的节奏感很强,西蒙类似风格的专辑要追溯到1986年发行的《Graceland》。上世纪后50年期间,西蒙的创作大多数旋律优雅,而如今他的音乐却强调节奏的重要性,这看似相互矛盾。
历史最佳
在西蒙上一张专辑《So Beautiful,So What》中,不少单曲的歌词突出了他风格的转变,几句分句特别抓耳,像是“bop bop a whoa”、“ooh Papa Do”,歌词的节奏犹如鼓声。2006年,西蒙开始大胆转变,发行的专辑《Surprise》令人眼前一亮,取名十分贴切。此专辑开始,西蒙的作品都展现了一个特质——诙谐。西蒙与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合作制作了《Surprise》,布莱恩与西蒙一样,尝试着把世界各地的音乐相互混搭。这以后,西蒙便展示出了惊人的措辞能力,歌曲主题集中在西蒙对信仰、虚荣贪婪、死亡的思考。在单曲《Afterlife》中,西蒙描述了主人公在离世后发现,环顾四周只剩下堆积如山的文件。在新歌《Werewolf》里,正如西蒙写道:“讣告上的评价褒贬不一/生活如同彩票,多数人是输的一方/赢家龇牙咧嘴笑着,金钱遮盖他们的双眼/他们吃着金块/不够便继续要。”
在西蒙和加芬克尔组合时期,西蒙写的歌词相对孤傲、超然,而如今新歌的歌词却截然不同。但步入六、七十年龄大关后,西蒙的音乐却变得更加迷人。西蒙想要创新,于是便改良了自己的音乐风格,然而正是他曾经的音乐风格让他拥有巨大的名声。那么,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保留固定的受众群,西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他年迈的歌手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年长的歌手,不愿在老龄化的游戏中投降认输,而听众也表达出对他们音乐的敬畏,正是如此才促成“年长音乐人觉醒热潮”。
八十多岁的东尼·班奈特(Tony Bennett)在与Lady Gaga的合作中,重塑自我。(图源:盖蒂图片)
与他同时代的歌手相比,西蒙还不是觉醒热潮中最年长的一位。东尼·班奈特将在今年八月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2014年他与Lady Gaga一同发行合作专辑《Cheek To Cheek》,迎来了音乐事业的第二春。在去年两人的合作巡演上,班奈特在舞台上的时间远比Lady Gaga长,他创作的歌曲虽不是完美无瑕,但却充满创意。
去年一次与班奈特的交谈中,89岁的他对我说:“我还在尝试追求自我,我正努力学习着去提升自我。我一直都把目光投向未来,一直都是。”
音乐行业不鼓励“墨守成规”,这种态度会让歌手拘泥于助他们成名的音乐风格中,甚至导致他们为其他歌手制作不变的创作。但随着音乐行业旧一套的发展策略告以失败,音乐人也得以解放,他们大胆尝试全新的音乐风格,也可以将目光投向更具创意的未来。
译者:吴海彬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