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背后的深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14 16:21:24

“单身”背后的深意

对于美国日益增多的未婚人口,或许应该有更微妙的措辞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 1957年,密歇根大学的一组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希望借此窥探美国民众对未婚人士的态度。当被问及对自愿保持单身的成年人的看法时,在调查人员所提供的词汇里,80%的被调查者选择用“不道德的”,“病态的”,“神经病”来形容这些单身人士。

但令人惊异也令人欣慰的是,在短短几十年里人们的观点已经改变了很多。现如今婚姻仍是一项涉及经济因素、为人所默认的社会安排,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后更是如此。但未婚人士们还是面临着潜在的社会歧视(至少他们得为自己未婚的理由作出解释),那么针对单身人士的恶言恶语和病态心理如今是否有所好转呢?幸运的是,现如今人们的态度已经趋于宽容开放了。

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我们的文化已历经诸多变革,语言也是如此。在丽贝卡·崔斯特(Rebecca Traister)的《所有的单身女士:未婚女性与独立国家的崛起》(All the Single Ladies: Unmarried Women and the Rise of an Independent Nation)一书中,这名记者认为现在保持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尤以女性为主。有一部分女性只是相对较晚结婚,而另一些则是打算永远保持单身。单身也不限于女性,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著有《独居时代:一个人住,因为我可以》(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一书(最近还参与合著了《现代爱情》(Modern Love))。他在书中写道,人们普遍过着十分独立的生活。也许一个人过日子会寂寞,但越来越多经济独立的美国人会选择单身生活。

崔斯特和克里南伯格都认为,这种现象会带来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划时代转变。虽然我们对单身群体的看法已有所进步,但即便身处2016年,眼前这个社会还是和1957年时一样,更关注结婚人士的利益。既然婚姻已不再是美国人所默认的生活状态,一切都可能有所改变,也必须得改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独自生活着,政策的制定也该像以前一样快些追赶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这个单身族越来越多的社会。

其中一部分转变应体现在语言上。在美国文化中,判断一个人单身还是已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道是非题,即你是否有在某法律认可的仪式上说过“我愿意”三个字,或是做出过而类似的承诺。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已婚人士。但如果你没有这一经历,或者解除了一段婚姻关系,那你就是单身。

这一简单的判断方法被广为采用,从税收政策到浪漫喜剧,人们倾向于将婚姻——或者说是对长久关系的承诺看作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次身份转变,尤其是对女人而言。崔斯特还提到了真人秀《我的梦幻婚纱》(Say Yes to the Dress),这个节目有一条赖以运转的基本设定,即婚礼是女人一辈子里最重要的一天,从某些意义上看,甚至比毕业或是成为母亲的日子还要重要。在婚礼这天,一个女人的地位、思想和身份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她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模式,幸运的话,或许是一辈子。

事实上,单身生活并不是做个是非选择题这么简单。现如今看来,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涉及到地位和身份的问题。有的单身族仅仅是喜欢一个人生活,情侣关系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很大必要,因为有朋友和家人在身边他们的社交需求就能得到满足。有的单身族谈恋爱但不结婚,或者只是同居,这就让单身这一概念复杂化了。也有人是为了等待合适的另一半出现,或许得经历好几次恋情才能找到,况且也没什么经济或社会压力促使他们让这段寻爱之旅仓促了事。还有一种情况是离婚或丧偶造成的单身。

当然单身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就如崔斯特站在女权主义者的角度所说的,“拿已婚者和单身族做比较没什么意义,女性除了结婚,还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崔斯特和克里南伯格都认为,是时候重新审视美国人的社交、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了,人们应该从更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先从语言方面开始做改变,又或者把语言放在最后。无论如何,最终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决定自己的恋爱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时,能有更多选择、更多空间。但在涉及到各类单身人士应享有的社会福利时,比如税收优惠和政府援助计划等,一些相关政治举措还是很有必要的。已婚人士或许会发现,婚姻生活其实和单身生活一样复杂而微妙。当然就目前而言,单身族们非常需要来自政策上的支持。

译者:赵雪莹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

“单身”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