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节目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19 17:38:34

1970年,只有1.8%的夫妇会在结婚前同居。到200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2.6%。同时,中国的离婚夫妇从1978年的170449人上升至2013年的350万,跨国婚姻也从1979年的8500对增加到2010年的4.9万对。

“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这一转变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电视节目变得更加商业化,爱情和婚姻也更加物质了。

20世纪末,相亲节目不断演变,采取了一些策略以应对竞争压力,如聘请经验老道的主持人,借鉴西方真人秀的设计和模式,在技术支持下更好地与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互动。

一些节目开始与在线交友网站合作,如百合网和佳缘网,来吸引参与者和观众。还有的节目和企业合作,以增加广告收入。

如今,相亲节目上植入商业产品和品牌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也会听到主持人在节目中对赞助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很多赞助商通过这个平台来销售恋爱交友相关的产品,如化妆品、服装、瘦身饮料和交友网站会员。

电视相亲节目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

一对新人在上海外滩拍照(图源:Carlos Barria/路透社)

然而,交友节目中有些片段,却中了物质至上的毒。 2010年,《非诚勿扰》上一位无业男嘉宾问女嘉宾,是否愿意和他骑自行车约会。她回答说:“我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

还有女嘉宾犀利地说:“如果你的月薪没有20万(约合33333美元),我是不会考虑的。但如果你是农村的,有钱也没用。”

坚持传统婚恋观的人认为,这些节目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追求物质,盲目自恋,而且歧视穷人。

似乎并不只有包办婚姻才缺乏“纯粹的爱”,对于一些观众来说,交友节目上的恋爱也并不纯粹,而且绝非秉着“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开展。

但是,公众的抗议无疑只是增加了收视,捧红了嘉宾。最终,广电总局采取了行动。

2010年,广电总局敦促国内电视台牢记他们的社会责任,弘扬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美德。此后,一些节目遭遇停播,也有一些被勒令整改。

政府的意图很明确:中国人需要婚恋自由,但不能违背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对交友节目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国内的种种紧张关系。面对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威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政府往往会采取干预措施,尽量取得平衡。所以,中国政府既想试图控制外来冲击,又想从中获利,于是,交友节目只得在限制中生存发展。

译者:邓寒雨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theconversation.com

电视相亲节目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