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作者:张梦路
2016-10-21 17:45:34

  “有一条路在呼唤,带着心穿越万水千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摄制组翻越万水千山,在孟加拉国滂沱的雨季横渡帕德玛河,体验两岸民众过河的艰难;在巴基斯坦采访艰苦的阿富汗难民营;在近40度高温的天气下深入柬埔寨马德旺,分享当地人稻米丰收的喜悦。旅途中的故事被镜头一一记录。10月24日起,《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节目国外部分将陆续向观众讲述这些故事。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我们摄制组乘船横渡大约六公里的帕德玛河,最高的浪有六、七米,这比我在海上坐船经历的风浪还要大!”

  ——在孟加拉国的帕德玛河,记者张梦路这样感叹道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一条被称为孟加拉国“生命之水”的内河中,已经发生多起导致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遇难的沉船事故。因为上游海拔落差比较大,帕德玛河的流速非常快,雨季的时候最大的浪甚至可以达到十米。多少年来,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的居民都是靠摆渡来往两岸,人们常常为了渡河等上一天的时间。如今,中国企业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正式开工,为河两岸的居民架起一座名副其实的“梦想之桥”。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我们这里有一个传说,三宝井的井水与长江、黄河相通。”

  ——在印尼的三宝垄市,向导刘永生对我们这样说

  你可能难以相信,在隔着南海的另一端,三宝垄市的居民把郑和视为他们城市的保护神。600多年前,郑和率领着300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船登岸,为这里的居民带来了种子、中药材和瓷器,他登岸的那一天被永远记入了史册。每年的农历6月30日,当地人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郑和节,以铭记他们对郑和的情感。清冽的甘泉也寄托了当地华人对故乡的思念,让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能感受到血脉的相连!

  过去,来自遥远中国的货物通过丝绸之路到达海的另一端。如今,中国企业又为更多的国家带来新的机遇。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十几只海豚同时跃起,背景就是燃煤电厂,太美了!”

  ——在巴厘岛的海豚湾,摄制组捕捉到这难得的一幕

  你也许无从了解,在风景如画的巴厘岛,一般的用电都来自于一座中国承建的燃煤电厂。因为全部采用高科技密封技术、系统冷却全部使用循环海水,没有任何污染排放,只有一点点水蒸气。

  工厂就像建在海边的一个大花园,墙面是巴厘岛神庙的装饰,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电厂近500名员工中,印尼员工就占了三分之二。风景如画的海豚湾就在附近,不时跃起的海豚令人惊叹,在这里,城市的需求与自然的和谐达成了平衡,也让世界从另一面了解中国企业!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当地人总是用合十礼向我们表达问候,在这里心时刻沉醉在柬埔寨人的微笑中。”

  ——在柬埔寨的每一天,摄制组都有最深切的感受

  也许你听说过“巴铁”,却不曾了解“柬钢”,柬埔寨与中国关系十分紧密,这些年,中国基础设施的援建使当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德望的“茉莉香米”享誉全球,但是你很难想象,过去当地人都是靠天吃饭。旱季水分不足,种植区域有限,直到中国在当地援建了水渠水库,这里的人们才可以一年都能感受到“稻米飘香鱼满舱”的喜悦。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新加坡味道融入了古老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国印记,那些曾经难熬的日子在乡味的抚慰下似乎可以暂时忘记……”

  ——记者唐天骄在她的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吃”是新加坡人的一大乐趣,美食也就成了新加坡的另一个“符号”。早期下南洋的浪潮为这里的美食带来了中国印记,品尝新加坡美食,总能在其中体味到一丝淡淡的“乡愁”,这对于来到新加坡的中国游客而言,既亲切又新鲜。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肉骨茶、海南鸡饭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在这里生根发芽,融入了新的特点。家乡味道给当年“下南洋”的工人带来了慰藉,也让摄制组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辛与不易……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国外部分10月24日开播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摄制组跨过大江大海、远赴重洋彼岸,十几路记者同时出发,几十个国家的接力拍摄,几百位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用“行走”的足迹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自然。一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路上的惊喜和感动,都将被精心剪辑制作成节目内容,在10月24日起播出的国外段节目里陆续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首播时间为CCTV-4(亚洲版)周一到周五17:15–18:00;重播时间为次日1: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