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页A4纸刮到之后,不一定留有伤口,但肯定特别痛,那么原因何在呢?
纸张看似无害,但只要往复印机里添过纸或用拇指快速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看似不起眼的纸片实则暗藏大玄机。纸张加以利用之后,可能会是种非常危险的武器:纸张割伤便是最坏的情况。
很少有科学研究专门调查纸张割伤带来的疼痛感,可能是因为没人愿意申请参加这种随机对照研究,自讨苦吃。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皮肤科医师海莉·哥德巴赫(Hayley Goldbach)表示:“我们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这实际上完全属于解剖学的问题。”
首先,这与神经末梢有关。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手指上的痛觉接收器几乎最多。但哥德巴赫也马上指出:“可以想象,脸或生殖器被纸张割伤之后,可能也会非常痛。”因此,虽然手臂、大腿或脚踝被纸割伤令人厌烦,但相比于手指割破时的强烈痛感,这些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事实上,你可以利用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的方法,测试一下自己。取出一枚回形针并展开,使得两边指向同一个方向,用它来戳手或脸,你可以分辨出回形针的两个尖端,这就称为“两点辨别”(two point discrimination)。由于身体这两个部位的神经末梢非常多,所以回形针两端得靠得非常近,才会让你丧失分辨力。
但现在,以同样的方法在背部或腿上进行试验。可能回形针的两端得离得非常远,这样你才能进行区分出两点,原因就在于这两个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稀疏得多。
事实上,这具有很强的进化意义。“我们通过指尖探索世界,完成精细任务”,哥德巴赫解释道,“因此手指上神经末梢很多,合情合理。这是一种安全机制。”
由于身体通过手指接触世界,因此大脑有理由将更多神经元分布在手指上,持续监控双手可能面临的威胁。举例来说,若是接触特别烫或特别锋利的事物,那么由你的双手触碰到这些事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指尖受伤之后的强烈痛感可能仅仅是进化的结果,而这本就是进化应起的作用,此外,痛感可能还会提醒你保护双手安全。
其次,便是纸张本身的问题了。在谷歌上随手一搜,你可能就会相信,由于纸张具有多孔属性,因此里面蕴藏着很多细菌,就等着占领割伤形成的伤口。无论真实与否,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并无法解释痛感,至少是割伤那一刻产生的痛感。若伤口不加以处理,本身就非常痛了,细菌还有可能造成感染,尽管感染有一个时间过程。
但是将纸视为一种令人尤为痛苦的武器,也不无道理。
以肉眼观看,纸张边缘似乎笔直光滑。但放大之后,你便会发现,相比于叶片,纸张更类似于锯齿。因此纸片割伤皮肤之后,留下的伤口并非是平整光滑的,反而会给细菌感染提供途经。跟剃须刀或刀片留下平整伤口不同,纸张割伤会导致皮肤撕裂。
此外,通常情况下,纸张割伤形成的伤口不深,但也不是特别浅。“纸张会割破皮肤最外层,否则也无法形成伤口,而皮肤最外层没有神经末梢。”哥德巴赫说道。
纸张割伤形成的伤口并不深,也许这就是为何人们时常困惑,浅浅的伤口怎么会造成这么强烈的痛感呢?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纸张割伤会形成严重威胁。如果伤口较深,会出血结痂,皮肤就能不受外在环境的持续影响,开始痊愈。但纸张割伤形成的伤口并不能提供这种保护机制。除非将伤口包扎起来,或是涂上一层抗生素软膏,否则割伤时遭撕裂的神经会持续暴露在外,而这只加剧伤口发炎。
倘若没有出血结痂,痛感接收器便会暴露在外,除非快速包扎伤口,否则这些神经元会持续向大脑发生讯息,警告即将到来的危险,毕竟这便是神经元存在的意义。
至少这提供了一种思路,虽然没有人证实过,不过哥德巴赫也赞成这种合理的假设。
不幸的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还是得忍受纸张割伤带来疼痛。然而幸运的是,那句俗语可能并不准确。多次被纸割伤真的非常非常疼,但可能并不会伤及性命。
译者:李碧霞
编辑:钦君
原文选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