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追寻与敬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诗歌旅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2-09 17:28:19

《寻人不遇》——追寻与敬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诗歌旅程

 比尔·波特

文/陈佐一

“透过车窗,我远远地望见始建于公元1083年的天宁寺塔。这是北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天宁寺塔以北几百米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白云观的所在地,应该还有另一座塔——幽州台,这才是我要寻找的,可惜它已经消失了一千年。幽州是北京的古称。公元696年的某一天,唐朝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向城南远眺,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最早诠释《诗经》的《毛诗序》提出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观点。尽管不是所有诗人都言为心声,然而中国人是幸运的,他们拥有许许多多像陈子昂这样的伟大诗人。他们与我这个‘老外’一起分享着这些伟大诗人的心灵,我对此心存感激。为此,我决定用三十天的时间,去拜谒这些伟大的中国诗人的故园和陵寝。今天,正是这次三十天旅程的第一天。”

以上是比尔·波特新书《寻人不遇》的开篇,这位美国人将自己对中国诗歌文化的热爱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出来。

初衷:对中国古代诗人的热爱

谈到为什么用“寻人不遇”作为书名,比尔·波特说他想要寻找中国古代诗人他的足迹,中国古代诗人会写“寻某某人不遇”,而这本书“不遇”的意思是,人虽然不在可是诗却留下来了。

写这本书的初衷需要追溯到差不多2009年前后,之前他已经写过一本关于隐士的书,和一本关于禅宗师父的书。然后他在思索,还有什么可以挖掘的?想到自己最喜欢古代的诗人,所以比尔·波特希望在中国做一个旅行,探访古代诗人的故乡。考虑到这个工作需要前后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必须有资金的支持,比尔·波特申请了美国著名的(Guggenheim Fellowship)古根海姆奖学金,用这笔奖学金完成了旅行和写作。

而作为一个外国人,比尔·波特要制定中国的行程并不容易,他需要先做大量的研究,查阅史料和上网搜索,确定某位诗人的故乡在哪里,并且规划好路线。但是很多时候,地点并不确定,只有大概的位置,他就去到大概的地方,并记录沿途的故事。比尔·波特习惯用手机和相机记录见闻。在途中有突发的灵感随时用手机录下来,用照相机当笔记本。这样等旅行结束时,就会有具象的场景可以供他慢慢回忆和写作。

过程:在故土上找到同样的感受

比尔·波特回忆在途中有很多热心的陌生人帮忙。比如他自己去成都的时候,有一个外国人知道他要来,专程去成都跟他一起旅行。还有在曲阜的时候,一个中国朋友开车送他,一直陪着他旅行,所以比尔·波特把一些人都记录在了书里。但是他在接受帮助的时候,还是会坚持自己本来的行程。

《寻人不遇》书里所有的照片都是比尔·波特自己拍摄的,中文版封面照片是西安古城墙的南门,站在这个地方往南看就是终南山。当时他倒上一杯酒,念上一首王维写的《山中寄诸弟妹》,能感受到王维似乎也坐在这个地方朝南看。他大部分时候会选择在诗人的墓前敬酒,因为要找一个地方来表达敬仰的态度,坟墓是最好的地方。但是当他站在西安古城墙的南门,遥望终南山的时候,似乎感觉到可以跟所有曾经住在终南山的诗人进行一场跨时间跨时空的交流。

定义:诗和禅打开东方美的大门

比尔·波特透露他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为了奖学金。但当开始读诗的时候,意外觉得诗歌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从那个时候开始对中国文化开始有想更多的了解,希望把这个作为自己一生研究的事业。

他对于诗的审美标准,是有没有禅意。所以他不一定喜欢每一个中国诗人,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比尔·波特把自己看作是这些诗人的朋友和知音,他不碰触自己不理解的诗,只翻译那些自己可以了解的,把握的一些诗。比如李商隐的诗,比尔·波特会选取其中一些他可以理解,觉得非常美的诗来翻译。他原则就是,觉得懂的才可以翻译,而懂的标准是,可以表演出来,表达出来。

很多西方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走的是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比尔·波特打开的门是禅和诗。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验中国诗和禅在刚开始的时候,比尔·波特也会面临一些困惑,最初主要是语言方面的问题。中文不是他的母语,而文言文更难,所以需要花很多时间慢慢了解。好在比尔·波特的时间很自由,每次他翻译一本书,会买至少30多本书作为资料参考,用来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

提到这本新书,比尔·波特说对《寻人不遇》很满意,他从11年到16年大概用了五年的时间只在写这本书,中间也一直在修改。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作家,必须花很多时间来做编辑的工作,出版社也给予自己很多帮助。

标签: